11月20日,一则失联传闻惊动了内地私募圈。
这一天下午,社交媒体传出幻方量化旗下“有员工因涉及券商返佣被抓”,让人吃惊不已。
之后,幻方量化对资事堂进行了回应,但“切割”了公司与涉事员工的“关系”。
更为关键的是:这位员工并非普通员工,而是幻方量化的“市场总监”级员工,并总是语出惊人让外界议论纷纷。
如今,这位准高管级别人物的“消失”——据传已有多日——让业内人士摸不着头脑,会否引发量化行业的涟漪,始终是未知之数。
那么,这位“发言人”究竟是谁?可能牵扯了什么事情?
针对此前坊间传闻,幻方量化官方回复资事堂:
相关人员系因涉及外部事项从而配合调查。经公司确认,这是其个人事务,与幻方量化无关。
这位涉事的高管据称是李橙,是幻方量化主管市场营销的负责人之一,多次在不同场合代表幻方量化发声。
多位私募从业人士对资事堂表示:关于李橙“失联”的传言在业内已经流传至少一周的时间,但具体进展及涉事原因说法众多,莫衷一是。
且多人证实,李橙的微信朋友圈已停止更新数日。
而且,限于公开信息有限,外界目前无法确认李橙的状态。至于他是否被正式调查,亦或是配合调查,抑或是其他状态,甚至连幻方公司自己可能都无法确定。
此外,代销幻方产品的头部银行机构,据悉收到了幻方量化关于旗下高管事件的沟通。
相关方面还透露出一些信息:
其一,幻方量化已经开始“正面回应”相关事件。
其二,涉事高管并非幻方投资研究核心人员。
其三,幻方坚称该人士涉查的原因和公司无关。
一个重要问题就来了:李橙究竟是谁?为何他的事情成为了业内热议话题?
实际上,李橙在量化圈有着“大嘴”的称号,他经常发表新奇或大胆的朋友圈内容,并进一步引来行业人士的热议。
比如,2024年1月市场超预期调整之时, 他发文:
“从期货转行股票的哥们决定回去了,留下一句话:这个受不了了,风险太大了,还是期货稳。“
再如:2023年9月,他吐槽但斌:
“太夸张了,募集国内资金,满仓纳指”,“懂了吗?砸A股,买日股,买美股”。
又如:他还曾对相关行业政策文件评价为:
“有影响又没影响”。
虽然没有更多的关于涉事高管被调查的具体原因,但越来越多的传言指,私募部分高管或牵扯进了私募与券商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利益链条”之中。
资事堂和业内人士沟通后发现,个别私募机构在产品销售中,却是有着诸多同行无法“模仿”之处。
而这些“独特”的安排,可能构成涉事人员“自行其事”的空间乃至更多的风险。
其一,自上而下的强势推销。
通常来讲:私募机构洽谈银行代销时,顶多会达到省一级、市一级的银行分支机构进行合作。
但业内有个别私募是可以凭借资源网络,直接上达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行层面的,并由总行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动。后者会达到更好的代销效果的同时,相关机构拿出的资源也会更多。
其二,绑定中小券商“强力”合作。
对很多私募机构来说,它们与实力代销渠道(部分券商、银行)的合作通常是相对松散和弱势的。
但有些机构不然,原因是它们手握的一些资源,比如部分券商机构迫切需要的成交量。这些关键资源可以推动相关机构“全力配合”。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双方更多的隐匿交换和合作。
其三,背景调查缺失,渠道与私募仍是“陌生人”。
部分代销渠道在利益的驱使下,数次出现对私募创始团队背景审查不严的情形,之后相关私募被曝出内部严重治理问题,特别是股权代持、法律纠纷、知识产权、人事纷争等等。遇到上述窘况,代销渠道“姗姗来迟”与私募进行沟通,之后安抚投资人。
这些情况未必与此次被调查高管事件有关,但确实值得有关各方警惕并下决心防微杜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资事堂”,作者:孙建楠,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