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殷晓煜教授正在进行机器人手术。 通讯员供图
近日,62岁的杨叔(化名)因无端腹痛多天而到医院治疗,被确诊患上极度恶性的胰头未分化癌合并慢性肾衰竭、急性胰腺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殷晓煜教授团队帮助下,他接受了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2015年,中山一院成为华南地区首家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医院。近日,胆胰外科殷晓煜教授团队已开展1000例机器人辅助下的肝胆胰手术,是华南地区首个突破千例手术的肝胆胰外科团队。
恶性肿瘤切除16天后出院
杨叔今年62岁,因无端腹痛多天而到医院住院治疗,其间经过检查发现胰头有一直径约4cm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堵塞胰管,同时导致了急性胰腺炎发作。此外,杨叔有多年的多囊肾病史,此次住院发现已经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血肌酐高达800多umol/L)。
经中山一院殷晓煜教授评估,杨叔被立即安排住院接受进一步诊治。完善各项检查后,殷晓煜教授组织了多学科MDT讨论。
杨叔被诊断为胰头恶性肿瘤,有手术切除机会,但由于胰头肿瘤大、与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紧密粘连,并且同时伴有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多囊肾,手术难度、风险都很大。
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是进行根治性的手术切除,在与杨叔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了减少患者创伤、加速术后康复,殷晓煜教授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这一先进的微创技术,用更清晰的视野、更精准的操作为杨叔进行手术。
在殷晓煜教授团队、麻醉科、手术室护士的默契配合下,团队最终顺利完成了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极少。病理结果证实,杨叔患有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胰头未分化恶性肿瘤。
术后,杨叔被转到重症医学科进一步监护治疗,并马上实施床边血液透析治疗,在殷晓煜教授、黎丽芬教授及ICU护理团队的精细管理下,逐渐度过手术危险期并顺利转回胆胰外科病房,并于术后第16天顺利完全康复出院。
已完成千多例机器人辅助手术
中山一院是华南地区最早、国内较早装备机器人的医院。早在2015年,华南首台手术机器人便率先在中山一院装机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骨科等领域的手术,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机器人手术专家。
目前,中山一院拥有6台全球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山一院还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共建国内首个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促进ERAS(加速康复)理念与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应用。
“自2015年首次开展以来,我们团队目前已完成了1000多例机器人辅助下的肝胆胰手术。根据我们的经验,病人术后恢复会更快,也能较大缓解患者的痛苦,让他们尽早恢复下床活动。”殷晓煜教授表示。
揭秘
机器人辅助手术创伤小
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经腹腔镜的微创手术,再到如今机器人辅助手术,更微创、更精准是大势所趋。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只需要打几个洞来进行手术切除,通过很小的创口便能将标本顺利取出,创伤会小很多。
此外,传统开腹手术,所有的腹腔脏器都暴露在空气中,而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周围其他脏器的干扰会更小,更加有利于患者手术恢复。
放大视野,减少术中出血量
机器人辅助手术还有一个优势是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输血会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不利于术后恢复。”殷晓煜教授表示,而手术机器人最高能够将视野放大十倍,大小血管都能清晰可见,让手术医生可以更精准地完成手术,减少术中出血量,将出血量降到最低,益处很大。
殷晓煜教授认为,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日益成熟,未来机器人手术在肝胆胰疾病治疗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方式,惠及更多患者。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章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