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睿哲
“生命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宇宙中其他地方存在生命吗”“生命的未来图景如何”……讲台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殷宗军围绕天体生物学侃侃而谈。讲台下,67名学生目不转睛盯着幻灯片里的星系照片,眼中焕发光彩。
这是一堂开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里的中学科学课“剪影”。11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联合举办的第七期中学生“紫金”科学探究计划开营,南师附中67名高一、高二学生经过“双向选择”成功入选。
为何要把高中科学教育,开进中国科学院?“我们搭建这一平台,就是为了开辟中学和科研院所的通道,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陈江龙介绍,前六期计划中,南师附中已有220多名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跟随一流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
“本期计划14个课题组的导师,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系统在宁的各家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陈方圆表示,不只精选导师,而且细研课题。事实上,14个科研课题大多数来源于真实的科研项目,通过遴选、简化,设计出与中学生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相适应的探究课题。
“我妈妈从事环保工作,受她影响,我选的课题是‘和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集成探究’。”在南师附中高一学生谢承航眼里,能在平日学校科学课基础上参与大院大所真实的科研工作,机会难得,“这里不仅为我们提供环保、动植物、天文、机器人芯片设计研制等方向的课题,每个课题涵盖从调研、实践到小组论文答辩的完整科研过程,前后8个月研究时间里,还能跟随国科大研究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实验室一同实验,让人无比期待。”
“‘紫金’科学探究计划属于校本课程的外延,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南师附中高一年级组组长邢辉认为,参加这项活动虽然会占据学生部分课余时间,但有助于培养学生时间规划能力,“而时间规划,本就是南师附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品质之一。”
“优秀人才培养需要基于4个方面,责任担当、人文素养、科学理性、创新意识。若想将这四方面有效结合,需要强有力的支撑。”南师附中党委书记葛军表示,“‘紫金’科学探究计划恰好就是这类强有力的支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锻炼其品格以及阅读、写作、思考、探究、实践、逻辑与评估等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