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

作者:Lachel发布时间:2024-11-08

许多人似乎都有这么一种习惯:热衷于用一些心理学术语来描述自己,给自己贴标签、下定义。

比如:

我不太喜欢跟别人社交,我是不是一个内向者/i人/社恐/社交障碍者?

我总是喜欢下意识地取悦别人,我是不是讨好型人格?

我面对亲近的人时,总是显得很消极和被动,我是不是回避型依恋?

我的情绪总是波动得很剧烈,我是不是双相障碍?

诸如此类。

包括我之前写过一些相关的文章,评论区里也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回复:「我感觉我就是这种类型的人」。

一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心理学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

但另一方面,我也有点担心:这种喜欢「对号入座」的现象,会不会有点太泛滥、太随意了?

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问题:很多时候,给自己贴标签,未必是一件好事。它可能会造成「先射箭后画靶」的情况,反而让我们去削足适履,强化我们对自己的自证预言。

这一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01

首先,我想跟大家厘清三个概念:行为,特质,人格。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简单来说:

当我遇到某种场景时,我产生了某种反应,这是一个「行为」;

当这种行为反复发生,乃至于形成了一种习惯,它就变成了一个「特质」;

一系列具有共性的、相似的特质集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人格」。

也就是说,这三者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行为是具有波动性的,它可能会随着环境和状态改变。特质是稳定的,它能够用来描述你的某种习惯和下意识的长期反应。

而只有当一系列特质都满足某些特定的标准时,我们才能说,你具备某种「人格」。

这三个概念非常重要,也非常基础,但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其实都意识不到要去区分它们,特别容易把它们混淆。

最常见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用「人格」和「特质」去描述「行为」。

举个例子:比如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异质性的自尊。就有人问:我在生活中好像经常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需要来自他人的反馈,我是不是依赖型高自尊?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呀,几乎没有人是不需要的。它只是一种「行为」而已。

只有当这种行为反复发生,乃至成为了一种主导反应 —— 比如:做任何事情都会首先想到「别人会不会认可」「是否符合别人的评判标准」,而没办法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时,才可能考虑依赖型高自尊。

同样,有人可能会问:我不太喜欢过多的社交,我是不是一个内向者?

当然不一定。更大的可能是什么呢?你对社交有自己的一套要求,你不喜欢的只是「不符合要求」的社交而已,又或者只是社交的频率和强度不适合你。这依然只是一种「行为」。

只有当你符合下面这些条件时,你才有比较大的可能是一个内向者:容易在人多的场合感到疲惫和不适,不喜欢成为焦点,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时间用来独处,喜欢对事物刨根问底和深入思考,喜欢跟老朋友深入沟通更胜过认识新朋友……诸如此类。

简而言之,请大家记住这条基本的原则:

能用行为来描述的,不要上升到特质;能用特质来描述的,不要上升到人格。

这样可以使我们更精确地描述和了解自己。

02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精确呢?如果用特质来描述行为、用人格来描述特质,又会发生什么呢?

一个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描述,很可能会将我们塑造成对应的样子。

举一个我经常引用的例子:自我损耗。

心理学家 Baumeister 在21世纪初提出了自我损耗理论,认为意志力是一种资源,可以被消耗,可以恢复,也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这一度成为心理学界的铁律,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的畅销书。

但另一位心理学家 Carol Dweck的研究推翻了这一点。她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存在着自我损耗现象 —— 参与者在完成自控任务后,其「意志力资源」减少了,注意力和思维敏捷度都产生了下降,并在休息后得到了恢复。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答案是:当参与者坚信「自我损耗是正确的」时。

亦即是说:当人们坚信「意志力是一种资源,用一点消耗一点,用完了就需要恢复」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就真的跟他们所相信的一样。

而当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这个理论已经被发现是错误的」之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换言之,当你相信意志力有限时,你的意志力就是有限的;当你相信意志力无限时,你的意志力就真的是无限的。

这说明什么呢?认知是有力量的。你对自己的认知是什么样,你就很可能真的变成什么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当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挑战时,这种挑战就会使你对它产生恐惧和焦虑感,从而降低你的表现,让你真的更难以克服它;

反之,如果你告诉自己「我有能力克服它」,那么它唤起的反应就更接近兴奋感,使你能够发挥出100%的能力,更容易攻克它。

再比如:当你觉得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时,你就会更容易下意识地寻找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你的本意可能是尽量去纠正和避免它们,但这种搜寻本身,反而强化了「我做得不够好」的信念,使你更进一步地陷入自卑和自我怀疑之中。

反之,如果你的想法是「去关注那些我做得好的地方」,你就更容易摆脱和战胜自卑感和怯懦感,重新找回自信。

很多时候,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其实就系于我们的一念之间而已。

因此,一定不要随意给自己下结论、贴标签,这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让我们变成更加不想要的样子。

03

进一步,一个人的人格,往往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些简单的行为和特质来概括。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明明自己已经定下了目标,想减肥/学习/锻炼,但临到头来,总是很难落实到行动里,老是半途而废;

明明自己想跟别人建立更多的联系,但又觉得「社交是一件麻烦事」,每次社交都会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明明自己特别想做一件事情,比如跳槽、转行、开始一份新的事业,但却一直停留在想法,自始至终没有迈出去过。

……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些矛盾的现象呢?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原因其实就在于:「自我」其实一直都不是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整体。在不同的场景之下,我们的大脑会调用不同的规则,令自己产生种种矛盾的行为。

以计划为例:当你兴致勃勃、定下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时,驱使着你的,是你对于长远价值的判断和欲望;而当你难以存进、想要放弃时,阻碍你去行动的,是你的日常生活惯性,以及对于付出和风险的恐惧。

同样,以社交为例:当你想跟别人建立更多的联系时,是你对孤独的恐惧和对联系的需求在驱动你;但当你想开始行动时,阻碍你的可能又是你对「理想自我」的恐惧,以及你内心中预防焦点的作用。

这些不同的系统和规则,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其实每一个都是。它们只是你的「自我」所折射出来的不同侧面。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贴标签有用吗?其实没什么用。

比如:给自己贴上懒惰/意志力薄弱/行动力弱/做事瞻前顾后/总是犹豫不决……的标签,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一个标签能够真正概括「全面的你」,它们只会不断给你造成心理暗示,让你朝着自己不喜欢的那个方向继续滑行下去。

自我是复杂的,多元的,往往也是矛盾的。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在面对什么样的场景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背后可能的原理和机制,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用一个标签去概括,给自己下定义。

这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有效方式。

04

那么,既然贴标签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我们还是那么热衷于贴标签呢?

最核心的原因是:贴标签,满足的是我们对于「认知闭合」的需求。

什么是认知闭合?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不确定性的消除欲望:当我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情境时,我一定要让它变得确定。

它来源于大脑的节能原理,是一种非常底层的需求。

所以,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旦我们脑海中有了一个分类的框架,我们就一定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如果不能把一个事物放入对应的类别里,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

但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分类只是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而已,它对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事物、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大的帮助。

反过来,把一个事物放入不一定最适合的类别里,反而可能会导致我们对它产生错误的认知。

举个例子:我们容易认为,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喜欢接触新事物。但真的是如此吗?不是的。一个内向+高度开放性的人,很可能比一个外向+低度开放性的人更热衷于新鲜事物。

所以,你可能会遇到这种现象:你觉得自己很像某一种「类型」,符合某几项特征,但当你进一步去研究的时候,你可能又会发现,有其他好几项特征,好像自己并不符合……

那么你可能就会产生困惑:我究竟属不属于这种类型呢?还是说我其实也有这些特征,只是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

但实际上,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放入某个类别呢?人永远是复杂的,任意两个人之间,不论再相似,也一定能找出诸多全然不同的特质。因此,用类别来划分,永远只能是一种近似的思维方式:它只是模糊掉了不同的地方,放大了相似的地方而已。

当你用一个标签去框定自己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把自己限制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束缚了自己的可能性。

05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标签呢?

我的观点是:标签是用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而不是用来局限和要求自己的。

举个例子:当我说「我是一个i人」的时候,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是:我想告诉你,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社交的人,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希望你能理解和接受这一点。

而不是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我不应该有太多的社交,不应该跟别人打得火热,不应该跑到扎堆的人群里面……

简而言之,标签是用来向别人介绍自己,方便别人对你建立一个大致的、初步的印象,知道你喜欢什么,习惯什么,明白如何跟你相处用的。它本质上是一张「社交名片」。

而不是用来框定和局限自己: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如何如何……

它必须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知道自己希望别人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印象、用什么方式来对待你。

在这个情况下,贴标签,能够起到一个传递信息的作用,让彼此的交流更高效。

而在除此之外的场景,则不妨尽量减少贴标签的思维方式,而是更精确地描述自己的行为,来探索背后的原因。

也就是说:尽量少去思考「我是不是一个xxxx的人?」,而是更多地采用这种思维方式:

在xxx的场景下,我会倾向于做出xxx的行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在对应的场景下会怎么做?跟我现在的差异是什么?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这才是一种更清醒、更有效的思维方式。

06

最后,我想跟你分享的一点就是:标签只能描述静态的自己,但人永远是处在动态之中的。

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只要我们像想要的样子去生活,我们就能一步步靠近这种样子。

2015 年一项研究发现:让一群参与者写下想改变的性格特质,并让他们按照这个方向去生活,经过四个月后,参与者的性格评分大体上都按照目标的方向偏移了,并且没有产生较大的负面感受。(Hudson & Fraley, 2015)

在一项 2021 年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一群内向的人,尽力去表现得更加热情、开朗、健谈、精力充沛,去跟别人交流,然后研究人员再去做回访。结果发现:跟这些「假外向」的人交流的人,对他们的好感度打分一致变高了,并且对他们的领导力评分也变高了。(Spark & O’Connor, 2021)

更有趣的是:对这些「假外向」的人进行回访的结果显示:当他们尽量去表现得外向时,他们并不会因此产生消极情绪,反而会产生积极情绪。

也就是说,如果你满足于自己的性格,让你去做跟性格不吻合的事情,你会感到很难受。但如果你不满足于自己的性格,想改变它,那么有意识地朝着想改变的方向去行动,不但不会感到难受,反而会让你觉得更开心。

如果你想变得更加外向,那么就让自己多去社交,多去接触陌生人。

如果你想变得更冷静、更理性,那就在每一次产生情绪反应的时候,告诉自己,先冷静下来,再做决定。

如果你想变得更开放,更灵活,那就试着在每一次碰到跟自己不一致的信息时,不要急着否定它,而是停一下,深呼吸,问自己「它有没有可能是对的」「我有没有可能错了」。

你可能会觉得很难做到,但试一试你会发现,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

所以,重点从来都不是「我现在什么样」,而是「我想变成什么样」。

撕下标签,让自己更多地关注行动和改变,关注未来的自己。

你会发现,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07

稍微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尽量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原因在于:

1)标签往往并不能全面地反映自己,而是一种模糊的概括;

2)我们对自己的描述和认知,很可能会塑造我们的样子;

3)人永远处于动态之中,你总是可以改变自己身上的问题。

基于这三点,一些有效的建议是:

1)厘清行为、特质和人格。能用行为描述的,不要上升到特质和人格;

2)谨慎使用以类别来贴标签的行为,它是用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而不是局限自己;

3)让自己像想要的样子一样去生活,你就能更加靠近想要的样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