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大漠深处试验爆炸成功。
鲜有人知道,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提供了铀原料的矿在湖南。曾经很多年,那个代号为“711”的铀矿是地图上搜不到的禁区。
现在,在郴州许家洞的那个禁区已经成为景区,但它曾经藏着的秘密和那些为它隐姓埋名、热血奋斗的人仍鲜为人知。
报告文学《籍贯711: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故事》(下称《籍贯711》),揭开了这些秘密。
撰文/本报记者刘建勇
飞机偏航偏出了中国铀矿史上的“神来一笔”
国际铀矿坐标上有个点,标注的名称是“中国湖南郴州金银寨李富矿点”。这个名称中的“李富”是人名。在这个名字命名铀矿前,李富是一个普通的地质勘探员。
李富的名字能够标注在国际铀矿坐标上,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画有红十字的石灰包。
他是在1955年10月14日找到那个石灰包的。石灰包是当时的地质部三〇九队航空分队航操员在飞机上丢下的。
在那个石灰包丢下之前,这个航空分队已经忙了两个多月了——他们忙着找铀矿,即使有苏联专家帮着找,但就是没找到。1955年9月8日,他们只好从广西富钟县(今钟山县)的一个简易机场坐飞机回衡阳的基地。
飞机在广西湖南交界空域遇到一股强气流,飞了一阵后,飞机的方向仪出现故障,他们飞到了一个浓雾弥漫的区域。这时,航操员彭竟仁发现机载测量仪上出现了淡红色的两点,接着测量仪又发出“嘎嘎”的响声。
机舱里,所有人都盯着测量仪。同机的专家在飞机平稳了一些后,立刻招呼大家打开图纸,标明经纬方位。接着,他们还折返到最初测量仪发出“嘎嘎”声的区域。
他们汇集多方资料后,确定该区域是湖南郴县许家洞区域,而响声最强劲、最急促的地方叫金银寨。
飞回衡阳基地后,专家们当晚即召开了研判会。研判会开了五六个小时,最终决定飞回许家洞金银寨区域的上空进行航测。
1955年9月9日,天气晴朗。航操员彭竟仁、黄贤增再一次登上飞机。他们在许家洞区域60米超低空飞行的情况下往返飞了4次,最终在伽马射线最强的地方,投下了一个挂有降落伞且画有红十字的石灰包。
这是定位。当时除了这样,没有更好的定位方法。
后来,大家都认为,是那次飞机的突然偏航导致了他们和金银寨意外相遇,这是中国铀矿史上的“神来一笔”。
“711矿是飞机偏航‘偏’出来的。”航操员彭竟仁每次跟人讲述711矿发现的经过时,都这么坦陈。
在当时,丢下石灰包的那个区域,相当于原始森林,传说还有老虎出没。石灰包丢下的当天,地质部三〇九队二分队在宜章执行找矿任务的李富和几个同事就接到了前去寻找石灰包的命令。
“那地方好像有数不清的山头,大大小小,很凌乱地挤在一块,简直就是一座荒无人烟、危机四伏的迷宫。我们就是在这座无比陌生的森林中,真切地体验了一次‘大海捞针’的艰难。”李富后来回忆说。
他们找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那个石灰包。找到石灰包的那个地方,因为被探明有铀矿,后来被专家组命名为“中国湖南郴州金银寨李富矿点”。
“找到那个石灰包,是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我的荣耀!”很多年后,李富仍对此感到骄傲。
李富的骄傲被作家王琼华写进了《籍贯711》,这部讲述“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故事的书,故事的开端便是他找到的这个石灰包。
矿工来自全国各地,但他们都称自己的籍贯是711
711矿从发现、建矿到生产,直至2004年政策性关闭,不到50年。这是中国第一座铀矿,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升空、第一艘核潜艇下水,都有它的贡献。曾经辉煌的它,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成为游客打卡的景区之一。
711矿关闭15年后,作家王琼华开始真正走近这座功勋铀矿。他采访的第一个711矿人,是中国第一座铀矿预选厂的机电技术负责人王瑶心老人。王瑶心是湖北武汉人,她丈夫是广东人。正是这次采访,王琼华开始注意受访者的籍贯。
“开始采访时,对采访对象的南腔北调有些不解。我一了解,才知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矿工都有。他们当初称自己的籍贯是711,其实是表达一种追求,为了祖国的需要,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来到了这里。随着创作推进,我越来越觉得‘籍贯711’更是他们的一种信仰和精神的生动体现。所以,我干脆把这一个充满英雄浪漫主义色彩的称谓当作这本书的名字。我甚至说,当我写完这本书时,我的籍贯也是‘711’。”2024年10月31日,王琼华在被问到书名缘由时颇为感慨。
在创作《籍贯711》之前,王琼华写过小说,也写过散文,公开出版的作品达30部。在创作《籍贯711》时,他放弃了一切技巧,以一种非常朴实的方式,讲述着711矿不平凡的故事。这种反差,反而把一个个711矿人的性情凸显了出来。王琼华不想让技巧和华丽词语的使用,影响到读者对这些真实故事的哪怕一丁点的怀疑。
王琼华朴素到在这本书署名时,用的都是他的真名而不是他常用的笔名“王京”。“《籍贯711》一书所署之名,是我的本名,我想这更能体现一个真实的我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是期待这本书能滋养我的本名,并让我内心世界丰满起来。”王琼华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强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追求,高尔基也曾说过,“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籍贯711》中,王琼华的朴素就是这样天然去雕饰但又很生动。例如,他写王瑶心的故事,他用的是王瑶心女儿罗春的叙述。
“作为他们的女儿,我难以想象,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妈和爸。”“我妈甚至不记得她的女儿和儿子的生日,她每次都会把我们的生日弄错。”“我妈真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却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工程师。”
这个见过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被711矿很多工友引以为豪的工程师,王琼华没有往“高大全”的方向去刻画她,他直接引用了她女儿对她的抱怨。但就是这样,读者反而受到更多感动。类似这样的朴素、这样的感动贯穿全书,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岁月,感受到了那些为国家默默奉献的711矿人们的艰辛与荣耀。
对话
“我以‘籍贯711’为书名,是在追索与捍卫生命的尊严”
潇湘晨报:在确定写《籍贯711》之前,您对711矿有多少了解?促使您要写这么一本书的,是711矿的哪些方面?
王琼华:很多年前,711这个代号对我来说是一组神秘的数字。即便后来知道这个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提供了铀原料,背后的故事仍然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因病去世,这朋友当时悲痛地跟我说:“父亲走了,带了一肚子故事走了,没人知道他曾经做过的事。”我当即问道:“你爸爸是做什么的?”“他曾在711矿里工作过……”朋友接着向我讲述了父亲在711矿工作的实情,包括他父亲患了硅肺病,仍坚持在温度超45摄氏度的井下打钻,以及父亲怎么跟家人隐瞒病情。这些事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灵魂。听到这位朋友很遗憾地说:“711矿好些老矿工,他们为中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但走后就连一个字、一句话、一段影音都没能留下。”我蓦然明白,自己应该承担起记录这段历史传奇的责任。因为他们是一群不该被历史和社会忘记的人!
潇湘晨报:在创作《籍贯711》的过程中,您有哪些深刻的个人感悟或体会?有没有哪个故事或人物让您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王琼华:在创作过程中,最让我怦然心动的,莫过于那些平凡人在不平凡时刻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与坚定信念。我特别佩服他们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但这种人格和精神,不是与生俱来,是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造的。从偶然的飞机偏航到铀矿的惊人发现,从“七人先遣队”的勇敢探索到“千米大会战”的壮观场景,从“6·16抢险”中的悲壮与牺牲到“有故事的矿嫂”的温情与坚韧,这些人的每一个片断都让我受到心灵震撼。王瑶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工程师,不仅受到过朱德、刘少奇的接见,还经常跟周恩来通电话汇报工作,应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组织上却给她设置了一个特殊原则:这辈子不宣传,不提拔,也不调动。她一辈子都扑在工作岗位上。她就是一个“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杰出代表。她的故事,让我看到一位“无名英雄”的崇高境界。
潇湘晨报:书中您写了39个711矿人的故事,实际上您采访、了解到的矿人故事远不只有39个,在写作的时候您取舍这些人和故事的标准是什么?取舍间,有没有特别遗憾的?
王琼华:711矿,是一个拥有完整体系的创业集体。每一个人都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胞”。记得采访时,有个工友跟我说,711矿是每一个工友的711矿。所以在书中故事构成上,我采取了多角度、多层面、多节点选材的方法进行,从不一样的时间段、不一样的岗位上、不一样的群体中找到讲述的对象,有机构成,相得益彰,最终实现全面讲述、立体演绎、完整体现的目的。其实,书中每一个人的事迹,都可以单独写成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但要将他们集中写在一本书中,只能挑取这个人物身上其中一个点来讲述。即便这个点也闪耀着光芒,我仍为自己没有完整讲述每一个人物的故事感到遗憾。所以我有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把711矿人的故事写下去。
潇湘晨报: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您提到“711矿,依然是一个无比鲜活的文化地标”。作为一个结束了历史使命的矿山,为什么您会觉得它依然“无比鲜活”?
王琼华:在擦亮这座功勋铀矿的光辉岁月中,711矿人的青春与热血、平凡与可爱、理想与信仰,凸显了矿工的集体力量,蕴藏着中国人民的底气与豪气。我想,它是可以永恒的,而且发挥出的能量会越来越大。尤其是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事业的不懈追求,他们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所以我才称其将“无比鲜活”。如今,711矿区成为一座时光小镇。在这里,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刻都感受着文化与精神的滋养,让每一位到访的人都能收获一份难忘的时代记忆与心灵触动。
潇湘晨报:看完全书再看“籍贯711”这个书名,感觉您是把711矿当作一个生命体来写的。
王琼华:您的理解非常准确,也非常透彻。在我的感受中,711矿人的精神和灵魂都贴上了“籍贯711”这一标志。我是随着采访不断深入,才让自己对711矿的认识,有了不断提高。711,当然是预先设计的一个编号,但一拨一拨矿工为之流汗、流血,甚至为之牺牲,也就让这组数字愈发鲜活。711,其实就是一个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生命体。而用这组特殊数字作为书名,也让这本书有了生命的尊严。或者说,我以此为书名,就是在追索与捍卫生命的尊严。
潇湘晨报:您觉得711矿人的精神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或意义?
王琼华:我尤其喜欢《淮南子》中的一句话:“精者,人之气;神者,人之守也。”即精乃人之精气,人的内在精神素养;神乃人之遵守,人的外在神采风范。如此,精神才被称作是无形的财富,是无价之宝,还是传家宝,这其中当然包括711矿人的精神。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一旦有了精神,就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潜能和智慧,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攻坚克难,最终让我们实现美好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