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大厂Lidar之死(下):在寂静中寻找出路

作者:宇多田侃科技发布时间:2024-09-29

大厂Lidar之死(下):在寂静中寻找出路


直到今天,一家垂死挣扎的三线激光雷达公司工作台上,仍然摆着一台被“拆干抹净”的AT128。

“那工艺,唉,真的巨好,谁看就知道BOM不止2000块。这让其他小公司怎么打?

头部企业自己都在干死自己。”

产品与价格的双重劣势,让大部分企业被隔绝在汽车市场门外;高级复制向低级复制“演进”,则是国内产业的命中注定。

如今,“找出路”不仅是整机厂各业务线的使命,也是特种芯片与代理商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了。



作者| 宇多田

封面| 电影《因果报应》

 

光博会上,即便整机厂不在,但围绕头部激光雷达公司的讨论和欢声笑语却是无处不在的。


甚至连技术形态,这么多年过去,依然呈现出令人费解的两极分化状态:


  • 不少摄像头模组厂的展台,开拓了一小片“激光雷达专区”,但器件明显是“代购”的,技术与工艺也是落后的;每家公司,均说不出两者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 笨重如26寸铁锅的单线机械式激光雷达仍然活跃于市场,为工厂设备检测服务。


  • 而像OPA这种直接把一家国外创业公司拖死的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在国内还在以纯研发纯投入的企业形式,一直存在,令人敬佩。


扬州,把近2个亿押注到一家OPA创业公司身上,保留了这座城市唯一的“硅光”制造遗产。


而这家公司摆出的产品,明面上还是一枚“2D OPA”芯片。


“我们这次的任务,是让市场认识我们,而非向市场推销产品。”


不过,从终端生存状态看,除了光通信的硅光模块(有代工需求),这种单线产品在消费市场没有任何竞争力


当然,也没有人清楚,真正的固态激光雷达——3D成像OPA,将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和价格来颠覆市场。


“都说OPA有成本效益,有一部分是指耐用的材料。” 一位工程师说,二氧化硅和氮化硅,一听就不是什么贵的东西。


“它最大的问题,一直是3D设计与光源。


前者涉及到应力与相位的调制。从目前来看,即便OPA有三种发展路径(电光、热光与波长调制),但对波束的控制能力均处于早中期阶段;


而后者关系到昂贵的成本。


不过,尽管成立三年从未商业化,但作为智能馆里唯一一家OPA公司,他们在海量的TOF、VCSEL与“收发一体化模组”标签里,已经是一种“创新的存在”。


因为国内激光雷达器件市场,不仅“同质化”,还同质地格外蠢笨低端


“为啥不少企业觉得激光雷达没有门槛了?因为收发芯片化后,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做。”


正如一位产业人士指出,不少展台摆放的“收发一体模组”,顶多自己做个小激光器,芯片和镜子都是买来的。这样的东西,的确没有门槛。


但激光雷达的门槛,根本不在这里。


“它的关键在于信号处理算法。换言之,到底怎么做才能让电信号得出最精确的距离、精度以及反射率。


这才是头部与腰部的最大差距。”


而我们看到的是,大部分“砖头”公司都在捡极细分赛道里的残羹冷炙,靠小B市场的几十台和上百台出货量为生。


这种企业,当然可以活的很好,几十人足以。但也不是什么科技公司罢了。



01

鸡贼大厂



“这里人人都知道,他们从‘发射’到‘接收’都自研。”


一位外资芯片大厂销售骂禾赛速腾都是“臭流氓”:


“先用大厂的产品,边用边学,学会了第二天自己做这跟华为有什么两样?” 


而某VCSEL大厂便在头痛欲裂中。因为舍弃国内头部公司又可惜,但继续做又注定被替换。


“真不想玩了!幸亏我们在其他产业有份额。这样的生意,说‘饮鸩止渴’也不为过吧。”


坦率讲,不限于激光雷达,也不限于国内,这是整个东亚科技企业最擅长的“弯道超车”之术。


一位工程师在现场吐槽说,至少禾赛,有不少于两支团在光博会来来回回“搜刮”了两天,专门问一些核心技术问题。


“如果问到参数,回去可以直接试几次。如果不行,可以迅速pass掉。”


不过反过来看,这些头部公司的研发压力不可谓不大。


一边,禾赛用巨额资金养着一群OPA与FMCW工程师,承担着无法进入量产的后果。作为商业组织,这种做法需要给予一些敬意。


而另一边,他们刚推出的机械产品OT128,的确顺应了市场,但却丝毫没有技术先进性可言——


这是一颗实打实的“降本版AT128”,专门面向L4市场。


这两代产品,都没有用过昂贵但性能更高的大面阵SPAD,仅仅是一个替代SPAD的便宜方案——


SiPM+ASIC


其中,SiPM已经有部分从日本滨松替换为灵明光子的国产芯片。而在一些内测中,灵明的性能要高于滨松,但成本却是后者的两三倍。


“从技术发展脉络看,SiPM是SPAD-SOC的上一代技术,研发投入相对较小,倒是可以理解。” 


一位工程师指出,禾赛AT128之所以有128线,就是因为使用了8个16通道的SiPM。


“本质上,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过渡方案,有一些短期价值。但从长期来看,大面阵SPAD是一个趋势,性能存在不小差距。


譬如,华为使用的索尼459,仍未被国产打败。而索尼,也害怕华为。


一位产业人士开了个玩笑,判断国产SPAD是否真正量产出货的有效方法,有且只有一个:索尼降价了没?


“他们还硬气着,那么国内的东西显然还不行。”


从光博会来看,除了灵明光子与识光科技的大面阵SPAD,标注有200米以上(目前实测均达不到,识光还未进入demo阶段)探测距离,市面上多是30~60米的中短距与5米左右的单线SPAD。


所以才有了“补盲”概念。


但“补盲”只上了Robotaxi与低速小车,主机厂没有太多意愿。


因此,SPAD芯片(可以再加上一个更卷的VCSEL)也进入了一个有点尴尬的时期——


没有一个明确且有百万量级的市场(毕竟整机出货量潜力最大的是华为与三傻,很可能自己做),但多家创业公司却有超过10亿人民币的估值。


所以,如果强行进入汽车市场,那么只有一个方向:替换掉车周的一圈毫米波与角雷达。


做demo可以,但主机厂或整机厂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还真有新势力想这么做。


我们不得不“拍手叫好”:互联网融资逻辑,已经渗透至芯片层,而且还在源源不断蔓延开来。


02

另寻出路?



更有趣的是,即便走出哀鸿遍野的汽车产业,也仍然是头部的天下。


禾赛是测绘领域的大玩家之一;而速腾,则在“真值系统”与“电线杆子”(你知道我指的啥)赛道有不小的份额。


即便如此,也填不满他们在汽车市场的“无底洞”。


此外,终于学会砍价但远不如主机厂狠的L4,仍然是三傻的必争之地。


譬如,“车路协同”(车路云)进入了8年里的第三次轮回爆发期,已经有L4公司拿到了地方的上亿大订单。


而禾赛与速腾,都在他们的激光雷达采购名单上。“车”多用禾赛,“路”则选择速腾。


对于这个模式,我不做任何评价。


如果以生存为诉求,“车路云”是一个能延缓死亡期的好生意,但不具备长期性。


而二三线创业公司,要么已死,要么还是在井边卖水;要么进入了一个不为很多人所知的赛道,等待车载爆发


譬如,亮道被很多人视为激光雷达产业的“卖水型选手”


他们以代理ibeo等海外激光雷达品牌起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高端技术,但却因为帮主机厂做“第三方测试”和出海欧洲,获得了不小的生存空间。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种“检测生意”,在今年几乎占了光博会的小半壁江山:


  • 各地以高校名义成立的研究所,都号称能帮企业做“传感器质量检测”;

  • 做毫米波与激光器件的公司,开始转型做“检测”与“代工”。

而这种合作类目也五花八门:


除了相机、毫米波与激光雷达,整套智驾方案既能测又能买。


“走这条路并不奇怪。一套测试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有点类似于真值系统,在两年前高达几十万。


一位市场人士回忆,这套系统对于主机厂曾是“刚需”。因为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型车载传感器;而智驾系统对于主机厂也是从0到1。


“主机厂肯定要用百八十台来做验证。你想想,这么多套系统,本质就是小批量卖硬件,是个高毛利的生意。”


但是,随着递水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模式能维持多久,不得而知。


其次,植保与巡检无人机,给了激光雷达一丢丢生存机会


在光博会上,不少器件厂商开始贩卖“无人机概念——用单点SPAD实现无人机“定高”能力。


而据我们了解,有二线整机厂,也从2024年开始,陆续向二线行业无人机公司推销长距线光斑激光雷达。


“车载算是濒死了,但无人机生意还凑合吧。” 


一位产业人士透露,有整机厂在故意给产业营造一种将死的错觉,以避免被过多关注,但其实在靠无人机做收入。


这类植保无人机客户提出的最大诉求,是“避障“。而避障的最大困难,则是“扫电线和仿地(测地面高度曲线)”。


“他们也曾向SPAD公司寻求建议,因为单点SPAD完全满足不了需求。”


因此,一架无人机通常会挂1~2个激光雷达:


前视为“避障”,下视为“防地”,最多加一个后视的相控阵,瞄左右两边。


在这方面,毫米波由于分辨率不高、遇金属膨胀以及角度不够,并不是一个最佳选项。


但是,必须要承认,行业无人机与工业一样,需求量级并不大


因此,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原点:


除了车载,几乎没有一个能撑起激光雷达产业链与技术升级的赛道;而做了车载,没一家活的好。


但激光雷达的相关技术,却以一种“赌未来”与“大力出奇迹”的方式被强行保留了下来。


这也算是一种中国工业的神奇进化模式吧。



03

写在最后



任何低于百万颗的需求,都会将光源产业逼入绝境。


这个本来便是靠“摄像头红外补光”才活下来的产业,如果要押注激光雷达,显然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但在光博会,你仍然能听到很多器件公司的市场人士在胡扯:


“有这么多庞大的市场呀。汽车、机器人、白色家电以及智能家居,都是激光雷达的成长空间。”


问题是,每一个“庞大”的市场,都有成百上千个一模一样的玩家在争抢蛋糕。那么,你又能分到多少呢?


所以我们才看到:


有头部公司不惜牺牲一些性能,来做极致降本;


也有企业拼命想卖身给主机厂,但没谈拢黄掉了;


更有整机厂给车载部门下达了“最后通缉令”:再没有项目就全部滚蛋…


所以,我们不懂那些刚建立激光雷达自研团队的主机厂,难道仅仅凭借的是自己十几万元车型销量多的优势?智驾算法都自研不出来,硬件算法就能做出来吗?


总之,希望汽车,依然能接纳这个有些死气沉沉的产业吧。


但我们又似乎忘记了,新能源汽车,也有着一模一样的生长轨迹与生存氛围啊。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