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

作者:新华日报发布时间:2024-12-29

□ 刘莲香 张琳琳

科技与文化资源的融合不仅解放并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激发了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也极大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数智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生产和表达掀开了新的篇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传播。

做好深度阐释 提炼思想内涵

传播和转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高质量的社会化资源进行合作,尤其是对优秀文化元素进行提炼、重新设计,并将其融入日常。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基础不单纯在于它的物质形式,更主要的在于其精神价值。因此,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阐发和解读变得尤为重要。浅显层面的表达无法凸显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还要在传播过程中多一些纵向深度发掘,讲述知识、揭示内核,以充分展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悠远历史和时代魅力。通过数字化技术,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时节、生态景观等现实场景得以生动展现。这些内容通过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在不同地区和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与传播,从而使得乡村的淳朴与深厚传统文化得以深入挖掘与广泛弘扬。例如,《光明日报》曾发起“中国年度最有影响力非遗人物”活动,通过展示十位代表人物的典型故事,串联起当年非遗的重要事件,并深入探讨了“择一业,专一生”的精神内涵。这些活动案例均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优化传播艺术 彰显情感温度

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不仅要注意信息本身的真实和逻辑,还要注意如何在关系和情感方面接近大众。传播工具的适应性是文化接受度的关键,要发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需要改变传播话语体系,创新话语表达,提高传播能力,展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温度,唤醒人们内心的乡愁乡情。大众传媒还应跳出既定思维框架,“不要代替受众去思想,而要去查询受众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在精准捕捉受众需求的基础上,让受众对乡村传统文化产生好奇和关注,以更充分展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坚持价值导向 营造良好生态

一切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都应该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的网络舆论场暗流涌动,不当言论容易引发蝴蝶效应。新闻传播活动不仅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层面的感知和记录,更要承担建构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数智时代的传媒既要体现新时代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认同,更要成为时代进步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在此背景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就必须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营造良好文化生态。

(作者均为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本文系2024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项目号:24MLB013〉、淮阴工学院课题〈项目号:Z421A24078〉的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