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机器“人”要来了?

作者: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4-12-21

继大模型后,“具身智能”成为今年科技界“最靓的仔”。业界普遍认为,它代表了新一波人工智能(AI)发展的方向。

所谓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EAI),是一种更加强调智能体“身体与智能相互依赖”的理论。它于1950年由有“AI之父”之称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首次提出。与传统的人工智能不同,具身智能理论认为,智能不仅存在于算法中,还依赖智能体的感知和行动能力,能通过感知环境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懂得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业界对具身智能的期待如此之高了。它既拥有实物“身体”,又拥有AI“大脑”,既具备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又有行动力,并能够与环境动态交互。从某种意义上说,具身智能机器人更像是一个既有“有趣的灵魂”又有“好看的皮囊”的“智能生命”。

从“智力”方面看,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被视作工业机器人的“进化版”。它是“多模态感知+大脑决策”的产物,因而并不特别依赖固定程序。这也意味着,其初始能力不一定有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强,但贵在具备成长性和适应性。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相处过程”更像养育一个孩童,通过教育与训练,陪伴其从婴幼儿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

从“身体”方面看,具身智能机器人更加多样,可大可小、可柔可刚,甚至可以是“小动物”。在美国某社交网站上一个名为“你最期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什么”的讨论区里,主要负责提供情绪价值的机器猫、机器狗,力压可以做家务的机器人,摘得“最被期待品类”的前两名。

不过,相较于消费者对于智能萌宠的渴望,科技界对人形机器人的期望值显然更高。多位专家表示,机器“人”对人类社会而言“适配性最高”,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帮助,尤其是在家庭服务、公共服务等更复杂的场景中更具竞争优势。

近年来,具身智能机器人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尤其是在智能化和自主决策能力方面接连实现突破。

国际方面,软银的Pepper机器人以善于进行情感交流闻名;谷歌的Atlas机器人和特斯拉的Tesla Bot在精细化控制方面成果卓著;丰田的T-HR3机器人则在遥控操作技术方面实现了创新。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表现突飞猛进,谷歌DeepMind的“通才”智能体Gato和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都曾因具有复杂操作能力而在社交媒体上“出圈”。

国内方面,目前,中国机器人研发团队已经在多模态交互、语言模型运用以及复杂任务规划等多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聚焦汽车、消费电子等制造业重点领域,目前已进入多家车厂实训;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实现了完全仿人的自然行走;优理奇机器人正在酝酿“进家”计划。

此外,我国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基础方面也优势明显,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显示,2023年,约38%的全球规模以上核心元器件企业集中在中国,约21%的供应链企业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覆盖3D视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微型传动系统、灵巧手与精密力控系统、高性能驱控关节模组等多个关键领域。此外,我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方面也走在全球前列。

总体来看,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产业化落地初期阶段,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领域开始“试水”。在这场竞争中,中国和欧美国家并驾齐驱,均处于第一梯队。不过,按照业界专家的说法,如果把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看成一场马拉松,目前全球所有企业都处于起跑阶段。究竟谁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要看后续的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子扬)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