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经常有同学问类似的问题:
“XXX涨了很多,应该什么时候止盈啊?”
“XXX涨了很多,是不是可以换成XXX啊?”
落袋为安,是面对盈利后的正常反应,但真正的问题才刚刚开始——止盈之后怎么办?
巴菲特说过一个例子,一只股票现在20元,你觉得未来会涨到40元,但在此之前,有可能先跌到10元,怎么办?大部分人会等一等,而巴菲特会选择立刻买入。
这个问题如果反过来,本来准备长线持股,但突然出现了过度上涨,巴菲特会不会直接卖掉呢?
答案是显然的,2003年,他以1.62港元的价格买入几十亿中石油,本打算长期持有,没想到中石油在A股高价发行上市,其港股也被人追捧,炒到20港元,巴菲特直接把所有持股全部卖给想炒的人,一年后换成了比亚迪,长达14年的时间一股未卖。
投资理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止盈只是思考的开始,接下来,至少有两个选择:
1、持币,跌下去后再买回来——择时
2、换其他的标的——择股
“先卖再说”不是一个好习惯,在决定止盈之前,上面的两个选择又分别对应着“灵魂三问”。
灵魂一问:卖出后有多大的概率会下跌?
《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中,模拟了一个年化收益率为15%,波动性为每年10%的标的,这大致相当于纳斯达克指数近20年来的收益与风险指标。
根据模拟计算,这个指数,任何时间买入后,一年赚钱的概率统计为 93%,但如果把时间缩小到三个月,就降到了77%,一个月为67%,一天为54%。
作者用这个数据,是说不要天天看账户收益,每天看一次,有46%的概率影响心情,每个月看一次,坏心情的概率就降到了33%。
不过,这个数据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解读,如果你在任何时候卖出纳指,一天后能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的可能性只有46%,一个月后能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的可能性只有33%,你等的时间越长,择时的成功率越低。
所以对于纳指而言,随便止盈是一件很容易让你后悔莫及的事。
有人可能会说,我是在涨得很多之后卖出,那低位买回来的概率应该更高吗?
如果你对自己的择时能力有信心,不如做一个尝试,随机选择历史上的某一个时点,放在屏幕的最右侧,然后把K线向右侧移,移到一个你认为差不多可以卖的“高点”,再设想一个你觉得未来某个时间内能买回来的价位,然后看一看真实的K线,你能在这个时间内买回来吗?
多做几次测试,你就会发现,再牛的人,胜率也不会超过50%,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年化15%、波动率10%的指数,你把纳指K线拉长到20年,它几乎都是在向右上角跑,波动大部分时间都有限,你向下择时的胜率怎么可能高呢?
但是,如果放在A股,就不太一样了,A股近20年的年化收益不超过5%,但波动率超过25%,是一个非常适合择时的市场,很多经验丰富的高手就靠一年一两次择时获得超额收益。
当然,如果你是普通投资者,就算是A股也别轻易择时,年化率低归低,毕竟也是一个总体上向右上方的市场。而且波动大,你大概率会遇到第二个问题——
灵魂二问:跌到什么位置买回来?
美股并非不会下跌,而是以“长期慢牛+快速急跌”的模式进行,关键在于快速急跌的跌幅。
一般而言,标普500指数的一次周期级别的调整,跌幅就是10~20%,以一种既能释放风险又可以让一般人承受的方法进行,像今年8月的那次调整,两周时间让年度涨幅从19%回落至7.3%,为下半年的上涨腾出了空间。
不过对于美股而言,如果你真的侥幸“蹲”到了一次下跌,最好见好就收。
但问题在于,每隔几年,美股也会出现2020年疫情期间一个月36%的暴跌,或者2022年那样,一年跌27%的那种标准五浪熊市,更有2000年泡沫科网泡沫破裂后跌了50%,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58%的跌幅。
但这一类下跌,往往都有明确的利空,22年是史无前例的大加息,20年是史无前例的全球大口罩,08年经济危机没有侥幸,00年的科网泡沫破裂,都有“非跌不可”的理由。
所以,不要因为赚得多而止盈,卖出的前提是,当前已经发生了“非跌不可”的下跌,而且下跌本身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对于A股而言,尤其重要,A股的下跌之所以“此跌绵绵无绝期”,正是因为大部分下跌本身都无法解决“造成下跌的问题”,只能用更大的跌幅来解决。
A股就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喝,只要跌到令人发指的惨,自然有人来关心你。
对于美股的指数而言,发现问题之后再应对,你肯定会损失一部分,但如果止盈太早,你少赚的钱比你未来避免的损失还多,不作预测,在能赚的时候要多赚,因为这其中有一部分未来还是打算要亏掉的。
灵魂三问:卖出后不跌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简单,任何卖出有大于50%的概率是错的,所以你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时间,到时候不跌就再买回来。
不要害怕买回来后又发生下跌,反复打脸,投资是一个概率的游戏,如果每次都对,那你就比巴菲特还牛了,很多人就是这样在患得患失中丢失宝贵的仓位。
很多人过不了心理上的“不愿追高”那个槛,给你一个建议,在卖出时,同时开一个买入的时间条件单,让系统到期自动执行。
卖出一支标的的同时,买入另一支标的,投资中的术语叫“轮动”,也是ETF投资中的重要方法,你可以在大脑中想像这样一幅画面,有很多匹速度时快时慢的马在奔跑,你要想跑的速度超过这群马,就需要不停寻找接下来跑得最快的马,不停地换马。
择股也要面对“灵魂三问”。
灵魂一问:高位的换成低位的,一定能涨吗?
最常见的心态是,想卖掉已经涨起来了的,买入看好但还没有涨的或者涨得不多的。这种情况下遇到最多的问题是,涨得多的卖掉后继续涨,没有涨的继续不涨或反而下跌。
不仅仅是股票,任何东西涨价都是因为供不应求,所以涨价这件事,从来不会一步到位,总是先涨一点,看看会不会让供需平衡,如果不能,那就要再涨——下跌也是如此。
涨多了不一定会跌,估值高了也不一定会跌,只有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才会下跌。
对于投资经验一般的普通投资者,想要知道一个现在正在下跌的标的,未来会发生反转上涨,是非常难的,不亚于让成绩一般的人考北大清华;但想要搞清楚一个正在上涨的标的的上涨理由,是简单的,判断这个上涨的理由是否能持续,相对难一些,但也比判断“反转”要容易。
灵魂二问:两个标的之间的评估标准一样吗?
不管是“高切低”,还是换掉不涨的,追涨得多的,这些思维都是围绕涨跌来思考,但问题在于,任何两个投资标的之间,很难用涨跌幅这一个标准来判断。
比如以前印度股市涨得好的时候,一直有人问我,可不可以把手里的日本指数ETF换成印度指数ETF,近期印度市场走弱,又有人问我,可不可以把手里的印度指数ETF换成日本指数ETF。
但在我看来,印度股市跟日本股市,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印度是高增速高估值高波动,日本是低增速低估值低波动,印度是内需驱动,日本是全球投资,曾经一度亚洲资金都涌向印度,现在也有资金从印度流向日本,但无法判断什么时候结束这个趋势。
所以它们之间怎么配,主要看你的组合需要:一个快一个稳,你如果现在配了很多科技成长标的,想要平衡一下,可以多配一些日本指数;如果现在配的都是稳健标的,可以逢低买一些印度指数。总之,这两个指数都有长期收益,但都是配角,主要是用来平衡组合波动与收益的,不要多考虑收益,主要考虑哪一个你能在波动大的时候拿得住。
还有,我在圈子介绍了日本股市近期的投资逻辑,就有同学问我,“亚太精选ETF”是不是可以换成“日经指数”?
问题也是一样的,这两个指数之间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亚太精选的可判断性不如日经指数,它的构成比较复杂,有日本、台湾、香港、东南亚和澳州的各种品种,以科技网络股为主,但金融股也不少,它的选股和赋权重机制都不太透明,更像是一个科技属性略强的亚太指数。
打个比方,日经指数这种非常明确的知道投资逻辑的品种,就像酱油和醋,你很清楚什么时候用,用了是什么味道;而亚太精选就像是复合调味料,虽然味道更好,但你无法预知加在一个新菜里是什么味道。
就好像不能用苹果打败台灯一样,与其比较标的之间的涨跌幅,不如考虑一下它们的组合属性,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下面第三个灵魂问题——
灵魂三问:能阶段性跑得过美股指数吗?
对于换股,上面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思路。
全球所有的股指,除了A股之外,都跟美股有相关性,都存在阶段性的强弱关系。所以美股永远是主仓位,其他的只是补充配置持有,做超额收益用。
这么思考的好处是,任何换股,如果你的美股仓位不是太高,都先在该票与标普500指数之间进行比较,你只需要思考该指数下一阶段会不会超过美股,而不是考虑它本身的涨跌。
当感觉大盘有调整压力时,第一时间就想到卖出,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做投资需要多想几步,作为长期持仓,现在卖出,将来一定是要买回来的,那么问题来了,跌到哪里买呢?如果再跌5%就卖,那真跌到那里,氛围一定很恐慌,你会不会想再等一等呢?还有如果跌不到呢?一路又向上创新高,你要不要追回来呢?如果追回来后才发生真正的下跌呢?
之所以要问这些问题,因为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卖出都有相当的概率不可能从底部再买回来,要么追高,要么仓位就一直变少了。
国内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先做A股,而A股是一个不择时就无法生存的市场,所以把这个择时习惯也带到择时胜率不高的美股中。
从长线投资的角度看,你猜底猜得再准,也就是这一笔的买入成本低一点而已,对你的整体投资的影响聊胜于无。
比择时更重要的是——投资组合。
全球配置组合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持有不同国家的不同类别的资产,其特点是:
1、就算“躺平”,基本收益也非常稳定,来源于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的确定性;
2、主动资产配置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品种和比例的调整,来获取超额收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g0624”(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