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览识世象省自我,内外湛明见成长

作者:霜霂薪苇发布时间:2024-09-08

2024汕头二模作文

成长是人逐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也有人说,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成长。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识世象省自我,内外湛明见成长


或有人言,骋观天地宇宙,纵览大千世界,洞明纷纭世事,此即为成长之要义;亦有人言,澄心认识自我,净念省思己身,悦纳理解自身,此方为真正之成长。


而以吾观之,二者之论,貌离而神合,途殊而归同。唯有向外认识世界,向内理解自我,览世象,省己身,方能内外湛明见成长,宠辱不惊任平生。


向外认识世界,深入理解世情。周览乾坤浩大,俯视草木葳蕤,广识增知以成长。先哲有言,人不是隔绝之孤岛。人之立世,唯有入世修行,认识世界,方能广见识,启新知,获成长。揆诸畴昔,孔夫子周流列国,体悟世情,观风俗得失,识世象纷繁,终成长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百代儒范;李青莲辞亲壮游,经丘寻壑,致远邦异域,访名山大川,终成长为意出尘外、想落天际的浪漫诗仙。观诸近世,晚清学人“睁眼看世界”,舒目识时势,洞明世界潮流,效法西洋长技,终成长为匡时济世、膏泽生民的时代栋梁;改革先驱“扬帆行无极”,开辟新蓝海,主动投身时代潮流,深入认识世界大势,终成长为乘风破浪、中流击水的时代栋梁。是故,览世广识,阅世增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我们方能在云谲波诡的时代大潮中从容成长,掌舵人生。


向内认识自我,深入理解自身。澄心审视自我,反躬省思自身,悦纳自我求成长。本心如镜,拂尘拭垢;认识自我,袪繁归真,方能在众声喧哗的世界中寻回真我,从容成长。试观陶靖节,在人生壮年澄观岁月足迹,观照自我人生,终于认识到自我之本性:此生合是山林鸟,金章紫绶不系怀。当他清晰认识自我天性、决意挥手别离官场的那一刻,他的人生恍若东蓠之霜菊,三径之孤松,不忧而不惧,不忮而不求。那是他生命新的成长和超越;再看史铁生,在地坛周遭审视自我心魂,寻索自我价值,终于理解自我人生的悲欢:阴翳晴晖,世之本常。当他坦然理解人生得失、决意用笔治愈失衡的心灵的那一刹那,他恍若化身为山岗之清风,碧宵之朗月,无喜亦无怒,无怨亦无憎。那是他生命新的成长和蜕变。是故,认识自我,明心见性;理解自身,悦纳自我,方能在人生旅途中闲庭信步,自在成长。


然则,览世与自省,认识世界与理解自我,又岂是南辕北辙的互斥两极?览世亦能是自省,观世界亦可能见自我。外则识世界,内则省自我,览世省身,更能在人生旷野上持续成长,笃志向前。诚如东坡,半生流徙,几度播迁。看遍世界的阴晴圆缺——“也无风雨也无晴”;勘透自我的心灵之光——“天容海色本澄清”。世界是心之外象,吾心亦即是宇宙。踏遍关山万重,阅识大千世界;勘破心障尘翳,认取原来本我。东坡的历世之旅,又何尝不能说是他理解自我的修行之途呢?在认识世界中,明识自我之本心;在观照本心中,理解外在之世界。于是东坡成长为宠辱不惊、超然旷达的诗意哲人。


是以,出乎其外,广泛认识世界,体悟世象纷繁;入乎其内,深刻理解自我,省察自我心灵。览世以求广识增知,自省以求澄心正意。内外二途,一者求之于丰盈深邃,一者求之于辽远广漠,双管而齐下,方能促己之成长,促人之奋进。正可谓:览识世象省自我,内外湛明见成长。


后记


这篇作文的写作是很难的。


何谓之“成长”。看似司空常见惯,实则习焉而不察;再者,何谓之“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此外,“理解世界”“理解自我”的意义层进,又将作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概念的界定,逻辑的建构,这些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


但是,这篇言约意丰的作文,一定程度上还是引发了我动笔的心念。虽然一度想过搁笔,虽然数次打算放弃。


只因为——“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成长”。


人最难的是,转身回溯自己曾经的足迹;人最难的是,自己再度审判失败的自我。于是,裹挟着伤痛、悔恨、无奈、怯懦等一切难堪的过往,会在某一刹那,交织成漫天的黑幕,将人影逐渐吞噬。人是很难二次承受自己的失败。所以我们学会了淡忘,在忙碌的庸常琐屑中任由时间之流将过往冲刷殆尽。好像不曾经历那段过往,好像那段过往从未发生。但那种挫败感又好像附骨之疽一般,腐蚀进身体里,愈来愈深。


是不是,一定得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地告别过往,才能找到新的自我?生活的答案、未来的道路,其实谁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确定呢。


我只是偶然想起,我会是什么样的我呢。


我偶或提笔,却时常找不到落笔行文的价值所在;我想以文墨自许,更多时候却总是觉知自身的鄙陋和可笑。


我不太喜欢质而无文的表述,却又在炫博矜奇的文字中,丢失了真淳质朴;我常以故作玄虚的文字来伪饰自我,最后发现逐渐失去了真诚交流的能力;


我喜爱那种如万斛泉源一般喷涌跳跃的灵动文字,却发现自己早已被圈禁在陈旧迂腐的句法章式之内;我欣羡那些或冷峻或温煦、或纵肆或安静、或傲或狂、或雅或俗,却始终能敞露真我心怀的性情文字,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愈发倨傲做作、冷涩枯硬。


我寻常摘句,企图用或生僻或华丽的字眼来隐晦表达心曲,却发现自己逐渐忘却了那些最平常的文字,一如忽略了最附近的日常;我雕章琢句,总希望能遇见令自己认可的文字,却又不得不违心接受自己写出的庸常文字,一如直面自己不堪的过往。


我偶或在文字中记录着那一行行过往的痕迹,却又担忧在神伤中顾影自怜,沉沦而不能自拔;我惧怕我的文字变得钝涩而粗粝,却发现自己在逼仄的生活罅隙中,愈发变得心浮气躁。


我时而仰望高天,以为手可攀星辰,却不知天之苍苍,邈远而无所至极;我时而俯视厚地,以为自己冯虚御风,却发现双脚早已悬浮于生活的黑土之上,无所凭依。


我以为我能跃出生活高墙的阻隔,却发现自己嗫嚅难言,只能藏身于墙隅,畏葸不前;我以为我能站在生活岸边冷眼旁观,殊不知生活的河流早已消失在眼角,一刻也不曾为你驻留。


我在生活提供的ABCD四个选项里作答,最后在答卷上自以为是地写了F;我一路上拥有过好多的善意,却也常有意、无意地在错失。


我偶或收到赞誉,却总是深深怀疑自我是否名副其实;我也曾遭遇冷眼,却也只能怀揣微光、默默前行。


我知晓,偏执常常会成为他人嗤之以鼻的谈资,但有时又近乎自负自许而又可笑可叹地坚持;我明白,“所愿”并不一定“如愿”,可我有时心怀狂妄的不甘、荒诞的奢求。


我有时总会觉得百无一用是文字,可我痴痴愚愚、停停写写、亦步亦趋、忐忐忑忑;我偶或怀疑所有、否定一切,却终于明白人生需要有一个让自我相信的支点。


……


可是,我又是哪个我,哪个我才是我。……


需要厌弃故我,才能走向新我吗。……


天幕下的光明与黑暗日复一日地在交替,大地上的阳光与阴影年复一年地在轮换。


或许,故我、新我,皆是自我。昨天的我,未来的我,一直是我,无非是我。


可这样算成长吗。依然故我,是不是意味着从未成长;舍弃故我,就一定意味着成长吗。


生活的答案,从来是无解的。而人总是如此的割裂而可笑,荒唐而真实……我只能偶尔用文字和音乐默默抚平心灵的创伤,寻觅生活的支点。


我只能无奈而固执地劝慰自我,文字是某一段情绪的印痕,每一种真正的文字都是带有情绪的。而风在流动,云在散去,情随事迁,物是人非——时间和生活是愈来愈容易把一些事情渐渐吹散。所以只能偶尔记录自己的一身风尘、一地琐屑、一种痴念……


有些事,需要及时去记住,及时去记录;而有些事,其实无需在意,无需挂怀。


我以为我很重要,其实我并不重要,于大多数人而言。所以需要学会谦逊,学会释怀,学会自我和解。


我以为我不重要,其实我或许很重要,于自己而言。所以需要学会自信,学会坚持,学会自我赋能。


(广州之行,培训所得,印象最深的大约是“记录梳理——反思自省——锲而不舍”、“自我赋能”、“谦逊”、“自洽”、“情煦心和”……)


正文前四段的大半内容写于2024年6月7日上午。而后文两段的写作及整体修改,则几欲放弃。中途断断续续,几度搁笔。最终勉力为之,于2024年9月4日基本卒篇。思绪不定,心浮气躁,最终形成割裂感如此鲜明的文字。


后记仓促写于2024年9月4日——2024年9月7日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