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25考情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考研

作者:材子考研发布时间:2024-10-08

一、考研难度分析

1.高校定位

双一流,材料一流学科,材料学科评估A+

2.综合难度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国科大”,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广州、武汉、兰州、成都)和分布在全国的113个培养单位组成。

截至2022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660名;在学研究生5998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0.3%。由于本科生数量较少以及招收本科生(2014年)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考研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但是中科院的院系在科研实力上绝不逊色于同级别的985大学。并且,在考研日益内卷化的当下,中科院的很多院所只要能过国家线就有很大概率可以上岸。此外,很多同学在复习初期经常受困于择校和地域问题,报考中科院则可免除此类烦恼。因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遍布全国,并且大部分材料专业考的专业课均为825物理化学(乙),大家完全可以根据九月自己的复习情况和想法来选择自己想去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大家寻找资料的时间和择校的压力。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2024年最新公布的数据统计来看,与材料专业相关的招生单位共36个,考试科目的组合有26种,专业课考察825物理化学(乙)的培养单位共有21个,专业课考察898材料专业综合的培养单位共有6个。

国科大复试十分公平,并且非常保护一志愿,性价比极高。每年中科院都要招收海量的调剂考生,从2024年起,除新疆和青海省研究所外,其他所有培养单位的所有专业不再接收报考校外硕士的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国科大的硕士统考考生可以在校内不同培养单位之间调剂。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你能总分和单科超过国家A区线,大概率就是有学上的,极大地减小了大家的复习备考的压力和焦虑。

在生活上,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待遇基本高于其他相同级别的高校,极大地缓解了上学压力。并且,中科院在国内的用人单位中也认可度极高,许多单位与研究所都倾向于招收具有中科院背景的学生。

总之,在考研竞争内卷化的当下,中国科学院大学绝对是你上岸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二、主要招生单位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材料、化学学科,拥有30多个各具特色的研究单元,具体如下:

1、力学研究所:http://www.imech.ac.cn

2、物理研究所:http://www.iop.cas.cn

3、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http://www.sinap.cas.cn

4、近代物理研究所:http://www.impcas.ac.cn

5、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http://www.shenliuedu.com

6、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http://www.xjipc.cas.cn

7、理化技术研究所:http://www.ipc.ac.cn

8、化学研究所:http://www.iccas.ac.cn/

9、广州化学研究所:http://www.gic.ac.cn/

10、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http://www.sioc.ac.cn

11、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http://www.cioc.ac.cn

12、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http://www.gsc.dicp.ac.cn

13、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http://www.licp.cas.cn

14、上海硅酸盐研究所:http://www.sic.ac.cn

15、过程工程研究所:http://www.ipe.cas.cn

16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http://www.sxicc.ac.cn

17、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http://www.fjirsm.ac.cn

18、青海盐湖研究所:http://www.isl.ac.cn

19、化学科学学院:http://chem.ucas.ac.cn

20、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http://cmo.ucas.ac.cn

21、半导体研究所:http://www.semi.ac.cn

22、中丹学院:http://sdc.ucas.ac.cn

23、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http://www.sim.ac.cn

24、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http://www.siom.cas.cn

25、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http://www.opt.ac.cn

26、电工研究所:http://www.iee.ac.cn

27、国家纳米科学中心:http://www.nanoctr.cn

28、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http://www.nimte.ac.cn

29、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http://www.gibh.cas.cn

30、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www.siat.ac.cn

31、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www.qibebt.ac.cn

32、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www.tib.cas.cn 

33、上海高等研究院:http://www.sari.cas.cn/

34、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www.cigit.cas.cn

35、未来技术学院:https://sft.ucas.ac.cn/zh-cn/

36、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http://www.binn.cas.cn/

37、杭州高等研究院:http://hias.ucas.ac.cn/ 

国科大各个院所的考研招生人数以每年一志愿录取加上调剂录取的总数为准,官网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作参考。国科大2024考研的各个院所的复试信息,复试流程,以及一志愿录取人数,调剂录取人数于各个院所官网均有公布,请同学们针对自己所想要报考的院所,在其官网的招生信息栏查询。

详情见:

中国科学院大学:https://www.ucas.ac.cn/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admission.ucas.ac.cn/

三、24年招生录取分析

1.复试通知

此处以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为例,其他招生单位复试流程见各自官网。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硕士研究生2024年招生复试细则

(复试细则详见学院官网)

2.复试流程及竞争分析

复试流程

2024年的复试是线下复试,复试时间是3月中下旬,每年复试所需的材料都差不多。除了通知要求的材料,有些培养单位需要考生制作自我介绍PPT,可以提前准备好。面试从早晨八点开始,大家先集中到一个等候教室报道,按照黑板上所安排的复试顺序依次开始交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及身份信息的验核。接着就在教室等待,一个接一个的去复试的教室。等候期间可以借助等候教室的电脑检查自己的PPT是否播放流畅。面试过程类似于毕业答辩,讲台下坐着满满一屋子的老师。你先针对你的PPT进行讲述,大概7-8分钟,老师再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复试环节大概20分钟。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确定的题目,而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尤其针对课题和实验经历进行灵活发问,问题可能涉及你的本科以及考研的任何一个细节,基本是考察平时的积累。在答辩结束以后,老师会问一些相对生活化的英语问题,难度不会特别大,能流畅开口即可。总体上注重平时积累、综合素质和临场发挥的能力,复试环节公平公正。

复试竞争分析

国科大知名度逐年扩大,报考人数增多,竞争逐渐激烈。但得益于国科大的校内调剂政策,很多一志愿落榜的同学都能调剂到其他不错的培养单位。另外,有些新建的院所或偏远位置的所还存在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因此录取率相对来说比较高。2024年国科大除了新疆与青海之外的研究所均不接受校外调剂,这对于后续考研的同学来说是绝佳的机会去到国科大读研,非常保护一志愿且不看本科院系,录取时按能力排序,一视同仁。

四、历年招生录取分析

1.物理研究所

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等。物理所是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筹建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学物理、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软物质物理、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态理论与计算7个院重点实验室,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微加工实验室2个所级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量子计算研究中心7个研究中心共同构成物理所的研究体系。技术部及各实验室、各研究组的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构成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材料学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98材料专业综合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1 材料工程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固体物理

2.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简称“理化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1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9人。

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为学科背景,以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职责使命的研究机构。重点开展光化学转换和光电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移转化,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源头创新;着力突破非线性光学晶体和全固态激光器件核心关键技术,保持和扩大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致力推进低温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大科学工程和航天工程等重要领域的跨越性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将理化技术研究所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化学/功能材料与技术、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低温科学(工程)与技术、仿生超浸润界面科学与技术、国家安全相关技术、生物基材料与医用技术装备。全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若干研究中心和研究组。

理化所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3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103人,硕士生导师73人,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830人。

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项目多,科研经费充足,实验设备先进,导师力量雄厚,研究生住宿条件优越,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研究生在读期间享有丰厚的奖助学金(硕士研究生约50000元/年,博士研究生约80000元/年,含学业奖学金),此外,还可申请中国科学院各类冠名奖学金。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网址:http://www.ipc.ac.cn/ 

微信公众平台:中科院理化所研究生教育(微信号:ipcyzb)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2材料学、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3.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

化学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首批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首批批准按一级学科(化学)授予学位,2008年获材料学博士授予权,2020年获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化学所现有1个国家研究中心(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分析测试中心;有七个招生专业: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共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2个。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人,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7人,国家、院和所级引进优秀青年人才94人。现有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4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化学所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8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2材料学、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4.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化学、化工研究开发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生物有机、药物合成、有机合成、催化新材料与技术、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精细化工、绿色化学与工艺、功能高分子、生物医用高分子等。研究所于2001年转制为中国科学院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但研究生教育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管理下开展。 成都有机所目前研究生导师4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约160名。本所的研究生培养一贯以狠抓质量为手段,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自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以来,成都有机所培养了多名科学院院士、知名教授、行业精英。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现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工学)共3个博士点,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共3个学术型硕士点和材料与化工共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5.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上下滑动浏览阅读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七十多年来,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我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0年8月,我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我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我所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启动筹建我国能源领域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含11个研究部和1个研究平台。设有9个研究室,设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还设有5个中国科学院院级实验室。另外,我所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我所可以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自建所以来,我所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目前,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9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博士生导师198人,硕士生导师223人。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推免生除外)不能硕博连读,复试后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研究生在读期间享有丰厚的奖助学金(硕士研究生3500-4000元/月,博士研究生5500元/月以上)、补贴及各种冠名奖学金。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6.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于1958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持续科技创新与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工程实验室,2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所级研究单元。在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形成了资源与能源、新材料和生态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目前承担着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攻关课题、基金课题及与企业和地方合作项目。本所是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院士2名,研究生导师185名,在学研究生380余名。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98材料专业综合

7.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科方向,现已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性研究——应用发展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结构陶瓷及复合材料、无机功能陶瓷、人工晶体材料、无机涂层材料、特种玻璃材料、生物与组织工程材料、环保与能源材料、空间材料与工程、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无机材料分析检测与表征等。 我所具有先进的科研条件,大规模的园区建设使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焕然一新;知识创新经费的支持,促进了科研设备的现代化;国家级无机材料测试中心的建立使材料的性能与表征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图书、情报、刊物良好的支撑系统,充分显示了追求信息动态的高效率。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核心学术期刊,并为SCIE收录引用,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计算材料学(英文)》)是中国首个“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 NPJ),被SCI、DOAJ、Scopus等收录。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点和物理化学二级学科培养点,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在岗导师167名,其中博导92名,在学研究生50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94名。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8.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名),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叶渚沛院士倡导下于1958年正式成立,目前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一所从事过程工程科学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本所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致力于物质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转化过程中的流动、传递、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前沿研究。发展过程工程,支撑过程工业,发挥骨干与引领作用。以时空多尺度结构为核心,加强过程强化与系统集成研究,突破过程工业中共性关键问题;从工艺创新、过程量化、工程实施三方面开展工作,创建高效清洁的物质转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工程和工业部门合作,输出集成技术,从而推动我国过程工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

研究所现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以促进重大产出、承担重大任务、培育人才队伍为核心,集中优势力量组建12个研究部,大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所拥有一支20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两院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名,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全所人员33%。截止2022年底,共有在学研究生663人,其中硕士生263人、博士生398人,外国留学生69人。 过程工程所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过程工程所现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学术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材料与化工专业型博士/硕士培养点,资源与环境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型硕士培养点。

过程工程所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拥有完善的大型仪器设备和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图书馆。 2024年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研究生收费的相关规定,同时将大幅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水平确保现行研究生待遇不受影响,还设立了多项研究生奖学金(所长特等奖1万元),奖学金覆盖率高,请大家放心报考。目前博士实发助学金为4880元/月起,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型和专业型)实发助学金为3280元/月起,医疗商业保险全覆盖,此外还向每位硕士研究生提供生均8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向每位博士研究生提供生均13000/年的学业奖学金。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 材料工程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8化工原理

9.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建所以来,山西煤化所以协调解决能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突破制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材料瓶颈为目标,在能源和材料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需求。“十四五”时期,山西煤化所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围绕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炭基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材料、污染物协同控制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个主攻方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引领煤炭绿色低碳与高端炭基材料发展方向,成为我国能源、材料领域创新能力强、影响力大、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截至2022年底,山西煤化所共有在职职工496人。其中科技人员433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8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48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4人,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7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8人。

山西煤化所拥有太原桃南园区、小店园区;拥有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建)、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煤化工技术国际研发中心以及与潞安集团共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单元;中科院(山西省)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石墨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热塑性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院、省级研发单元以及应用催化与绿色化工实验室所级研发单元。山西煤化所主办有《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和《新型炭材料(中英文)》等学术刊物,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47项,国家授权专利865项。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学位授予单位之一。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2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点及1个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所的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75人,在读研究生400余人。

研究所地处太原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住房条件宽松,并配有齐全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和丰富的科技情报资料。我所正式录取的研究生全部享受学业奖学金,硕士8000元/年,博士13000元/年。此外,在学期间还享受助学金,硕士生补助不低于30000元/年,博士生补助不低于45000元/年,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0.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福建物构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院士于1960年创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福建物构所在结构化学基础研究、纳米材料研究、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和晶体高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已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结构化学、新材料与器件集成与应用的综合研究基地,形成一个五中心共进(物质结构研究中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研究中心、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三地布局、科教融合、多学科发展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机构。

福建物构所现设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硕士培养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培养点;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10个二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硕士培养点;电子信息(含控制工程和光电信息工程)、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领域。现有导师23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7人和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6人,在岗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122人。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1.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于1965年在西宁正式成立,是具有多学科特点的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为我国钾肥工业及无机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建所以来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60多项。 研究所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单元,是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锂盐行业分会挂靠单位和会长单位。盐湖资源环境信息中心出版国家核心期刊《盐湖研究》;盐湖化学分析测试部拥有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和中国认证认可国家监督委员会颁发的《资质认定》证书。 现有正式职工270人、客座专家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6人,含正高51人、副高75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59人。有化学、地质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培养点,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以及化学、地质学、材料与化工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化学和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读研究生148人。

我所研究生培养采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三统一”: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统一学位授予;“四融合”院所融合的领导体制、院所融合的师资队伍、院所融合管理制度、院所融合的培养体系;“两段式”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第二、三年在我所进行科研和论文工作。我所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习环境,提供条件优越的带有卫生间的住宿公寓,目前硕士研究生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就读期间助学金为1550元/月,回所后助学金为2300元/月。 2022年,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国科学院批复,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我所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盐湖科技正在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热忱欢迎有志学子到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2.化学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简称化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简称化工学院)、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纳米学院)是国科大的三个主要基础学院,化学与材料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化学一级学科拥有一流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本科教学实验室、研究生教学实验室及分析测试中心共享实验室;还组建了各类专业实验室,如无机材料实验室、表界面分析与薄膜材料实验室、有机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研究实验室、功能分子实验室、化学生物学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实验室、电化学与光化学实验室、有机光功能材料与应用实验室、动态比照增强荧光成像实验室、计算化学实验室、理论化学及分子模拟实验室、纳米及生物表面分析实验室等。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七个教研室,包括:化学工程教研室、化学工艺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生物化工教研室、工业催化教研室、材料化工教研室和化工基础教研室。教研室学科方向的设置,基于化学工程本科、研究生常规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结合课程体系,涵盖了化学工程应用基础前沿研究方向,为“重前沿、重能力、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了四个涵盖纳米科技领域特色的教研室,包括:纳米材料与先进制造教研室、纳米生物与健康教研室、纳米能源教研室、纳米器件与系统教研室,充分结合了纳米科技领域的发展特点和未来国家产业化发展需求,体现了前沿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本学科致力于探讨纳米科学理论体系及学科思想,打造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教师团队,培养纳米科技人才、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

学院拥有完备且先进的分析仪器与设备,如高分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液体/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高分辨液质/气质联用仪、圆二色光谱仪、单晶衍射仪、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及数十台高端常用分析设备,如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气-质联用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含圆偏振荧光和荧光寿命)、凝胶渗透色谱、凝胶成像系统与凝胶电泳仪、元素分析仪等,并有超算服务器及计算机群,为科学研究和课程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学院教师科研成绩显著,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如Nature, Sci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三个学院校部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和管理,学院现有博士研究生89人,硕士研究生72人,留学生4人,共计165人;学院有优秀的管理服务团队,在党建、行政、教学、招生、培养、学生活动、实验室管理等方方面面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2材料学、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3.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12月,是由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作为主承办单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联合共建的科教融合学院。目前承担着中国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相关学科领域二十余个培养单位的近千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北京集中教学阶段的培养工作,以及国科大校本部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领域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全过程培养等工作。学院专业领域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的材料学、光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等十一个二级学科。

学院已建成了一支近两百人的科教融合的专任教师队伍,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光学工程两大学科国家级最高教学水平。学院本部拥有近两千平方米科研实验室;拥有价值640万元的实验仪器、面积400多平方米的研究生教学实验室;拥有约18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面积约620平方米的测试中心;公共实验室提供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承建的国科大金工实习中心于2016年9月正式挂牌,中心采购设备投资近800万元,目前已拥有金属粉料3D打印机、激光加工系统、数控加工中心等工业生产级的先进智能设备,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金工教学任务。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校本部拥有理论物理、无机化学、材料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与化工专业5个博士培养点,拥有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学、光学工程专业7个学术型硕士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专业2个专业硕士培养点。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任教师科研经费充足,先后承担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专任教师的大量科研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 Chem.,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Nano Lett.,ACS Nano,Opt. Lett.,Adv. Mater.,J. Chem. Phys.,Phys. Rev. A/B,J. Appl. Phy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研究生在学期间享有学业奖学金、等级奖学金、三助津贴,硕士生2100元/月,博士生4300元/月。除此以外,学业优秀的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非西部)、地奥奖学金、桥口隆基奖学金和一滕奖学金等。自2008年成立以来,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就业状况良好,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就职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或继续在国内外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2材料学、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4.中丹学院

中丹学院(Sino-Danish Colleg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11年9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r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简称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 中丹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奥尔堡大学、洛斯基勒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以及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通过中丹中心,中丹学院与丹麦八所大学开展高等教育深入合作,探索培养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模式。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采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倡导跨学科思维,鼓励创新意识,博采中丹科教优势资源,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中丹学院实行中丹双导师制、中外教师英语授课、中外学生同班上课的形式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因论文研究需要、经双方导师同意,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申请赴丹麦参加实习、课程学习等交流活动。中丹学院毕业生将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丹麦八所大学之一颁发的双学位。在硕士阶段成绩优异的部分研究生,可申请转为中丹项目博士生。经中丹双方导师推荐,中丹学院优秀博士研究生可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或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资助赴丹麦合作高校联培6个月或以上,开展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中丹学院中方学生学费执行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标准;研究生奖助政策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及相关单位规定一致。欢迎本科学术背景符合项目要求的同学踊跃报考。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J1 纳米科学与技术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5.半导体研究所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建所60多年来,半导体所在我国半导体科技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研制出中国第一只锗晶体管、硅平面晶体管、半导体固体组件;研发出第一根锗单晶、硅单晶、砷化镓单晶;制造出第一台硅单晶炉、区熔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近40项,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半导体所现已发展成为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拥有一支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高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在内的,老、中、青相结合及年龄、知识结构、学科分布合理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现有研究生导师21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9名。 半导体所现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含交叉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学位培养点。 研究所目前在学研究生800余名,博士后在站人员90余名。研究生已经成为半导体所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半导体所实行研究生兼任研究助理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研究生可以直接参与研究所承担的重大课题项目及前沿研究与攻关。

专业代码及名称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Z2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085600 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半导体物理或809固体物理

16.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我所成立于1928年,是我国最早的著名国立技术科学综合性研究所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获得国家级奖励近50项、部委省市级奖励340余项。 我所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改革调整,与时俱进,拓展“材料-器件-系统”创新链,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强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有机交融,深化“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战略,优化科研人才队伍,成为微系统、集成电路、宽带无线通信等优势领域的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我所现有传感技术、集成电路材料、微系统技术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无线传感网与通信、太赫兹固态技术、高端硅基材料三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设有传感技术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太赫兹固态技术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实验室、宽带无线通信实验室、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超导电子学实验室、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2020 X-Lab实验室等九个实验室。同时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极具创新活力的学术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88人、硕士生导师102人。 我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我们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先进的实验平台、良好的生活待遇、充足的研究经费。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6普通物理(乙)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7.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空间激光与时频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

上海光机所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是国内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目前具有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两个一级学科工程博士培养点,具有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近年来,上海光机所牵头国科大光学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和评估工作,并积极参与国科大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学科评估工作,在近期全国学科评估中喜获佳绩,所有参评学科评估结果均为 A+。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2材料学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固体物理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1材料工程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8.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创建于1962年,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现有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谱成像技术、超快诊断技术和空间精密测量技术等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现有在职职工12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先后有5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所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材料物理与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学术型硕士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全职博士生导师76人,硕士生导师211名。在读研究生600余人。

研究所秉持“科教融合、创新实践”的教育理念,依托承担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国家/院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导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光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青年人才。毕业生除部分择优留所外,就业去向包括研究所、高科技企业、高校及境外深造等。毕业生中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多人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所成长为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和企业家。

研究所自2015年来,多名研究生先后赴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巴黎高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英属哥伦比亚、康涅狄格大学、南洋理工等国际一流高校联合培养。 直博生、硕士生两段式培养,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北京)集中教学,论文研究工作在所内开展。研究所地处“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园”核心腹地,交通发达、出行方便、生活便利。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固体物理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19.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纳米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设,2003年12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现有博导96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硕导78余名,是一支年轻而富有生机的科研团队。 国家纳米中心现有7个硕士研究生学科培养点,包括纳米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材料学、生物物理学、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截至目前,国家纳米中心已培养了16届毕业生,毕业生800余名。校友们在学术界有着很好的学术发展,近100名校友获得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以上以上职位,45名校友在双一流高校担任正教授职位。

专业代码及名称:0703J1 纳米科学与技术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2材料学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3普通化学(乙)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1 材料工程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0.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成立于2004年,是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共建的浙江省首家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宁波材料所先后布局了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与生物医学工程4大领域,打造了材料所本部、慈溪园区、前湾园区、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和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园区布局,建成了省部级以上各类平台近40个。

宁波材料所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主线,聚焦磁性功能材料与器件、涉海极端环境使役材料、高性能纤维与结构-功能复合材料三大主攻方向,开展前瞻性、定向性科技攻关,为空天装备、海洋工程、能源动力和光电信息等领域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引领国际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同时全所布局了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绿色化学与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与系统技术、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生物医学材料与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八大研究方向。

目前宁波材料所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机械等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 宁波材料所已构建了完备的科研平台,全方位服务于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海外人才云集,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6人,杰青7人。截止2022年12月获得各类人才计划支持1050人次,其中省部级以上600人次,2020年获批“科技部海外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浙江首家)。研究生在读期间享有丰厚的奖助学金(博士研究生4000-5000元/月,硕士研究生3000-4000元/月),此外,还可申请国家、中国科学院、材料所各类奖学金和企业设立的冠名奖学金。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二级学院,以宁波材料所为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本部具有相同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以小规模、有特色、国际化为办学理念,以科教产融合,多学科交叉、多元化培养为办学方向,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学院已于2022年9月正式运行,致力于培养和输送新材料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复合型科技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24年计划与上海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400名。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 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3普通化学(乙)

21.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与国际、产业接轨的新型国家科研机构,致力于提升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推动建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为使命愿景。深圳先进院的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实践复合型人才、具备高技术水平和企业家精神的领军型人才、具有高尚人格和理想的社会栋梁。通过开放办学,深圳先进院建立了科研和育人交融互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与工业界最紧密的结合和宽广的研究学习领域。通过实现技术平台共享,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深圳先进院将为广大学子提供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土壤、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机会以及在海内外拓宽学术视野的机会,使其享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同时,深圳先进院也将为学子们提供丰富的科研实践、产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在丰富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茁壮成长,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流人才。目前,深圳先进院拥有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以及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3普通化学(乙)

注:2024年集成所总分≥340分、碳中和所总分≥295分

22.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岛生物能源所”)长期致力于生物能源与材料、化石能源、太阳能、氢能、海洋能、储能技术等领域开展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突破领域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青岛能源所拥有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共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青岛能源所共有31个创新研究组,现有双聘院士及顶尖人才专家1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26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专家121人次,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与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和中科院引才计划专家32人次,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专家26人,山东省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16人等。青岛能源所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竞争性科研经费20多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3000余篇,申请专利1500余件。 研究所为在读研究生提供丰厚的日常助学金(硕士年补助不低于4.2万元、博士年补助不低于6.6万元),还设有海内外院士专家、企业等捐赠的多元化奖学金。欢迎广大学子报考研究所,共同为我国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领域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和力量!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5600 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23.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原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重庆研究院下设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所(筹),现有全职职工400余人,导师120余人,在院学习的各类研究生共700余人。重庆研究院以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安全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升级发展等重大需求为牵引,发挥在生态环境、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优势,布局“河库生态智能化技术”和“碳基光电探测器”作为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边缘智能技术”“空间增材制造”“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支撑的长江上游国家级绿色智能技术创新平台,为实现国家战略发挥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5600 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98材料专业综合

24.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 of Nan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简称“纳米学院”)组建于2017年5月,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简称“纳米能源所”)筹建于2012年2月,是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共建的新型科研单元。纳米能源所招生依托纳米学院,纳米能源所聚焦于纳米领域的核心问题和发展方向,以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核心技术为研发目标,在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及纳米发电机等相关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截至2023年,纳米能源所拥有研究骨干人员110人,研究人员多在国际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接受过顶尖的学位教育与科研培训,他们为纳米学院的教育工作增添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的理念。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2 材料学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98材料专业综合

25.杭州高等研究院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杭高院)创办于2019年,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举办的、集科教创产为一体的新型教学科研机构。杭高院在“物理光电”“生命健康”“智能科技”和“生态环境”四大领域建设:基础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数理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光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材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生命学院)、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环境学院、分子医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学院)8个交叉型二级学院,“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杭州)”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平台已落户,通过岗位聘用吸纳包括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262名。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四青、优青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117名。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1 材料工程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26.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科研机构,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核心区,2012年1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成立。2017年3月,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签订了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蛋白质设施和上海光源先后划转至高研院以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划转团队包含了国内最齐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先进光源装置研发与工程建设队伍。围绕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研院积极谋改革、谋创新、谋发展,推进高研院改革发展,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优化科研布局,确立高研院新的发展理念、方向和目标,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目前,高研院以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建设和运行为核心,开展加速器科学、光子科学、能源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撑前沿科学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

蓬勃发展的高研院吸引了一批批来自海内外具有创新活力的科学家。截至目前,我院共计247人次获得30类学术称号或人才项目,其中院士3人、国家“WR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6人、中科院“技术支撑人才”6人、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3人、上海“领军人才”7人、上海“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上海“青年拔尖人才”5人、上海“启明星计划”入选者5人、上海市“浦江人才”9人等。 培育科技人才,是培育中国创新的力量源泉。目前,高研院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博士培养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具备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同时,依托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各类实验室及孵化平台、转移转化公司、联合共建实验室及项目合作企业,高研院为研究生提供先进的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创投实战体验,使研究生真正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介入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既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科学探索的敏锐性和活跃的创新思维。此外,研究生在高研院读研期间享有丰厚的奖助学金和补贴,可申报多种冠名奖学金。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 材料与化工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注:

①分为两栏者,上栏为材料学硕,下栏为材料工程专硕.

②因国科大培养单位众多,未能收录全部材料方向院系名单,如有遗漏,敬请谅解。

五、常见疑问解答

1.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它与培养单位的关系是怎样?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为校训、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研究所、院、台、园、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广州、武汉、兰州、成都)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近年来,国科大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复试分数线如何确定?

国科大所有培养单位(含各研究所和各院系)的所有普通考生(含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区(即A区国家复试分数线)分数线执行。学校不统一划线,各培养单位在不低于国家线的基础上可结合自己的生源状况、学科专业及下达的招生计划自主划线。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制定复试规程、负责通知和组织考生参加复试,并根据各单位招生计划和复试录取等规定要求确定拟录取名单。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在不低于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由国科大根据生源状况和招生计划数自行划定报考国科大考生进入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各研究所、院系依据具体报名和初试成绩情况,结合本单位的学科特点和要求,在不低于国科大复试分数线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具体复试分数线要求和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复试的方式、程序及要求与其他硕士统考考生相同。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由国科大自行划定,由各研究所或院系确定报考本单位该专项计划的考生复试名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3. 第一志愿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想调剂到中国科学院系统内其他相关培养单位,如何调剂?

一志愿考生未达到培养单位复试线但符合教育部复试要求的,以及进入培养单位复试但未被拟录取的,自行联系调剂到其他培养单位或相关高校与科研院所,执行教育部调剂政策,并按照规定办理调剂手续。

所有调剂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进行调剂,在教育部规定的调剂时间内完成调剂程序。

4. 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时是否对本校考生有照顾?

中国科学院大学对所有报考考生一视同仁,没有学校歧视。

PS: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特别少,就是照顾也不会影响太大。

六、考试科目及复习规划

1.参考书目

2.825/619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硕士研究生2024年招生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详见学院官网)

3.复习规划

资料准备:

基本资料: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以及配套的学习指导(第五版,第六版均可)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以及配套的学习指导

沈文霞物理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

物理化学思考题1100例

材子考研纸质版资料(包括知识点总结以及历年真题)

复习规划:

七月前,自己看书自学,过第一遍基础。可以结合如:慕课等视频课来学习。此时不用大量练习。

七八月份:暑假是专业课的黄金时间,每天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开始强化学习。主要结合材子考研的资料以及1100例对知识点进行仔细钻研,然后集中精力来攻克最重要的部分:即南大课本的课后题。一定要把这个课后题完全搞懂,至少做两遍(这个任务开始于暑假,贯穿于整个考研)。基本就可以对整个物 理化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材子的小班课会对整体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也可以帮助大家的理解。

九月,十月:在知识点强化之后,九月就要进入真题阶段。真题阶段可以说是对我们之前基础和强化的一个集大成的检验。通过真题来查缺补漏,结合小班课讲解的真题以及拓展延伸,来进一步复习知识点。同时,九月还要继续完成课后题的内容。

十一月: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跟着材子的六十天冲刺计划。并且反复回顾与复习以前做过的真题与题目。要达到一看到就瞬间浮现思路的程度。

十二月:考前最后二十天。每天保持题目的练习,用材子的模拟卷来继续保持手感,回归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继续回顾错题,跟着小班课的进度全面复盘知识点。放松心态,准备上岸!

总之:考研之路就如同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希望同学们一战成硕,让我们相遇在美丽的雁栖湖畔!

六、我们国科大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选择考研的道路,绝不是因为它一帆风顺,恰恰是因为它充满荆棘。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那个勤奋的你。在中国科学院,这个离科学最近的地方,你一定能够到科学的美;在优美的雁栖湖,你一定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独有的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期待明年在雁栖湖见到那个兼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那个求知的你。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希望大家把这些信息分享给自己的同学。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