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死于1630年,争论到2024年

作者:历史其实挺有趣发布时间:2024-09-13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天启皇帝)

天启元年,明朝辽东十分告急。

后金汗努尔哈赤攻陷辽沈地区,大明君臣坐立难安。

虽然大家都很着急,但是朝廷的日常工作也不能耽误,所以“大计”还是如常举行。

所谓大计,就是明朝考核地方官的一种制度,三年一次,每次地方上的县令都要进京述职,由朝廷统一来考核一下这些地方官的能力和政绩,优秀的提拔,平常的留任,滥竽充数的则当场开除。

这一年的大计,两京一十三省的大小官员们基本上都到齐了,一个叫做袁崇焕的人也在此列,当时,他时任福建绍武县令。

这个大计,它是比较浪费时间的,考核很长时间,考核完了还要等结果,这又得不少时间,别的县令都在京师租了客栈吃茶喝酒等消息,只有袁崇焕,只身匹马,跑到了山海关外考察辽东防线的情况。

辽东的风,刮在人的脸上,是疼的,就像是刀子割一样,可袁崇焕勒马在风中,却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兴奋涌上心头。

袁崇焕前脚从山海关回来,后脚坏消息再次传来,辽西重镇广宁也被后金军给拿下了。

广宁失守之后,明廷再次震动,那时朝廷的大计已经结束,各地县令们纷纷离京,本来打算待一个月也只敢待三五天就赶紧走,不少京官更是预警拉满,大车小辆的把亲人家眷全都送出北京。

袁崇焕当然没走,因为他这趟来,就没打算回去过。

他单枪匹马到山海关巡视勘察的行为,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兵部很快召见了袁崇焕,想要研究一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兵部问了袁崇焕很多问题,而袁崇焕的回答总结起来只有一句:

给我粮食,给我钱,我一个人就可以守住辽东。

很多人没太拿袁崇焕的话当回事儿,直到六年以后。

(努尔哈赤)

天启六年,辽东战场上的明军全线败退,努尔哈赤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指哪儿打哪儿,其实仔细算来,从努尔哈赤遗甲起兵到萨尔浒之战,再到如今的肆虐辽东,他几乎从来就没打过败仗。

这一天,努尔哈赤野心勃勃,又盯上了宁远城。

宁远在山海关外,一百多公里,不算太远,说是城,但是城防非常薄弱,一看就是易攻难守。

很多大臣都持悲观态度,沈阳辽阳那种有重兵驻扎的城池都拿下了,区区宁远,女真人还不是手到擒来,探囊取物?

朝廷里的不少大臣都建议,赶紧收缩兵力,让明军全都退出关外,只守关内就可以了。

袁崇焕这个时候又开始唱反调,他说,如果山海关外丢了,那么关内也守不住,而如果想要把关外守好,就必须全力保护宁远。

一番豪言壮语听来似乎很是鼓舞人心,可在不少人看来,这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举动罢了。

可是,大臣们又错了。

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精兵直扑宁远,而袁崇焕靠着薄弱的城防,靠着不足两万的老弱残兵,不仅守住了宁远城,杀得后金军大败,还用大炮把努尔哈赤本人崩了个重伤不治,没多久就死了。

朝鲜人的史料还记载了袁崇焕对努尔哈赤说过的话:

老将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

纵横天下的你今天输给我,这是你的命,初出茅庐的我击败了你,这是我的命。

宁远之战的胜利让大明朝廷终于意识到,袁崇焕简直是上天派发下来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在那个极度缺乏边将之才的时代。

努尔哈赤死了,君臣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袁崇焕的精神还是高度紧绷,因为他知道,努尔哈赤的接班人皇太极比他父亲难对付一万倍。

作为后金的第二位大汗,皇太极尽管在位十七年之久,但是却很容易被人忽略。

(皇太极)

其实,以作者来看,皇太极无论治军还是治国的水平在古代皇帝中都是超一线的,可以和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这种皇帝相提并论。

不过在袁崇焕的眼里,皇太极不过尔尔,所以袁崇焕敢在崇祯元年(时天启已死,弟朱由检即位)对着皇帝夸下海口:

给我五年时间,我就能平定辽东。

年轻的崇祯皇帝开心极了,他说你如果真能五年时间平定辽东,朕“不吝封侯之赏”,那意思就是,我什么都可以给你。

不过后来根据袁崇焕自己说,所谓五年可平辽,不过是他在安慰皇帝而已,他心里当然想要平定辽东,只是需要多久,他也不知道,他也很迷茫,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五年平辽计划的第一步,不是防守或者进攻,而是除掉毛文龙。

毛文龙是老江湖了,早在天启元年的时候,他就以朝鲜西北部的皮岛为中心,结结实实的封锁了后金的海路。

皮岛这个地方,在鸭绿江口东,西朝鲜湾中,正好处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位置非常的关键。

毛文龙经常袭扰后金,牵制皇太极军事行动,因此他位高权重,还获赐尚方宝剑,可以说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明军力量。

既然不可小觑,就会有人担心久而久之毛文龙不可控制,难以驾驭,崇祯皇帝的多疑性格又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毛文龙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他就一直觉得脖颈后边隐隐发凉。

果然,袁崇焕走马上任,总管辽东,二话没说就把毛文龙给杀掉了。

有意思的是,袁崇焕杀毛文龙,事先没跟任何人商量,崇祯知道袁崇焕把毛文龙砍了,他的反应更有意思,皇帝先是大惊,但是很快下了旨意,说毛文龙是死有余辜。

处死毛文龙的那天,毛文龙曾经向袁崇焕求饶,众将士们也一齐求情,袁崇焕没应允,只是大声说:

今天我杀毛文龙,是为了平定辽东,他日如果我不能平辽,就用我的命来偿还他的命。

掷地有声,谁料一语成谶。

皇太极比较烦,很烦,相当烦,袁崇焕不断加筑的关宁锦防线不仅抵挡住了后金无往不胜的大军,也消耗尽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几年来,皇太极发起过强攻,搞过偷袭,甚至还假意请和,无论他绞尽脑汁想什么办法,总是不能突破一步,宁远兵败,锦州兵败...一连串的失败让皇太极忧心,父亲嘱托给自己的大业要何时才能完成?

(崇祯皇帝)

后来皇太极学明白了,因为他发现人生的道路不仅可以直行,也可以转弯,于是在崇祯二年,他绕过关宁锦防线,改走龙井关和大安口,策马越过长城,直捣遵化,城破,巡抚王元雅自杀殉国。

此时,后金军距离京师已经不到一百五十公里。

后金军的速度很快,袁崇焕的速度也很快,京师如果陷落,那么守辽东也没有太多意义,所以袁崇焕开足马力,竟然率领大军抢先一步抵达了北京城下。

想来看到袁崇焕军中飘扬的辽军旗帜,皇太极恐怕脸都绿了,因为他知道,有袁崇焕在,京师没那么好拿下来,事实诚如此,后金军付出极大代价,战线不能推进一步,连墙皮没摸到。

皇太极攻城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想而知,袁崇焕拼死防御的代价,也一定不低。

对敌作战期间,袁崇焕有几回实在撑不住了,他需要补充,需要给养,需要休息,因此多次请求入城,但是都被拒绝了。

因为,北京城内已经谣言四起。

“杀了袁崇焕,鞑子走一半”,“拿了袁崇焕,大家吃太平宴”

有人说,袁崇焕通敌,有人举报袁崇焕形迹可疑,字字句句,无疑是在往崇祯的心口窝上扎。

京师九门戒严,城门关的紧紧的,舆论裹挟,进退无据,袁崇焕只好只身进京面圣。

只身,就好像他当年只身策马奔山海关外一样。

他进城的方式很特别,城上有人用绳子吊了个篮子,袁崇焕就踏入篮子,蜷缩在里边,然后又被一点点的吊了上去。

不由分说,也不给袁崇焕太多解释的机会,褫职,下狱,收监。

(袁崇焕)

罪名,那简直太多,纵容后金军犯境,擅自杀掉毛文龙,支援不及时,甚至还通敌叛国,而至于这是不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崇祯素来如此,现在他会这样对待袁崇焕,以后他也会这么对待孙传庭。

其实,崇祯最生气的,是袁崇焕说自己五年就可平定辽东,可这才第二年,皇太极就打到了城下。

他感觉被骗了,被骗的同时,最后的幻想也破灭了。

袁崇焕被关了八个月,推到西市处以凌迟,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受不了这样的酷刑,惨叫着死去。

百姓们不明所以,尤其是那些被一路而来的后金军杀掉亲人的百姓们,在朝廷的宣扬下,他们以为袁崇焕是大奸大恶之人,后金军就是袁崇焕给引来的,因此他被千刀万剐绝不过分,大家争相出钱,购买袁崇焕被一片一片割下来的肉,哪怕一块肉要卖一钱银子,也供不应求,很快售罄。

大家生啖其肉,吃完了还要恶狠狠的骂上他几句。

袁崇焕的家属多被流放,其妻没等被官府缉拿流放,便扑通一声投水自尽。

据说袁崇焕死前,曾有遗诗四句,不知真伪,摘录如下: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时间回到万历四十八年,袁崇焕被朝廷任命为福建绍武知县,他秉公执法,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有一次绍武县一户百姓家里着火,袁崇焕竟然亲自爬上屋顶救火,只看他行走高墙如履平地,不慌不急不乱,宛如神人。

底下的孩子们指指点点:

“快看,有个人在天上飞”

参考资料:

《明史》、《明实录》、《三朝辽事实录》、《督师纪略》

梁雅婷.论朱由检性格的形成,对联,2023

张云志.明朝崇祯皇帝的得失.书屋,2022

陆文斌,申莎.偏执型人格障碍下的国破家亡——以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例.西部学刊,2020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