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所有的生命基本上都是从一枚受精卵开始的,然后它还不断地发育出简单的细胞,复杂的细胞,从而孕育出几十亿的细胞,接着再组成各种各样的器官。
最为神奇的是,这些器官都被放置在体内,就像是一座运行极其精密的摆钟一样,控制整个身体的活动。
不仅如此,这种精准的堆砌,精准的运作,精准的功能,让整体有了或简单,或复杂的思维,情绪,记忆等等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些东西让人能感觉得到,却触摸不到,你说神奇不神奇。
所以科学家们一直想要干一件事,能不能人工复刻一下这个过程。
那么今天就围绕着这个问题来说一说。
生物可以从一个极其简单的受精卵,发育成由几十亿细胞组合而成生命体。
甚至有些生物,在成长为一个合格生命体之后,身体的细胞依然会有类似于受精卵一样的功能,比如蚯蚓。
将一条蚯蚓切成两半,会变成两条蚯蚓,当然前提是不要竖着切。
不过也有不受限制,可以随便切,依然可以恢复成完全体的生命存在。
比如在1907年的时候,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位教授,对海绵动物进行了一项研究。
什么是海绵动物呢?
按照书面上的解释,指的是一种多孔滤食性生命体。
这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或者湖泊底部,诞生于五亿七千万年前寒武纪时代的动物,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非常的原始。
它们看起来和动物的特征没有任何的联系,就像是植物一样,只会静静地爬着。
所以在十九世纪之前,海绵动物一直被划归到植物的行列中。
后来通过专门的研究,才发现这些小家伙居然也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甚至连神经系统都有。
而且还会过滤水中的氧气为己所用,把身体里的废弃物进行清除。
经过研究,海绵动物,其实是所有动物最近的共同祖先中最先分化出来的。
如果要画出一棵进化树的话,海绵动物应该是进化树上处于根部的位置。
现在发现的海绵动物就有五千多个,淡水中,海水中,潮汐中,甚至是深海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了解了海绵动物,再来说说实验的事,就更能理解了。
当时这位教授,将海绵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了一个还原。
什么意思呢?
就像是让海绵动物进行了退化,从完整的动物,退化到早期发育的状态中。
一个海绵动物,被还原成数个团块细胞,然后放回到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些团块细胞,又一个个的变成了完整的海绵动物。
神不神奇?
也就意味着海绵细胞,取出一部分细胞,进行去分化的实验操作,然后放回自然界,就又会成长为一个个完整的海绵动物。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完整的海绵细胞,内部的结构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动。
这个现象被写成了论文,收录在了当时的《科学》杂志上了。
在这项研究中,引起科学家们注意的并不是海绵动物的再生,而是生成全新个体的内部结构,居然和原本的海绵动物一样没有什么变动。
简单动物可以有这样的现象,那么复杂动物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现象。
毕竟海绵动物位于进化路上最前端。
科学家们在这条路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到了1960年的时候,美国的一间研究所,有两位教授分别叫威斯和泰勒。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的实验有了进展。
首先他们从鸡胚中,提取出肾脏、肝脏、以及一些皮肤碎屑。
为了实现退化这一步骤,将这些东西进行了打碎处理,然后通过酶消化之后,再进行过滤膜过滤。
最终得到了一些单细胞。
两人又将这些单细胞,移植到了鸡胚绒毛膜的一个排泄囊中进行培养。
就过了九天的时间,将这个实验体进行解剖。
惊喜的一幕出现了,这些移植的单细胞又重新的进行了发育,而且发育出的器官,和体内的器官不论是数量还是生长位置都是一样的。
如今这个细胞的功能被叫做自组装潜能。
说道这里,很多人应该猜到了,这个项目最终会发展成什么了。
这种复杂动物身上可以培养出有序结构脏器的细胞,被叫做种子细胞,而人体的种子细胞又被叫做干细胞。
人体干细胞最先培养出来的是肠道器官,然后是肝脏器官,截止到2017年的时候,从培养皿中长出来的器官也越来越多,比如肺、胃、甲状腺、甚至是人类大脑皮层中脑叶一样的大脑器官都有。
那么这些事,和本文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在培养和认识器官的同时,人类也渐渐的意识到,其实人类身上的器官甚至是结构,并不是动物界中最完美的,甚至还有缺陷。
眼睛。
对于人类来说,几乎90%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的扫描输入到大脑中的。
当然这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一个三维世界,而人的视网膜得到的确是一个没有深度,或者解释为没有立体感的二维画面。
单独拿出来的话,就像照相机拍出的相片一样。
所以人类的眼睛是没有办法将三维世界里的真实情况,完全的呈现在大脑里。
那么为什么人类在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却有立体感呢?
这是因为,人的眼睛完全相同,看一个物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产生了一组有一定深度错落的图片。
这两张图片被大脑加工之后,就变成了具有立体感的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一只眼睛看不到,另一只眼睛能看到,但看到的图像和两只眼看到的图像有着立体感差别的原因。
一只眼看到的图片,经过大脑处理,只能通过阴影,遮蔽物之间的错落来分析图片的立体感。
所以处理出来的图片就要比两只眼差了很多。
其实在生活中,有些人的大脑不具备,或者说欠缺这种分析的能力,就会出现视觉障碍,实质点说就是看东西缺乏立体感的人。
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这些人看到的世界没有深度,存在着很大的视野盲区。
具体表现是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轨迹,总是判断失误。
比如在工作中,将铣刀和工件对准的简单步骤,他做起来就非常的困难,出废品的概率要比一般人大。
或者在打乒乓球的时候,总是判断不出乒乓球的位置。
开车的时候,迎面开过来的车都无法捕捉到,直到开到近距离的时候,才会发现对面有车,所以出事故的频率也是很高的。
这个问题很严重。
那么人类的眼睛为什么不直接进化成可以处理3D图片的能力呢?
自然界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眼睛。
再就是人类的视网膜在视神经的后面,这样的结构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视网膜脱落。
相对于那些视网膜生长在视神经前边的动物来说,却没有这样的烦恼。
因为这样的结构,会让视神经非常容易的拉扯住视网膜。
人类从一百五十万年之前,开始由古猿往直立人的方向进化。
动物的进化有优胜劣汰,那么身体的进化也是如此,按照常用则兴,废用则衰的规律进化。
早期的人类器官多的难以想象,有几十种,随着进化的发生,这些器官退化甚至消失了。
最明显的就是尾巴,人类站立起来,即不需要它保持身体的自立,也不需要它当做工具使用,更不需要它保护其他的器官。
所以目前尾巴消失了,就剩下一块尾骨坠在脊椎的最下端,保留了一个念想。
而脊椎作为进化路上的标志,它成为了一个进化中非常重要的器官。
但现在这条脊椎也遇到了麻烦。
如今全世界有近二十五万人的尾椎受损,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恢复脊椎。
比如干细胞、神经再生技术、高科技外骨骼等等,试图恢复受损的脊椎,但效果都不很理想。
那么有些科学家就对脊椎进行了扩展性的研究。
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脊椎发病甚至是关节发病和进化的深度有很大的关系。
举个例子:马在中新世(注:距今两千三百万年前到五百三十三万年前),脊椎和关节出现问题的概率不到1%。
而进化到上新世(注:距今五百三十万年前到二百五十八万年前)的时候,脊椎和关节出现问题的概率攀升到了2%。
到了更新世(注:距今两百五十八万年前到一万一千七百年前)的时候,这个概率又涨了一节变成了3%。
那么现在呢?变成了恐怖的8%。
这种现象在人类的身上也是一样,患病的概率也变的多了起来。
所以人类虽然是高等动物,身体进化的缺陷也是有的,而且还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