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长江江豚捕食刀鱼!极危动物追着濒危动物咬,自然法则vs人道关怀

作者:中国绿会发布时间:2024-09-17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https://mp.weixin.qq.com/s/KH78K7BP8D4Eh4iRdrzicg

本文共约4600字,阅读约10分钟

近日,一则#极危动物追着濒危动物咬#的新闻报道登上热搜。


图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在江苏靖江,有长江江豚保护志愿者用无人机进行江豚陆基观测时,拍下非常罕见的一幕:一头年幼的长江江豚奋力追捕一条银白色的刀鱼,江中巨浪翻滚,身形娇小的刀鱼拼命躲避,长江江豚则穷追不舍,一番极限拉扯后,刀鱼还是不幸命丧豚口,整个过程也就三四分钟左右。“两头较大的江豚在不远处,训练年幼的江豚捕食。”志愿者解释。


长江江豚捕捉长江刀鱼现场(江苏靖江市长江江豚保护志愿者翟彬 摄)

截图来源:海外网

长江江豚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属于“极危”物种,是目前长江中唯一存活的鲸类物种,处于长江食物链顶端,对反映长江生态有着重要作用。长江刀鱼是江海洄游鱼类,在实施禁渔之前,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长江刀鱼资源急剧衰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对于此次江豚捕食刀鱼事件,网络报道中当地相关部门及志愿者等纷纷认为,这是长江大保护特别是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的明显成效和喜人成果,长江靖江段生态环境逐年向好,鱼类资源明显提升,数量也逐年增加,丰富的鱼类资源给江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近年来的持续调查发现,长江靖江段稳定栖息着两个江豚族群,数量超过40头,分布在上游新桥江段和下游的牧城公园江段。两个族群都有新生个体的出现,数量逐年增加。目前,靖江正持续开展江豚专项监测和保护工作。


长江江豚

长江露脊鼠海豚(英文名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学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sp. asiaeorientalis)通称江豚,又称长江江豚、江猪、黑鼠海豚、黑露脊鼠海豚等,是产自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小型淡水鲸,被称为“长江美人鱼”,于2013年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CR)。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江豚数量约1249头。2023年2月28日,我国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管的工作人员公布了江豚的统计数据,这1249头江豚分别生活在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三个分布区域的数量分别是595头、492头和162头。

 

江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露脊”(Finless),即没有背鳍。长江江豚是全世界唯一已知的江豚淡水种群,主要栖息在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洞庭湖水域。江豚成体全长1.2-1.6m,一般不超过1.8m,体重30-45kg;主要捕食小型鱼类。江豚正常寿命约20-30岁,目前最长的纪录为33岁。

图源:维基百科

江豚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表示国际上禁止有关江豚的商业贸易;于2021年2月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长江污染严重,人类活动频繁导致江豚数量锐减,目前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三年强基础”重点任务实施方案》、《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来助力生态系统恢复和江豚保护;长江沿岸还设立了九处国家和地方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江豚。我国对于长江江豚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就地保护(最重要手段)、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


刀鱼

刀鱼是江海洄游鱼类,在实施禁渔之前,长江口的刀鱼被大量捕捞,一度导致数量急剧减少。全面禁捕之后,长江里的刀鱼,俗称的“江刀”已经全面禁止捕捞。


刀鱼被誉为“长江第一鲜”,鲜美而金贵(曾卖出过每公斤一万多元的高价,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刀鱼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图源:IUCN Red List

刀鱼,学名刀鲚(英文:Japanese grenadier anchovy;学名:Coilia nasus),肉质细嫩,因其银白色的体形狭长似尖刀而得名。刀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种,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溯江逆流而上,在长江干流、支流淡水中产卵生殖;也有的会沿长江进入湖泊,并“定居”在通江湖泊中;还有一部分刀鱼,因多种因素影响,到了近海便不再洄游,在近海就地繁衍生息。洄游到长江干流或支流中产卵的刀鱼,称为“江刀”;“定居”在通江湖泊中的刀鱼,称为“湖刀”;“赖”在近海便不再洄游的刀鱼,则被称为“海刀”。


过度捕捞和长江水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长江刀鱼数量锐减,“江刀”正面临严重的种群危机。并且由于其习性特殊等多种因素交织,很难实现人工规模化养殖刀鱼。为于保护好这一种珍稀的长江野生鱼类,保护长江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从2019年2月1日起,全民禁捕长江刀鱼。


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自古以来,“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便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看似残酷,但却是亿万年来文明和物种得以延续和不断进化、优化的自然选择。就拿#极危动物追着濒危动物咬#来说,长江江豚奋力捕食刀鱼,尽管刀鱼拼命躲避,还是没能幸免于难,在短短的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成为江豚口中餐,这4分钟看似十分短暂,稍纵即逝,但对于刀鱼而言,这一生死决战不可谓不惨烈,乃至失去了生命。对小江豚而言,成功捕食刀鱼意味着独立生存能力的提升和一场生命新征程的开始。自然界中,大鱼吃小鱼,再正常不过。江豚捕食刀鱼,便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真实写照,残酷而无情。


人类作为自然法则的见证者和旁观者,以及有意识能思考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在捕获这样“珍贵”瞬间的时候,往往会有多方面的感受、思考和判断。在感性认识方面,这一场景会自然而然唤起人的同情和怜悯之心——见义勇为,伸张正义,保护弱小动物,几乎是人的本能反应,有些人会情不自禁带入自己的情感,怀着恻隐之心想要去帮助弱势的那一方逃脱追捕;亦或是觉得这是很难得、罕见的场景,很幸运能撞见这一精彩瞬间;理性认识方面,不同身份的人则会根据个人的知识构成、专业素养等综合考虑、分析进而得出较为理性、客观、科学的判断。尽管长江江豚和刀鱼同为十分珍稀的宝贵渔业资源,但综合各方面来分析,人类会认为这是长江靖江段生态环境向好的反映,这也是众多报道所提及的。保护地位上,长江江豚要优先于刀鱼,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面对弱肉强食,人类是否该阻止或干预?

试想这样一幅场景:长江江豚正奋力追捕刀鱼,眼看刀鱼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之际,岸上有人动了恻隐之心,大喝一声(或者采取其他措施紧急干预、阻止其追赶),那么刀鱼可能因此获救,而年幼的正在学习捕食的江豚就会前功尽弃,眼看到嘴的活鱼一下就没了。而若无动于衷,江豚则因此收获了不止美餐一顿还有成功捕食的经验和信心,刀鱼则命丧豚口。


问问自己,如果是你,恰巧碰到长江江豚捕食刀鱼,你会怎么做?救还是不救?(不管是“极危”还是“濒危”,都是活生生的性命呢)


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动物在食物链当中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本就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而人类“猝不及防”的出现和干预,很可能会干扰到动物们自然的活动和进化节律,给动物造成困扰,额外增加动物的能量消耗比如让动物长时间处于游走/游动/警戒状态,进而影响并威胁到物种的生存繁衍。人类基于主观的喜好、一时的恻隐之心引发的善举,可能打乱动物正常的生存活动,往严重了讲,破坏生态平衡。


一般来说,食肉动物捕猎的对象都是群体中的“老弱病残”,这样可以保留“精兵强将”,以此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传播,进而保护了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长江江豚捕食刀鱼看似凶残,但是对整个种群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动态平衡机制,人类活动不能随意去干扰。否则,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毕竟,自然界是一个互联互通、动态平衡的整体,正如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字面意思所示,天地之间,万物一环扣一环,生态才得以维系平衡。


在写这篇文章时,笔者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讲了研究生态水文的一位研究员和一位老师默默守护着试图吞食青蛙的蛇,直到蛇完成吞食过程方才离开的故事。事发地点在西双版纳植物园一条宽阔道路的路中央,一条沃氏过树蛇(Dendrelaphis vogeli,2020年在勐仑发现的蛇类新物种)正在吞食一只黑蹼树蛙(Rhacophorus kio,世界著名的雨林飞蛙)。在一番激烈的无声较量下,这只树蛙最终不幸沦为蛇的盘中餐,很多人前来围观,感叹于自然的残酷与无情。上面提到的研究员和老师在蛇的整个进食过程中一直默默守护着它(以防蛇受到惊吓或者外来的干扰)。


大多数人都同情飞蛙的悲惨遭遇,而文章也从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了这一守护行动:生命就是这样,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故事。蛙的悲惨,正是蛇的幸运。我们可以同情蛙,但也别忘了蛇。文章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以及该守护行动背后所传递的生态敬畏、尊重与守护。文章还提到,自然教育,应当让每个人见证、了解自然与生命残酷的一面。


该文章原文参见:

有机会的话,每个孩子都应该看这个


#极危动物追着濒危动物咬# 这一话题之所以事发后迅速抢占热搜,成为大众关注焦点,笔者猜测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头上戴的帽子“极危”“濒危”,“两危交战”是一大看点,既然交战,总有胜负之分,动物界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无论结局如何,人们都会唏嘘。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次恰巧是保护等级更高(极危)的长江江豚捕食保护等级稍低一级(濒危)的刀鱼,那如果反过来呢?比如在野外撞见濒危动物追着极危动物咬,最后极危动物不幸被咬死,对此人们该持何种态度呢?危急关头,你是否会或者说需要出手相救/干预?毕竟都极危了,其种群已岌岌可危,很快种群数量将要-1.....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野生动物救助

碰见受伤动物,是否该出手相救?


一般情况下,是鼓励救助的,尤其是对于十分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则更需要及时、专业的救助和精心救治。笔者注意到,有报道显示,在2024年8月初,中国绿发会志愿者周翀老师就曾在危急关头从一直流浪猫口中就下了一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北红尾鸲的幼鸟,事发地点在江苏连云港。当他救下这只幼鸟时,鸟儿已经奄奄一息,后来经过一阵歇息(并没有过多的人工干预和救助),鸟儿就自己恢复过来了,后来顺利回归自然。参见文章:“猫口夺命”,成功救助“三有”鸟类北红尾鸲 | 绿会志愿者


当然,回到文章话题:长江江豚捕食刀鱼,是悲剧,亦是喜剧。尽管个人来讲,就单独的个体事件而言,这类事件总会让人产生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而抽离自己,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弱肉强食”的场景在亿万年的演进中已无数次上演,得益于此,种群基因不断优化,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事实上,“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不光存在于自然界,现实中,人类社会也无可避免,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竞争都无可避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总的来说,这一事件,传递了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长江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江豚与长江刀鱼同为受威胁物种,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从侧面反映出长江的鱼类资源有所增长,食物链正在逐渐重建。这无疑是长江十年禁渔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力证明。


但是,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尽管鱼类资源有所增加,但江豚和长江刀鱼的种群数量距离稳定恢复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此外,栖息地破坏、污染等问题仍然威胁着长江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为长江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濒危物种”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屡见不鲜,往往伴随着夸张的标题和耸人听闻的描述。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一定的过度解读。


如果老百姓对于生态学知识的了解相对有限,容易被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所吸引、也容易被误导。


就“江豚捕食长江刀鱼”事件来说,任其自然就好,不要人为干预。自然界中,捕食与被捕食是生物链中的正常环节。人为干预可能会打破生态平衡,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

文 | 田文杰

审 | 绿茵

编辑 | Samantha

读者来稿·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参考资料】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TILKQ60514R9NP.html 
http://www.isenlin.cn/sf_FED7F85C1A954D8EAFA557C64E2EE76C_209_F7A551C0647.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8%B1%9A 
http://www.chinaeol.net/zyzx/sjhjzz/zzlm/lskp/201906/W020190617403418101703.pdf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