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每日专栏发布上限5篇,更多资讯欢迎进群了解。
文章来源: 数字轨道DigitalRail
源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8uZ6AauYdVZmnVEa8N_5Sg
一、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蓝图规划
2020 年,深圳地铁编制完成《深圳地铁数字化蓝图规划报告》和《深圳地铁数字化实施路径规划报告》,形成与集团业务战略强挂钩的数字战略愿景和路线图设计。
“六个一”建设目标:集团一盘棋、安全一张网、建设一张图、运营一张表、服务一条线、管理一块屏
“三步走”实施路径:
Step1:“打基础、补短板、建平台”
Step2:“建体系、聚生态、上应用”
Step3:“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
四大业务体系:轨道建设、轨道运营、站城开发、综合经营
“一三三”路径:统一ICT架构,全业务、全流程、全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资源、数据、应用三重整合。
一个云平台:建设统一城轨云,承载集团通用平台、集成平台及业务应用。目前,云平台已发布虚机373台,部署了34个业务系统,实现信息数据云端共享、安全运行。
三大通用平台:建设大数据、融合通信、BIM三个通用平台,汇聚了28个关键系统数据,实现了集团关键业务指标数据的分析与呈现。融合通信平台接入3万余路视频,通过专线对接市交通运输局视频联网平台。
一个集成平台:通过统一接口提供地理信息、身份认证、移动办公、可视化等服务,实现不同业务系统数据的互通共融,打通业务信息壁垒。
二、建设一张图
完成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采用BIM技术应用,为项目规划、设计、土建施工、站后施工、竣工移交和地铁运营全流程业务赋能,全面监管建设投资、进度、参建单位、安全、质量、人员、设备、绿色施工等情况,实现工程建设监管全局可视可管。
三、运营一张表
运营信息系统以EAM为核心,通过工单主线贯穿运营生产维修活动,并作为智慧运维系统生产主通道,实现设备、物资、作业、安全、人员管理的有机结合。智慧运维将新技术与运营场景融合,结合大数据应用分析,实现多专业智能运维数据融合。
深圳地铁运营已建生产管理类系统:EAM(资产管理系统)、轨行区施工作业管理系统、运营统计分析系统、运营前安全确认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供电工作票管理系统、乘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通过EAM、施工管理和智慧车站等系统建设,努力实现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
(1)深圳地铁运营搭建“5-1-7-1”全方位运营智慧系统架构:
7类关键业务:智慧运维、智慧出行、智慧车站、智慧行车、智慧调度、智慧段厂(场)、智慧经营5个维度统一:统一存储、统一分析、统一传输、统一时空、统一标准
(2)运营智慧系统平台架构:
(3)智慧运维实践成果:
跨专业数据融合。通过车辆、信号、轨道等数据的融合,车辆故障后DCC车厂调度、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获取车辆位置、故障信息、弓网状态、轨道状态等信息,评估列车下线清客,指导司机开展故障应急处理。目前,6、10、11号线已实现跨专业数据融合,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走行部健康管理。通过对轴箱轴承、电机轴承等进行7项信号监测,实现轴承健康状态预警,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同时开展轴承全寿命周期管理。
轨道状态监测。通过对轮轨振动数据采集和分析,可对线路轨道状态进行监测和定位,为钢轨打磨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实现对全网9条线路轨道健康状态进行监测。
车辆360°图像智能检修。已在11号线运用360°图像智能检测系统,采用图像识别和AI技术,对列车外观状态进行异常识别,可替代58%的车辆日常巡检作业,巡检效率提升50%。
车载综合智能检测系统。在电客车上安装了一套车载综合智能检测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完成调试。实现对接触网5大类,隧道4大类,轨道8大类缺陷进行智能识别,提供缺陷多维度分析和线路质量评估。
数字化运维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将EAM系统设备属性信息与BIM模型进行绑定,承载设备设施全寿命期信息,创新工单管理、维修维保管理等业务管理模式,助力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向基于BIM的三维化、数字化、协同化转变。
四、安全一张网
应急指挥系统集成BIM、融合通信、大数据、AI、精准气象等系统,实现应急管理从“现场指挥”到数据实时可视的“远程协同指挥”的转变。安全管理平台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控、盾构施工实时监控三大模块融合一体,实现了工程建设安全风险、隐患、盾构施工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及信息化。
五、管理一块屏
上线OA、财务共享、智能招采、成本大数据、纪检监察、决策分析等智慧系统,基本覆盖集团全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化高度集成。通过直观展示指标,精细化控制成本和进度,为决策支持赋能,提升企业运作协同效率和管理效率,实现1597项管理指标直观展示。
深圳地铁对业务、组织、流程、数据、IT治理等进行全方位调研和梳理,搭建业务体系和ICT技术架构,逐步实现资源整合、数据整合和应用整合。
深圳地铁运营以智慧运维为突破点,全面启动智慧地铁建设,基于5G技术建设统一的无线传输通道,利用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统一存储、统一分析,应用AI、大数据、云计算、BIM、CIM、图像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聚焦运营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实现深圳地铁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