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高考地理大单元一轮复习】——(1)地球与地图

作者:地理学苑游老师发布时间:2024-10-08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其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最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极点。北端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

(3)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习题】

下图为某同学在笔记本绘制的地球形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形状是(   )

A.一个圆形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一个正球体

D.两极鼓,赤道扁的不规则球体

2.下列证据中,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①天宫空间站所拍摄的地球照片

②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③日食时,太阳被遮住部分都呈直线

④海边看远处帆船归来,总是先看到船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地轴和赤道(   )

A.只有地轴是真实存在的

B.都是真实存在的

C.只有赤道是真实存在的

D.都不是真实存在


【习题答案及解析】

1.B    2.C    3.D

【解析】1.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海边看远处帆船归来,总是先看到船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①②④正确,符合题意。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观察日食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③错误。故选C。

3.地轴和赤道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假设出来的轴和线,只存在于地球仪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成的模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在地球仪上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B.图中,A点是北极点,纬度是90°S

C.图中,E点所在的纬线是赤道

D.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应该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

5.关于地球仪上经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

B.地球仪上的经线是一个半圆

C.不同度数的经线长度都一样

D.100°E和100°W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习题答案及解析】

4.B    5.D

【解析】4.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A正确;图中,A点是北极点,纬度是90°N,B错误;图中,E点所在的纬线是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它是赤道,C正确;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应该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D正确。故选B。

5.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A正确;经线是半圆形,B正确;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C正确;100°E与80°W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D错误。故选D。

1.经线与纬线

2.经度和纬度

【习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其位置与图中相吻合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四地(   )

A.甲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甲、乙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丙、丁所在经线长度不等

D.甲比乙、丙、丁的位置更靠西



【习题答案及解析】

1.D    2.D

【解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丁点的经纬度是140°E,0°;由此可判定,北斗—G1卫星位于A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甲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错误;甲、乙不在同一条纬线上,所在纬线长度不相等,B错误;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故丙、丁所在经线长度相等,C错误;甲比乙、丙、丁的位置更靠西,D正确。故选D。

【注意】

①在进行比例尺计算时,要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数字式1∶100 000中的分子与分母单位都是厘米,即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 000厘米(1 000米)。

②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分数)比值的大小,而不是分母或分子的大小。

【习题】

张凯和李明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是同村老乡。他们两人分别绘制了一张图幅大小相同的村庄平面图,结果发现张凯绘制的图中他们两家的距离更近一些。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张凯画图选用的比例尺小

B.李明画图选用的比例尺小

C.两人画图的图例选择不一样

D.两人定的地图方向不一样


【习题答案及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题干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幅大小相同的村庄平面图,由于张凯画图选用的比例尺小,因此绘制的图中他们两家的距离更近一些,而李明画图选用的比例尺较大,绘制的图中他们两家的距离远一些,与选择图例或方向无关。结合题意,故选A项。

1.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类型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密度——等高距一定,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3.等高线的应用

(1)水库和水电站选址: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工程量较小,集水面和库容较大;水电站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注意避开地质断裂地带。

(2)港口选址: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港口淤塞。

(3)公路线和铁路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和地下溶洞区等。

(4)引水路线:引水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5)农业区: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类型,平原多发展种植业,山区多发展采矿业、林业、畜牧业。

(6)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宜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7)判断水文特征:山脊是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4.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地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则该处为陡崖,如下图(单位:米)所示:

【习题】

1.海拔每上升米,气温就会下降C.右侧等高线地形图中,甲山山脚下处的温度为C,那么甲山的山顶的温度为(   )

A.C

B.C

C.C

D.C


【详解】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就会下降 0.6℃。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甲山海拔是1100米,山脚下 H 处的温度为 22℃,H处海拔为0。故甲山的山顶的温度为22-0.6×11=15.4℃,故选B。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B.河流在②处流速最快

C.③地的海拔为175米

 D.图中所示地形为平原


【详解】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读图可得,图中河流大致自东北流向西南,故A错误;图中②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该河段水流最快,故B正确;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③地海拔在50~100米之间,故C错误;图中所示区域地形崎岖,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为丘陵,故D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P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260mB.200mC.150mD.50m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山脊

B.该区域内的陡崖位于山顶的东南方向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①、②两个山坡比较,①的坡度较缓


【习题答案及解析】

3.D    4.D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为等高距,图中等高距为100m,因此P处的海拔小于100m。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4.读图可知,甲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大的地方凸出,为山谷。A错误;有指向标时,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因此该区域内的陡崖位于山顶的东北方向,B错误;乙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小的地方凸,为山脊,甲山谷可能发育成河流,C错误;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D正确。故选D。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确定剖面的方向,画出剖面基线AB。

(2)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制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再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如上图所示,从1点至15点向MN线引垂线。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上1´点至15´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可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问的海拔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剖面图的应用——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习题】

读某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与切线MN对应正确的剖面图是(   )

2.绘制此等高线地形图时,图中高度数据“200”是(   )

A.相对高度

B.相对高差

C.海拔

 D.两地间高度差

3.要将此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100米和200米之间应涂的颜色是(   )

A.蓝色

B.绿色

C.棕色

D.黄色


【习题答案及解析】

1.B    2.C    3.B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为两座山头,山顶高度为海拔200米——300米之间,故B正确;图A山顶海拔低于200米,故A错误;图C只有一座山头,且山顶海拔高度大于300米,故C错误;图D为盆地,故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图中的200米为此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故C正确;相对高度是指两个海拔高度之间的差距,即两地间高度差,故ABD错误。故选C。

3. 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 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 冰川,海拔200米以下为平原,用绿色表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分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①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②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水准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水准。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习题】

把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用闭合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等温线图。下图示意某地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位于(   )

A.北半球夏季

B.北半球冬季

C.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2.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50m

B.210m

C.330m

D.480m

3.假设此区域的主要风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   )

A.A处降水多

B.B处降水多

C.两处降水一样多

D.无法比较

【习题答案及解析】

1.A   2.C   3.A

【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气温自南向北降低,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说明是夏季。所以根据题意选A。

2.读图可知,A地气温20℃,B地气温为22℃,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可知2÷0.6×100≈330米。故根据题意选C。

3.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闭合处,中间气温低,海拔高,是山地,A地处于山地迎风坡,B地处于山地背风坡,所以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故根据题意选A。

Ⅰ东西经度的判读

Ⅱ南北纬度的判读

3.经纬网的判读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注意】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方;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方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解题过程:

4.经纬网的计算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均相等,约为111km。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为

5.“最短航线”

(1)确定“大圆”:常见“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非赤道纬线上两点,北半球大圆劣弧向北凸;南半球大圆劣弧向南凸。

(2)确定“劣弧”:

①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从A到E。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从B到D。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如从A到C。

②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

a.同在北纬

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

b.同在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北方向。

6.定“对称点位置”

(1)关于赤道面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A(40°N,20°W)与D(40°S,160°E)。

【习题】

2021年9月25日晚,某学生从加拿大温哥华乘坐飞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下图为该学生航班航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圳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

A.23°N,114°E

B.23°S,114°E

C.23°N,114°W

D.23°S,114°W

2.该学生航班飞行的大致方向是(   )

A.先向北再向南 

B.先向南再向北

C.先向东再向西

D.先向西再向东

3.飞机出发时温哥华气温为15℃,飞机抵达深圳时气温27℃,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习题答案及解析】

1.A    2.A    3.A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读图可知,深圳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23°N,114°E),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读图可知,该学生航班飞行的大致方向是先向北再向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温哥华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深圳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与地形、海陆位置、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