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涛)12月24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畜牧研究所与北京康普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省首个地方肉牛芯片“豫牛一号”。该芯片不但可用于肉牛全基因组选择育种、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还可用于我省本地肉牛品种遗传特性解析、品种鉴定、资源保护等工作。
我省目前有南阳牛、郏县红牛、夏南牛、皮南牛、德南牛5个肉牛种源,它们具有体躯高大、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肉质细腻等优质特性,蕴藏着宝贵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鉴定和评价手段,这些珍贵的资源难以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传统的肉牛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表型选择,效率低、周期长。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肉牛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从而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
“豫牛一号”的开发是利用5个肉牛种源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中挖掘高检出率、高MAF、基因组均匀分布的SNP位点41580个,同时基于肉牛通用芯片功能位点,将已发表的世界优良牛种与生长、抗病、毛色、饲料转换率等14个性状显著关联的8420个SNP分子标记纳入“豫牛一号”,共计5万个SNP位点。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王二耀说,通过对刚出生小牛的血液或毛囊DNA进行提取,使用“豫牛一号”芯片检测,就可以预测小牛身体的各项潜能。
该芯片研发团队成员、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张子敬介绍,该芯片平均检出率可达99.3%,重复样本分型一致率达99.8%,具有基因组覆盖全面、检测成本低、分型效果好、分型准确率高等特点。
“‘豫牛一号’的开发利用将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原牛、皮南牛、德南牛等新品种选育提升,为我省畜禽种业振兴、破解‘卡脖子’问题提供科技支撑。”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闫祥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