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12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后续将根据实施进展情况按年度例行发布。
截至2024年12月1日,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产出了系列原创性、前沿性、创新性的进展与成果,部分成果已实现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显著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快速发展。
先后上行近两吨科学物资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我国先后组织完成4次载人飞行、3次货运补给、4次飞船返回任务,5个航天员乘组、15人次在轨长期驻留,累计进行10次航天员出舱和多次应用载荷出舱,开展多次舱外维修任务等一系列工作。
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我国共规划了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四大研究领域、32个研究主题。中国空间站已上行近两吨科学物资,下行实验样品近百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300太字节,开展的首批空间科学、应用实验与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在中国人的“太空之家”,一批国际首次的开创性科研成果陆续产出:创下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纪录,国际首次在轨验证主动氢钟技术,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国际上首个建立高通量在轨微生物防控试验平台……
空间站水生生态系统在轨稳定运行
报告从目前已下行样品、取得研究数据、完成在轨实验、获得突出进展的科学与应用项目中,择优遴选了34项代表性科学研究与应用成果,以及多维度、多形式的科普文化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能力水平和创新精神,同时为后续空间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科学机理认知、加速成果转化和取得广阔应用效益总结了有益经验。
太空成果已用于卫星研发
航天器的“油箱”优化,也离不开空间科学实验的数据支撑。“一些航天器需要携带推进剂作为燃料。我们希望弄清楚在微重力环境下,贮箱内的‘油’是怎样流动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康琦形象地解释,受地球重力作用,所有“油”会沉在贮箱底。但在太空,它们更“自由”的分散在贮箱里,气泡也会混杂其中。这种“混编油”可能导致推进剂输送中断,直接影响航天器工作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空间板式贮箱流体形貌演化规律实验持续了近4个月,共进行了39轮、85个工况的实验,找到了微重力环境下不同充液量下液体形貌、气泡合并等规律。康琦说,由此总结出的设计理念,已经在我国多颗卫星的推进系统及板式贮箱设计中应用。目前,这些卫星在轨工况均良好。后续,相关研究还有望助力航天器在轨加注技术的发展。
样品研究解析工作仍在继续
“太空鱼航员”产下的卵、在休眠期完成飞天之旅的线虫、在太空生长的半导体单晶……载人航天工程具备天地往返能力,在轨实验的各类样品,可以在完成实验后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供地面科研人员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
在太空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育的水稻,在返回地面后又回到田间进行大田种植。目前,这批“太空水稻”已繁殖到第三代。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张伟表示,这有力证明了在空间站发育的水稻种子具有活力和繁殖能力,不仅对地面水稻的新品种改良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的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未来,中国空间站还有望迎来新生命——小鼠。张伟介绍,目前,相关实验计划正在推进,重点部署哺乳动物太空孕育,期待实现小鼠在太空的生产。此外,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科研人员正在推进“太空糖水”项目的研究,期待能在轨利用二氧化碳和微生物合成糖水。
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在今后10至15年的运营中,将陆续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和国际合作,广泛凝聚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团队,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中国空间站“全身照”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