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有江苏网友“柠檬”通过社交平台发文:今天套餐到期了,我去改套餐,无意间瞥见,这上面写的用户标签。移动啥意思?
“柠檬”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在用户标签处,用加粗、标红的方式显示着:“非家庭决策人”“敏感用户”。从她晒出的图片来看,疑似为中国移动客户后台,画面显示的是PC端操作页。上述标签内容是显示在“统一支撑平台-前台营销”界面。
在她的评论区,不少网友为她鸣不平:“几乎大型企业都对客户有标签,我标签比你更严重。”也有人科普“用户画像啊”。也有人说:“我希望运营商多给我贴这种标签,这样就不会给我推销产品。”
也有网友表示,从照片显示的环境来看,这应该不是正规的移动营业厅。
12月16日上午,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了江苏移动客服,工作人员登记记者反馈的问题后,在当天晚上给记者回电。工作人员表示:江苏有10多个地级市,需要和具体的市级分公司去核实,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截至12月17日上午发稿,记者暂未接到江苏移动核实到的具体情况。
针对上述新闻事件,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表示,
问题一:运营商给用户贴标签的行为,可能侵犯用户的哪些权益?
运营商给用户贴标签的行为,可能侵犯用户的以下权益:
隐私权:如果运营商未经用户同意,在软件平台上公布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单位、姓名等,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名誉权:如果运营商公布的标签内容负面且不属实,可能构成对当事人名誉权的侵犯。例如,将用户错误地标记为“骚扰电话”或“诈骗电话”,可能会损害用户的名誉和社会评价。
通信自由权利:用户的通信自由和权利也可能受到侵犯,尤其是当标签可能导致用户被错误地拦截或限制通信时。
问题二:用户如果发现企业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该如何维权?
用户如果发现企业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权:
与企业协商:首先,可以尝试与运营商进行协商,表达对个人隐私和权益的关注,并要求删除不恰当或错误的标签。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与企业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提供详细的证据和情况说明,请求消费者协会介入调解。
向行政部门投诉:还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企业的贴标行为,提交相关证据,要求行政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法律途径:如果其他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用户还可以考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用户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购物凭证、通信记录、标签截图等,以证明企业存在侵权行为。
综上所述,用户在发现企业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建议企业在处理用户信息时更加谨慎和透明,尊重用户的隐私和权益。
潇湘晨报记者曾永红 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