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生物活性玻璃促进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连云港容佰新材料发布时间:2024-09-06

生物活性玻璃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慢性难愈性创面俗称溃疡,也称慢性伤口或慢性创面,目前国际伤口愈合学会对于慢性创面的定义和描述尚无统一界定,通常理解为: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的,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的创面。宏观上来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主要是由血管生成不足、神经支配受损以及细胞迁移障碍等造成,包括静脉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压力性溃疡、代谢性溃疡、感染性溃疡、恶性溃疡、放射性溃疡、创伤性溃疡等;微观上,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是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参与并高度协调、相互调控的复杂过程。一方面,免疫细胞异常激活后,大量的炎性因子、蛋白水解酶和活性簇等释放,过度炎症反应使表皮及肉芽无法形成;另一方面,创面因缺血缺,胶原蛋白合成减少,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等的增殖和迁移受限,导致创面迁延不愈。

我国慢性创面患者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以及创伤感染性溃疡是最为常见的,占慢性创面的88%左右。如何尽快促进慢性创面修复,是近年来困扰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目前,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外科清创换药、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等。近十年来,在传统外科清创换药的基础上加用生物活性玻璃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难愈性创面,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研究学者通过细胞、动物及临床试验,发现生物活性玻璃能明显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为主动诱导上皮细胞增殖,并持续性地诱导细胞自身的IV型胶原与EGF的合成,这一创面局部的生物增效作用对创面的快速愈合起了重要作用,且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创面均未发生细菌感染,显示生物活性玻璃具有明显的抑作用;同时,采用的生物活性玻璃化学成分类似于人体内天然存在的无机元素,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生物活性玻璃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的一个新的方向。

生物活性玻璃在压力性溃疡创面中的应用

压力性溃疡创面(简称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国内根据临床表现和发展过程将压疮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及坏死溃疡期。Ⅰ期(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局部软组织受压后,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此期为可逆性改变,只要及时去除诱因,就可恢复。Ⅱ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如继续受压,局部的血液循环得不到及时改善,局部红肿向外浸润、变硬,受压皮肤是紫红色,有小水泡形成,极易破溃。Ⅲ期(浅度疡期)水泡继续扩大,表皮破溃,露出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创面有脓性分泌物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疼痛加剧。Ⅳ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严重者,可向深部和周围组织扩展,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坏死组织呈黑色。如不及时控制感染,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此期需要手术干预治疗。

研究表明生物活性玻璃可显著提高压疮患者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一种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有效方法。Ⅱ~Ⅲ期压疮由于炎症浸润,局部皮肤破溃,创面有渗液渗出,局部应用生物活性玻璃后能有效中和创面的酸性产物,减少渗出,保持创面干燥;同时生物活性玻璃能主动诱导上皮细胞增殖,提高压疮患者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该药在应用过程中,未出现过敏症状,而且愈合后皮肤无明显疤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生物活性玻璃在糖尿病性溃疡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足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生物活性玻璃联合新型敷料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在临床上亦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修复,还能营造相对润的愈合环境,减少感染机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玻璃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敷料组,溃疡愈合速率较传统敷料组明显加快,原因在于:传统敷料的主要缺点是容易使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愈合速度缓慢,且碘伏属于皮肤表面消毒剂,虽有抗菌作用,但已被证实具有细胞毒作用,抑制肉组织生长,愈合速率减慢;新型敷料能营造湿润性的愈合环境,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降低感染机会,同时不会形成干痂,避免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有利于加速伤口愈合;在应用新型敷料的基础上加用生物活性玻璃,其能主动诱导上皮细胞增生,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同时有效地中和创面的酸性渗出物,保持创面不受感染。

总的来说,生物活性玻璃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显著缩短愈合时间:同时,可与新型敷料一起使用,使创面在相对湿性环境中愈合,减少感染。因此生物活性玻璃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生物活性玻璃在烧伤性溃疡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烧伤残余创面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愈合的深度烧伤创面或者由于感染需要对其进行清创、抗感染及植皮等治疗措施的创面。

临床上对于面积较大的残余创面(>5cm),可以通过植皮方法修复创面,效果较好,但多个部位反复出现的小的残余创面,可采用浸浴结合创面局部用药治疗。浸浴治疗能够保证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处湿润无菌的环境,有利于创面的愈合,而生物活性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烧伤患者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因此,采用生物活性玻璃并结合浸浴疗法对烧伤患者的烧伤残余创面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研究学者将生物活性玻璃结合浸浴治疗用于烧伤残余创面,发现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和细菌清除率,并且用药早期减轻创面渗出的作用较为明显,烧伤创面在生物活性玻璃的作用下,愈合加快,修复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生物活性玻璃在放射性溃疡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学研究中心的分级标准,将皮肤急性放射损伤分为5级。

0级:皮肤无变化;

1级:滤泡样暗色红斑或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

2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或中度水肿;

3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

4级:溃疡、出血、坏死。

研究人员将德莫林糊剂用于预防头颈部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现德莫林试验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为100%,但是德莫林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重度放射反应(Ⅲ+Ⅳ级)德莫林组为15%,对照组为47%。该研究表明德莫林虽然不能降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但能显著降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严重程度,大多出现Ⅰ级、Ⅱ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并且损伤反应出现时间晚。将60例3级、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德莫林喷剂,对照组使用湿润烧伤膏,发现放疗停止后20d试验组治愈率(1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且试验组治疗效果更好。

生物活性玻璃在慢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生物活性玻璃在慢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典型病例介绍)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53岁,既往体健,此次因全身多处火焰烧伤2h入院,查体见头面部、颈部、双前臂、双手、双小腿、双足烧伤,面积约 28%,可见大小不一水疱,表皮剥脱后基底红白相间,部分苍白,触痛明显,肢端血运尚可,诊断全身多处烧伤 28%Ⅱ~Ⅲ度。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手术当日于左大腿取自体刃厚皮,厚度0.25mm,大小5.0cmX10.0cm干纱布压迫止血,均匀喷洒德莫林(2g/100cm2),凡士林覆盖后干纱布加压包扎。术后隔日换药,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创面局部渗出、红肿情况,记录最终愈合时间。发现术后第2天,VAS评分6分,创面渗液3分,创面红肿0分;术后第4天,VAS评分6分,创面液2分,创面红肿0分;术后第6天,VAS评分5分,创面渗液2分,创面红肿0分;术后第8天,VAS评分8分,创面渗液1分,创面红肿0分;术后第10天,创面完全上皮化愈合。

综上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可调控参与创面修复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或分泌生长因子,加快创面的上皮化或血管化;在临床上,生物活性玻璃产品能够提高各类慢性创面的愈合,显著缩短愈合时间,改善修复效果。因此,生物活性玻璃在创面修复尤其是对各类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