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打造低碳竞争力,泛能网有套“进化论”

作者:36氪产业创新发布时间:2024-09-14

这是一道属于双碳时代的产业命题。当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不再奏效,数智化、绿色化正在重塑千行百业。而这场变革背后,事关胜负成败的决定性力量,在于两个字——能源。

可以说,谁能掌握驾驭“能”和“碳”的能力,就掌握了未来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市场主动权。同样,这种能碳管理能力,也是对生产力“新”与“质”的现实注解。

政府早前认识到这一点,曾下过一轮先手棋。早在十多年前,政府就着手推广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并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初衷在于,一方面提升企业的能源管理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将能源数据向政府平台上报,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

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一笔笔资金投进去,这类平台却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工厂里、车间内,平台在这边,产线在那边,两张皮,用不起来。

之后十多年的发展,尽管技术层面有所进步,但没有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周期长、部署重,或者纯技术算法能力强但脱离业务实践等问题,仍是传统行业进行数智化转型时的普遍痛点。

基于这样的市场洞察,9月12日泛能网在北京首次召开发布会,带来用能设备边侧智能硬件——能碳智能一体机,并详细解读和现场展示了其在工业印染、暖通与荷光储三大场景下的通用型数智化产品,带来集智能诊断、智能监测、工艺精细化智控、远程升级、寻优收益等于一身的能碳数智化体验。

“新质生产力是破除内卷,带来行业整体提效的一种有利的方式。 泛能网要依托仿真和产业大模型的能力去赋能千行百业,用能源系统一小步的提质增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向前大一步。”谈及泛能网的破“卷”思路,泛能网总裁程路在发布会上如此说道。

补课能碳管理,企业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紧在能源与碳排管理能力上的修炼。

这不仅是因为国家双碳政策的引导,市场“内卷”带来的白热化竞争,资金流转的经营压力,供应链透明化原材料价格等等,给企业生存带来一整套“挑战大礼包”。

除了外抓市场向“开源”要生存外,内抓管理、降耗增效、优化工艺等“节流”之法,此时也成为企业逆势向上的一种竞争力。

不过,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节能降碳手段,例如安装光伏等绿电、更新单个低能耗设备等,实际上过于简单——这种 “大水漫灌”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充满挑战的市场竞争与政策要求。

以浙江一家纺织印染企业的具体实践为例。几年前,该纺织印染企业就在厂区安装了光伏,用上了绿电,也逐步对燃气锅炉设备进行了降耗替换。

但由于不具备对自身能耗水平和用能特征有综合视角下的统筹能力,新设备不仅没有带来降耗、提效等全局优化,反倒与其他设备“格格不入”,协同困难,还时常因触碰到“双控”政策红线而停工限产,造成了不小的财务损失。

这类“转型之痛”随着能碳数智化技术的发展迎来新的解法。

一般而言,无论哪个行业要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第一步,都先要做到全局数据的采集。掌握自身与行业丰富的用能数据与碳排数据,是走向智能化的基础,也是能源传统领域转型的第一阶段——通过物联实现数字化。

采集到设备数据之后,第二步是对全局数据进行分析。实际上,这步往往是企业间的“赛点”。

很多纯技术平台就卡在了这一步。一方面,能源领域的认知壁垒极高,想要“管住”用能,需要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到。

另一方面,以工业为代表的生产过程极其复杂、精细。例如,在不同的工厂和产线,对应的生产工艺、流程细节、设备调试、以及各环节需要的能源供给等要素,都千差万别。工业级体量下,生产过程的多一步、少一步、改一步,都可能引发截然不同的生产结果。

更形象来说,不同的设备、工艺、场景、技术……种种生产细节就像一堆积木块,会衍生出无数种排列组合。相应地,想打通整套系统,去应对真实工业世界里的多样性,复杂难度不言而喻。行业亟需一个具有综合视角的解决方案,而这,正是能源领域有效智能化的关键。

这就需要第三步——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的加持。

一位资深行业专家告诉36氪,如果企业的节能降费的目标是25%,其中通过更换设备可以降低10%到15%,但这属于“低垂的果实”,很难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还有一部分企业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设备系统的调优,也可以带来5%优化效果。

但真正拉开企业之间独有优势的降碳方法,是以打通各个独立设备,统筹全局的数智化能力,为企业带来最后的5%到10%、甚至更高的优化效果。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AI大模型具有显著优势。得益于算法的持续优化与学习,AI系统能够实时分析数据并做出快速响应。例如在设备节能调控上,AI的应用使得调控频率从过去的一天十几次,跃升至每小时数十次。这种高度敏捷的能力,是人工经验和上一代技术都难以达到的水平。

从更长远来说,AI具有持续学习和优化的能力,可以不断发掘出更深层次的节能降耗空间。在长期训练中,AI有能力构建一个自我进化、高度灵活且持续创新的智能生态系统,一个面向全局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为能碳管理带来颠覆性的进化。

程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对能源管理领域来说,AI和产业大模型的应用带来的革新,就好像自动驾驶技术的L1到L4,进化之路尽管曲折,但实际效果是一场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今天我越来越深刻的相信和认知能源加智能、能源加 AI 会去改变我们这个行业。AI和大模型正给人类的能源系统带来巨大变革,能源产业正迎来产业变革的黄金奇点。”程路表示。

管碳,从业务里“磨出”的智能能力

工艺优化“一小步”,却能带来“降费增效”一大步,而这里的“效”,不光是能效的“效”,还是效益的“效”。

上述提及的纺织印染行业为例,一个中等规模的印染厂每年产布量高达2.5亿米,其能源成本为4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热成本占比近50%。由于供能品质不高和管理粗放,导致热损失约为10%,耗费高达200万元人民币。

此外,印染行业生产工艺复杂,管控难度大,该行业平均染布成品率不足90%,造成大量人力、原料、时间和能源的浪费。

追根溯源,泛能网发现,印染行业中的染色这一个环节,尤其是染缸这一个设备,是造成能源浪费的关键症结。

目前行业采用的蒸汽间接加热染液的工艺,一方面通过间接加热并控制蒸汽流量进行染色,带来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造成布料升降温过程与工艺曲线贴合度不高,进而影响到印染良品率。

泛能网此次展示的新产品,精准直击上述行业两大痛点。

染液加热工艺方面,泛能网的解决方案采用加热染液的新工艺,通过分布式的小直燃机对单个染缸进行直接加热并内部循环,避免了热能在长流程中的损耗。据泛能网介绍,这一工艺最高可帮助企业节省天然气能耗20%。

染缸温度控制方面,基于智能的精细化管控,泛能网的解决方案可调用仿真系统中积累的30多种染布工艺,形成基础策略,并将燃烧器的5档燃烧调节方式变为精度高于0.1度的温度控温。基本保持每分钟一度左右的升温精度,使得升温过程完全符合物料染色所需的标准工艺曲线,大大降低了物料浪费。

通过染液加热工艺和染缸温度的智能控制“两板斧”,泛能网的印染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最多20%的能耗,实现5%-10%的良品率的提升——在成本高度敏感的纺织印染行业,这样的能效提升是对竞品的降维打击。

不光是纺织印染行业。泛能网此次发布会还针对公共建筑普遍性需求的暖通场景,推出了暖通智控系统产品。该产品基于端边云⼀体化协同架构,将暖通空调系统的运⾏机理与智控算法深度融合,既能提升供热品质,又带来额外15%节能,同时降低人员、维护及托管运营成本30%左右。

荷光储智慧运营产品,则是面向工商业储能、光储一体化、光储直柔、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多场景的软硬一体智慧运营产品。该产品不仅助力电站运营提效实现少人值守,提升30%~50%人效;还可以优化运行策略,通过荷光储一体化协同控制提升5%~15%的项目综合收益。

在发布会上,泛能网分享了一组数字,不用更换业主原先的光伏储能和用户侧系统,泛能网通过智能运营可以让业主的光伏发电量提升3%到5%,每年可以为一个小型园区带来额外25万元的收益。这样的效率提升是光伏产品技术进步十余年才能达到的水平。

公共建筑、工厂、以及大型园区,三大业态既是碳排放的大户,碳排放占比高,且有着巨大的节能降碳潜力。正因如此,泛能网此次率先从三大业态中选择了三个能耗较高的典型场景:公建暖通、印染和荷光储,并具有针对性地从业务实践中打造出标杆产品,以多年沉淀的经验,助力各企业自身能效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上述三个典型的场景中,能碳智能化均呈现出了强大的减碳潜力。程路在分享中提到,目前整个华东地区5万台染缸,年耗能接近4000 万吨标煤,如果都能通过能碳智能化管理提升20%能效,节省的能源,相当于一个大型钢铁厂的一年的用能水平。

能源行业以其庞大的体量和基础性的地位,构筑了现代社会运作的坚固基座。能源系统一小步的提质增效,会带来社会整体的巨大收益和福祉。这正是能碳智能化真正的意义所在。

“能碳管理的变革不是一家企业所能推动的,泛能网希望行业可以携手,共同助力千行百业走出内卷,走向新质生产力。” 程路在发布会上呼吁道。

产业玩家加速崛起

“趋势很明显,有产业基因的技术服务商更懂业务架构。”上述专家告诉36氪。

在现实中,企业能碳转型一旦深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就不难发现,只要涉及复杂场景和行业认知,往往还需要靠有行业经验的专业服务商去实现。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能碳服务商的技术与业务是“分层”的,导致“技术是技术,业务是业务”,难以做到真正的融合。这一特点反映到产品层面上,就会造成数字化产品只能调优几个能源子系统,无法实现各个能源系统之间的连通和协同。

而有效的数智化的低碳转型必须以产业的应用场景为依托,和用户实际业务深度结合,才能挖掘出真实需求,做到技术与方案的可用性,避免纸上谈兵。

这正是泛能网的优势所在。

不同于大多数脱胎于互联网或者通信运营的能碳服务商,泛能网是少数深植于产业的服务商之一,沉淀有丰富的企业能碳数智化转型经验。

据悉,泛能网是基于新奥集团三十余年能源行业经验和十余年泛能实践积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所打造。截至目前,其累计为中国200多座城市中的9000多个用能方、200多个产业园区提供能碳管理与智慧运维等多维服务。

十余年实践中,泛能网早已跨越过物联数字化阶段和互联互通解决方案组合阶段,并率先迈入到融入AI技术的数智化阶段,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人才和经验等要素,走在了一众对手之前。

把速度做上来,把门槛降下去,把效果显出来。当行业进入到融入AI技术的数智化新阶段,需要有领军企业牵头,进行标准化、规模化、模块化的产品探索,不断拓宽边界。这场发布会的主旋律也再次印证了这样的大势所趋。

泛能网9月12日率先发布的能碳智能一体机,及其适用的暖通、工业印染和荷光储三大典型场景解决方案,无一例外都是全面拥抱AI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可以以端边云一体的架构对设备进行柔性和智能的控制,利用大模型和仿真算法进行以需定供、多维寻优,将节能降碳的潜力挖掘到极致。

当能碳数智化进入竞赛的下半场,充分掌握行业的know-how,并率先拥抱AI数智化技术的服务商,才能迅速拓出一片坦途。

在这场事关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竞赛中,以泛能网为代表的产业玩家成为了敢为人先的领跑者,正加速崛起。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