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考场优分作文选读(1)

作者:柳栖士发布时间:2024-09-09

1.有人有文,有求有问

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人是一种问题求解的动物。“昔者有黄全时代”古希腊哲人与中华圣贤发出的“天问”,而今身处互联网时代之下,ChatGPT横空出世,似乎问题变得可以轻而易举求解。

但我们的问题并不会愈来愈少。首先,我们当明晰当下能快速求解的”问题”并非所有问题,而是偏向于突然的“理性”之问。在人工智能涨潮的季节,不难发现被植入既有程序和既定规则的它们对于科学数学的模型了然于胸,而在面对人文问题之时“不知所云”恰当韦伯所提出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人工智能可以回答事实而明理,却难以理解“价值”而明情。正像哈佛大学所组织的调查中显示的人工智能针对同一个社会问题,在三次解答中说辞相去甚远。应而我们当知晓对于人文问题人路漫漫而修远兮。

因而,我们的问题因人文价值的存在而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因科技繁荣之裹挟而剧增,在史华慈所言的“令人震惊的喧嚣显赫的时代”科技繁荣势不可挡,人文衰落而难减。于当今同质化的时代下,科技的骤长让人过度依附,生活的平面化对个体的生存状态提出更多的问题,纵深纵模就社会广角镜俯瞰互联网时代下道德信念的重塑于理想人格的重铸亦提出众多问题。考研粉发女孩因发色被网暴的悲歌,七岁男孩走秀背后女子自导自演之后的劣迹,花蕾计划的破产,无不昭示着一个后时代的真相,我们对于人文问题的还有很多,恰似指尖之流沙。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问题不能越来越少。对问题的不断提出方能使人类保持人文秉性。马克思所言异化言之凿凿,人类快去了批判性,超起性的向度。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来保持对生命状态乃至人类群体的生存状态的反思,来摆脱小说《阿福》中人类失去“问题”,进而为机器人所替代之境地。我们需要“浮士德”式的”不满足,需要“柏拉图”式的不局限,”需要不断的“问题”来坚守我们的人文秉性。

追本溯源,对“问题”的理解之单面化也就代表了对人类生命维度的单向度;对“问题”的开放理解更好铸就人类文明宏大叙事。罗素曾说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深信不疑。”于面对人工智能给出答案之时,我们一方面当保持审慎,另一方面当一步求疑,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问题的驱动,进而实现聪明人的科技与人文双繁荣,理性与智性共腾飞的新征程。

庄子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千年后这句话依然让人受用。人工智能给了我们很多答案,但我们仍应驾一叶扁舟徜佯于东海,问问日月问问星辰。人工智能给不了我们这些答案,所以,我们一直在问问题的路上,上下求索。

评分:

58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