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周期性变化与 “黑天鹅”预见

作者:复旦《管理视野》发布时间:2024-12-19

人类在自然界的变化中生存与成长,逐渐观察到这些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周期性变化。例如,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中国古人进一步发现了四季中还包含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再比如,人们观察到大海每天潮水有规律地涨落;一些候鸟在冬天向南迁徙,春夏时又返回;树木花草总会在特定的季节发芽开花。

正因为掌握了这些周期性规律,人们能够轻松地预测变化。例如,当春天到来时,燕子就会飞回北方。而这样的预见往往是准确的。

周期性变化就是一种道

在人类社会中,变化是否也有一定的规律呢,尤其是周期性变化?答案是肯定的。以经济增长为例,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yril Juglar)在1862年出版的《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9到10年的周期性波动,这一现象被称为“朱格拉周期”。

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J. Kitchen)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一种约为40个月(即3-4年)的小周期,即基钦周期。

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N.D.Kondratieff)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一个50-60年的周期,后人称之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称长周期。

上述三个不同的周期经过验证,已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周期性规律。后人将其分别称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其中短周期也称为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或景气循环。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两卷本《经济周期》(1939年版)中,对这三种经济周期进行了高度的综合与概括。他认为,尽管这三种周期的划分方法不同,但它们并不矛盾。每个长周期中包含中周期,每个中周期中包含短周期。具体来说,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熊彼特开创性地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相结合。他发现,可以通过三次重大技术革命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长周期。

第一个周期从18世纪至1842年,被称为“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周期从1842年至1897年,被称为“蒸汽与钢铁时期”;

第三个周期从1897年开始,被称为“电气、化学与汽车时期”。

周期性变化实际上是一些现象以定期的、高概率的方式重复出现。人们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抽象归纳,从而发现了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道。

通过把握这种规律或道,人们自然能够对同样现象的下一次出现做出预见。久而久之,这些预见形成了人们的生活经验,积累成知识和判断能力。

同样,在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过程中,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他通过自己在钢铁企业中的科学实验,证明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首先,采用来源于实践的科学工作法,替代陈旧的经验管理工作法;

其次,这种科学工作法是员工可以学习并掌握的,通过员工选拔、培训和开发的科学方法,替代传统的经验学习方法;

最后,他特别强调了激励员工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规则。

虽然这些原理今天看来可能显得简单,但泰勒的发现真正证实了管理活动中存在科学规律,从而开创了人类管理科学规律探索的道路。

既然如此,如今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等技术的重大发展与趋势,是否意味着人类未来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和规律?我们是否可以基于这些技术,预测人类社会、文化、经济和产业等多个方面的未来变化?

黑天鹅存在吗?可以预见吗?

在17世纪之前,欧洲人普遍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并以此作为预见和判断的基础。直到第一只黑天鹅在澳大利亚被发现,这一关于“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才崩溃。这提醒我们,当我们根据已有的认知规律进行预见时,有时可能完全错误。因为人类是有限理性的,整体认知存在局限。

今天我们谈论“黑天鹅事件”,是指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这些事件通常出乎意料,却又可能改变一切。事实上,无论是股市的波动、美国9·11事件的发生、次贷危机、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几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等,都证实了这一点。总会有那么一只“黑天鹅”,是我们无法预见的。

现实与未来总是存在一些小概率事件,尽管我们不知道它们何时发生。这些事件有大有小,较小的可能只影响个人或机构,较大的则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这些事件通常由各种偶然和机缘引发,人类对此尚未能够完全认知,也无法准确预见。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将这种重大事件称为“黑天鹅”。

作者认为,"黑天鹅"事件通常具备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具有意外性;其次,它会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尽管它具有意外性,人类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其发生编造理由,并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事实上,这类事件是不可预见的,至少在当前,人类无法准确预见。

有人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决定某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真正重大事件”)的全部因素,那么这些事件就能被精确预料。这就是通过因果关系,即掌握所有原因来预测未来结果。比如,遥远未来的地震、机器人的发展轨迹,甚至人类的外太空旅行,有人认为只要掌握了所有决定因素,就能精确预见这些事件。然而,做预见的人们真的能掌握所有导致这些结果的因素吗?事实上,这些因素本身也是未来的,也是需要预见的。

"黑天鹅"的逻辑是:你不知道的事情,比你知道的事情更有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通常对历史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不是我们已知或可以预见的东西。股市可能突然崩盘,美国地产泡沫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次贷危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可能使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状态,带来上千亿的损失……事实上,我们每天都被"黑天鹅"事件环绕。即使你足不出户,理解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力也不难。回顾你的生存环境,想一想自你出生以来,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技术变革和发明,它们有多少是你预料到的?再看看你的生活,你的职业选择、与爱人的邂逅,朋友的背叛、暴富或潦倒,股市的涨跌……这些事有多少是按计划发生的?

我认为,面对未来,人类的认知总是捉襟见肘,无法完全预见一切。发展往往是在偶然和必然之间交替进行的,且这个过程是无尽的。因此,有些未来是可以预见的,但有些则无法预料。而那些今天无法预见的事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升也可能会变得可以预测。我以为对未来企业和管理的预见,亦是如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商业知识”(ID:BKfudan),作者:芮明杰,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