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9岁小学生,用AI写书赚2万?”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

作者:远播国际教育发布时间:2024-11-16

一个年仅9岁的男孩,利用AI,出版了一本书?

北京一所实验小学三年级的许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和AI共同完成了一篇七八万字的科幻小说——《AI少年:火星生存大挑战》,如今已经成功出版,还赚了2万元版税

图源 | 豆瓣截图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9岁孩子的书,“可能充满错别字、语病和逻辑混乱”。

这也是编辑拿到书后的第一反应,然而在审稿后,她发现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水准“甚至超过了一些成年作者的水平”。

图源 | 显微故事

一个9岁的孩子,为何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带着疑问,她和小作家聊了聊,才得出结论:书中语言的严谨来自于AI,而满满的想象力和故事性则源自孩子的大脑——两两结合,共同完成了这部科幻小说。

不得不说,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有人甚至预测:人类被AI取代的日子已经不再遥远。

那么问题来了:当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我们鸡娃还有意义吗?面对AI的挑战,怎样才能不被淘汰?

对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先生做出了回答。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彭凯平 | 第七届IEIC大会学生成长主题分享

他强调:人的竞争优势是未来导向,而未来导向就是人类能战胜现在人工智能的唯一出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家长还是用传统的鸡娃模式,那么孩子是很难适应未来的!我们更需要培养孩子的审美感、幸福感、意义感、创造力、沟通力、同理力六大能力,这些才是机器无法取代的能力,也是面向未来的孩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

50%工作将被AI取代!

作为AI时代的“原住民”,这届孩子不可避免地将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部分家长还在努力鸡娃,为孩子的未来职业生涯做铺垫时,咨询公司麦肯锡一份最新的报告显示:

在2030年至2060年间将会有50%的现有职业被AI取代,中点为2045年,而且与之前的估计相比,加速了大约十年。

图源 | 麦肯锡

彭凯平教授指出,大约三年内,就会有很多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技术工作、媒体工作、法律工作、市场研究等高智商、高工资的行业,包括那些简单传播知识、照本宣科的教师,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那么,人类在这个时代有哪些竞争优势?孩子们在未来需要哪些技能和素养以确保不被淘汰?

彭凯平教授引用了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提出的一个观点:人工智能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未来导向能力。这或许是人类进化的优势。

什么意思呢?

2008年,哈佛大学的四位心理学教授发现,人是唯一会做梦的生物——人类即使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大脑仍在消耗将近25%的养分。就像计算机,即使不动它,它也在消耗电能,这被称作“默认模式”

人类也有“默认模式”的神经网络,在这种模式下,大脑同样会消耗养分,那么它在做什么呢?憧憬未来、计划未来、谋略未来。

图源 | pexels

尽管在“默认模式”下,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人类是被未来召唤的生物——这是人类的竞争优势,或许也是人类能够战胜人工智能的唯一出路。不是强调过去,而是憧憬未来。

在传统的工业时代,工匠、工人阶级是工业时代的主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行业、信息行业、新媒体行业是这个时代的主人;到了21世纪,是数字化、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人是谁?是那些创造情感价值、艺术价值的人,是那些动“心”的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彭教授提出了六大未来导向的能力,即:审美感、幸福感、意义感、创造力、沟通力、同理力。这些是目前机器无法取代的能力,也是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

孩子们可以掌握的能力

太多家长忽视了!

那么具体到孩子身上,家长应该从哪里入手培养呢?

彭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理论——“ACE(Aesthetic,Communication, Empathy )。他认为,我们的孩子其实刚出生就具备了审美感、沟通力、同理心三大基本素养,即“孩子们可以掌握的能力”,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消磨了。

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更应该在教育过程关注并呵护这三大能力。

第一大能力,审美感(Aesthetic)。

到现在为止,机器取代不了人类的美感。彭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常务副院长设计的一个唐诗宋词的算法,这个算法可以生产出很多诗词,但有个致命的缺陷:无法像人类那样用一句话概括经典,或在心中想象出一个场景。

以蒋捷的《听雨》为例,人工智能只能进行文字层面的分析。然而,词句背后的意境,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每个人听到这样的词句时,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每个人心中的意象。这些人类创造出来的意境,机器是做不到的。

图源 | pexels

第二大能力,沟通力(Communication)。

机器的沟通能力往往也有所欠缺,很难理解不同情境、具体情况的差别,当我们询问人工智能某个特定的人物,它通常会全网搜集同名同姓的人。然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往往能直接了解背后的指向。

这种复杂的沟通能力,机器是做不到的。

第三大能力,同理心(Empathy)。

在20年前,彭教授还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任教,当时一位IBM的设计师来校访问,他宣称:机器能够取代许多人的工作。对此,彭教授认为:有一项能力是机器肯定无法取代的,那就是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呢?彭教授和IBM的设计师进行了一场实验,双方先一起盯着机器看了三分钟,机器没有任何反应;然后互相盯着对方,不到一分钟,就都无法继续了——这就是同理心,这就是情感,是人类独有的伟大能力。

如何培养“ACE”能力?

更需要家长的参与

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的“ACE”能力?彭教授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美感的培养。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中国的很多问题就是没有美,都是粗制滥造、都是冷漠、都是不动感情。他认为中国社会的变化一定要产生激情,要活出心花怒放,朝气蓬勃的样子。

怎么办呢?蔡元培先生提出来要“美育”。美并不是漂亮,美是产生感情,美是产生冲动,美是产生想象,美是产生创造。

美育是一种天赋,它在孩子们身上自然存在,对美的追求、爱好和向往是他们的天性。因此,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利用这种天性。

图源 | pexels

在培养美感方面,彭教授曾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人类美感的中心主要有两个方面:艺术美和自然美。许多人误以为对美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观念通常只适用于对自然美的判断,即对事物外表的漂亮与否的评价。然而,艺术的美、创造的美是需要学习、教育、培养的。

如何把美的能力培养起来呢?1981年,哈佛大学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休伯尔和维泽尔探索了视觉大脑皮层的结构,发现人类的视觉系统不仅是眼睛,所有看到的东西要经过视交叉神经通道进入大脑前额叶,才能真正看见——这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慧眼禅心”,也叫作“观”或者叫“又见”,任何时候如果没有用心去看的话,我们是看不见“美”的。

因此,家长们应该陪伴孩子一起欣赏人类之美、社会之美、文化之美、知识之美以及生活之美。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感受需要用心去体验和创造。

第二,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基本能力,研究表明,儿童在两岁半时便开始展现出这种能力。同理心不同于同情或共情,它是指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

同理心是一种关键的社会生存技能,它关乎合作、沟通和表达。人类社会生活要求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意愿、行动和表情。在教育领域,同理心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导毫无共鸣,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乃至和平与战争的解决,都需要同理心的参与。

图源 | pexels

1995年,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Rizzolatti教授做出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发现:人类大脑前额叶中存在一种名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元群体。这种神经元之所以被称为“镜像”,是因为当我们观察他人执行某项动作时,我们的大脑会像自己执行该动作一样产生相同的神经元放电。镜像神经元对于阅读、沟通、交流、模仿和学习等活动至关重要。

第三,沟通力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发现,沟通的本质并不是词汇的表达,很多时候是心心相印的感觉。在人际交流中,仅有7%的信息是通过词汇决定的,而绝大多数是通过非言语线索传递的,如对对方的理解、同情和同理心,这些才是沟通中更为关键的元素。

例如,当一个男孩追求一个女孩,女孩最终回复说“你是一个好人”,这句话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词汇本身,而是取决于说话人的意图、语境、语气和对象。因此,我们了解到,用心沟通才是沟通的关键,而非华丽的辞藻。

图源 | pexels

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与孩子进行日常的闲聊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人类学家哈特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发现智商高的孩子与智商低的孩子在三年内掌握的词汇量有约3000万的差异,这导致了40分的智商差别,于是他们以为人类的智商差异是由词汇量的不同引起的。

但最近的研究,特别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脑科学研究发现,不是词汇量,不是读多少书,看多少字,而是父母亲、孩子词汇的使用、沟通、交流的不同才导致了这种差异,所以陪孩子闲聊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知识和智慧创造的方法,不是背题目、背唐诗,而是和他一起读。

提高沟通能力,父母一定要花时间,一定要多去赞扬,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种非言语的沟通,能够察言观色,能理解同情,这种能力非常重要。

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人工智能时代,理解他人、沟通交流、创造想象,这可能是孩子们能够脱颖而出,战无不胜的安身立命之道。

人工智能时代

孩子的教育之路如何规划?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