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厦大的她,潜入1866米深海!

作者:金台资讯发布时间:2024-10-08

历时8小时,1866米的深海探险,探寻着冷水珊瑚的踪迹……不久前,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焦念志院士团队副教授孟雅冰,在参加由同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联合组织的“探索二号”航次TS2-38-9科考任务期间,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加瓜海脊海底1866米。

在此次任务中,孟雅冰与同行科学家们紧密合作,开展了多项海底样品采集和科学观测工作,为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样品和数据支持。

下潜前,孟雅冰与“深海勇士”号合影

“深海勇士”号潜水器下水

8月27日8:50,“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开始执行第734次下潜任务。这是“深海勇士”号的常规下潜任务,但对孟雅冰而言,却是她的首次深潜经历。

随着潜水器的注水下沉,周围一片安静,只有水声通信系统发出规律性的声响。随着下潜的进行,舷窗外的颜色从湛蓝逐渐变为深蓝,直至彻底融入深邃的黑暗。

驾驶舱内的空间并不大,能容纳三人。为确保深潜任务的安全与高效,成员们各司其职,并在正式下潜前接受了系统的培训。作为此次下潜的科学家,孟雅冰坐在右舷,负责操作云台录像功能、实时记录水下作业情况并确认海底生物样品的采集。主驾驶负责潜水器运行、机械手采样及周边环境观察;副驾驶则坐在左舷,负责生命支持系统,并与水面保障系统进行通信,协助主驾驶操作潜水器。

45分钟后,潜水器按计划准时坐底在1850.3米,扬起海底表层的沉积物。依靠潜水器的强力灯光照射,孟雅冰第一次亲眼目睹这片深邃而神秘的深海世界。尽管海底生物并不多,但眼前的景象依然令她感到新奇:在完全没有光亮的深海之中,偶尔出现的生物打破了原本的寂静,“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潜水器舱窗外采样篮

海雪(白色絮状物)、海绵、珊瑚及岩石

此次深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海底岩石、沉积物、冷水珊瑚和海水样品,旨在揭示加瓜海脊的地质演变及生态系统变化。

借助潜水器的灯光和高清摄像设备,孟雅冰仔细观察海底地形,寻找冷水珊瑚的生长轨迹。她说:“发现需要采集的珊瑚样品后,我们需要同时记录水流方向、珊瑚朝向等环境参数,然后使用机械臂小心采集样品,尽量避免破坏珊瑚的自然结构。通过观察和记录冷水珊瑚的分布及生长形态,我们能够更深入理解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同演化。”

深海环境的严苛给冷水珊瑚的采集工作带来了挑战。但当团队齐心协力成功采集到冷水珊瑚的那一刻,成就感和使命感瞬间涌上了每个人的心头。

在整个过程中,孟雅冰使用4K摄影和云台录像,完整记录了珊瑚采集的每一个操作细节。这些影像资料为后续实验分析提供了宝贵数据,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

采集单鞭状大型竹节柳珊瑚样品

白色分枝状大型竹节柳珊瑚

9月12日,科考船顺利靠岸。回顾整个航程,孟雅冰依然清晰记得台风“摩羯”过后的那次夜潜作业。当时,尽管风暴已经过去,但夜晚海况依然严峻,“摩羯”的余威仍然能掀起6米高的巨浪。在收放潜水器时,护潜小艇在汹涌的浪涛中上下颠簸,蛙人和水手在海浪上沉浮,齐心协力下,“深海勇士”号成功完成了夜潜任务。

“这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深海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挑战,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肩负的科研使命。正是面对挑战时的坚持与协作,推动了科学探索的不断前行。”孟雅冰感叹道。

潜器回收

此次科考航次由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组织,汇集了来自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的优秀科研人员。在近一个月的航程中,跨学科、跨机构的科学家们不仅多次合作共同开展深潜任务,还在每日的科学例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进展和见解。

此次科考任务与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领衔发起的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紧密相关,特别是在深海碳汇潜力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任务为我们提供了在深海环境下进行实地验证的机会。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将进一步推进ONCE的全球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孟雅冰说。

孟雅冰正在过滤水样

2023年,孟雅冰加入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成为焦念志院士团队的一员,专注于污水处理与海洋碳汇研究,为海洋碳汇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加入厦大,是我实现科研理想的重要一步。”对孟雅冰来说,ONCE计划与她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厦大独特的科研资源与合作机会更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缓解海洋酸化,还希望通过这一方法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探索可持续的海洋负排放途径。”孟雅冰介绍道。

去年,孟雅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正式启动了围绕“海洋碱化与碳汇关系”的深入研究。该项目聚焦提高海洋碱度对微生物群落及碳循环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与实地采样相结合,旨在揭示海洋碱化条件下微生物在碳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文/穆妮拉 图/厦门大学)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