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6日电(记者许婧)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联合学校相关部门15日举办“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邀请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城市与区域学科发展的三大主题:“数智时代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世界大变局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展开报告和讨论,旨在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与区域科学知识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开幕式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介绍了数智化时代和世界大变局时代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前瞻举措。他回顾了财经研究所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显著成就,并对变革时代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领先态势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元春强调,本次论坛旨在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为达成更广泛的学术共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积淀有益的学术能量。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刘秉镰教授作了主题为“面向数智时代区域经济研究”的引导性发言,从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入手,解析了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下的区域经济学科发展新方向。刘秉镰指出,要从国家的重大需求来看学科发展,把创新理论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数智时代下,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应重点关注区域创新理论中的技术进步与企业理论变化、创新要素的重构与空间布局,以及数字经济引发的区域创新空间形态和知识溢出变化。
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彭震伟以“数智时代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及研究”为主题进行演讲。彭震伟强调,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产业和社会形态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城市和区域不再孤立发展,通过创新网络和合作平台与其他城市和区域互联互通,共享技术、资金、知识等资源。此外,与传统时代相比,数智时代的核心发展要素转向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服务,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区域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资源禀赋、交通网络、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等物理性要素转向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信息流动性、人才吸引力等软实力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教授指出,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学科建设迎来范式转型,阐释了数字技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三个方面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数字技术对人才培养带来技能要求、工作方式、教育方式的转变,对于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如今面临着多学科交叉能力师资不足、高质量的教学线上教学质量不确定、数字伦理教育缺乏等诸多挑战。朱旭峰指出,数字技术发展要求学科建设引入新思想、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实现社会科学向西方国家的弯道超车。
统计学者、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许宪春作了题为《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与四季度展望》的发言。他从生产、需求、收入和价格四个角度对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四季度经济走势进行展望。他表示,随着增量政策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提升,经济增速有望企稳回升,达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望回升,接触型服务业增加值可能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有望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也有望回升,企业利润降幅可能收窄。此外,CPI有望延续前三季度低位回升态势,PPI降幅也将逐步缩小。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耀彬带来了名为《新发展阶段“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的主题报告。刘教授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目标。目标要求大力培育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确保发展成果能够公平惠及全民。为此,刘教授提出了“优势互补”与”高质量发展”二元联动的概念,高质量发展为区域优势互补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优势互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动力来源。他认为推动我国中部地区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张可云教授以“大变局下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为题做主题报告。基于人格理论框架提出区格理论框架,张可云认为区格由资源禀赋、外部环境和发展路径所构成。对于城市与区域科学的方法论,应该将经济学帝国主义与地理学帝国主义相结合,利用地理学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城市和区域问题;对于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研究逻辑,应该包括“三对照”与“三并存”。最后,张教授认为要坚决反对“唯模型”的分析工具,未来的模型必将被大数据分析所取代。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国平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我国区域差异较大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李国平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需构建独特的理论框架,一是从制度层面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在空间关系上要寻求效率和公平;三是动力上强调从禀赋驱动到集聚驱动再到创新驱动,在机制上通过市场化、全球化、地方化和一体化来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以“建设‘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应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为题作主题报告。吴传清从“生产要素”新变化、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术概念”和“地方自组织的产业经济”三个方面强调建设“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吴传清认为,数据要素和绿色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学科建设应总结、提炼、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术概念”,关注“地方自组织的产业经济”,强化地方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积极发展地理临近型产业集群与虚拟产业集群。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以“以创新街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他从全球经济下行的状况谈起,阐述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现状,呼唤政府“新招”,探讨城市街区可否作出贡献,成为要素重新组合的新空间,并以中国创新街区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南京“硅巷”的发展历程和实际成效;他认为政府部门在建设创新街区大有可为,并据此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以“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赵志荣指出,优化资源配置与政府间协调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提升至关重要。在谈到基础设施投融资时,赵教授强调绿色与可持续投资是未来研究的核心方向,并呼吁学界加强对绿色投资模式的探索,以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赵教授总结道,当前中国正面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机遇,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姜玲以“推动面向城乡融合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为题做主题报告,报告从“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城乡融合发展”“回应城乡融合需求的城市与区域科学知识体系”“重视城市与区域科学的决策功能发挥”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科学决策要更加重视城乡融合各领域政策协同作用,加强对政策效果和治理效能的关注和评估研究。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关美宝教授以“特大城市群空间地理智能”为题做主题报告,提出香港应通过加强与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打造完善可持续的科创生态链。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耿献辉教授以“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与城市区域科学学科融合,推动城乡协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题作主题报告。耿教授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城市区域科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与实践路径,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学科融合对城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享了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教授围绕新时代城市建设与区域科学学科发展提出了三个认识和一个建议。曾刚教授进一步提出,在新时代,需要加强融合与结网。第一,推动不同领域如经济、自然、社会等方面融合;第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如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深度融合。结网则需加强平台建设,开展有组织的研究活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教授以“智能化技术革命对区域经济理论变革的挑战”为题作主题报告。刘志彪院长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智能化技术要求区域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多方面创新,深入研究数据流动、虚拟空间的作用以及高技能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同时关注如何通过政策调控实现更平衡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刘乃全深入探讨了数字智能下城市和学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学科发展依托城市与区域等核心观点。他鼓励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共同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迎来40周年庆典的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是学校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多年来集研究生学位教育与科研于一体,是学校应用经济学的支柱学院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平台。学院下设多个智库,包括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城乡发展研究院等。形成了“基础科研与社会服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多年来,财经研究所积极参与浦东开发开放、 上海历次发展战略大讨论,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不断建言献策,培养了大批人才,科研成果卓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