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听父母的话,才越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空间 。
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然要回报,但这并不了意味着他们也要参与到你的人生决策中来。
这个决策,包括事业,婚姻,社交等等。你往后人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和原生家庭做切割。
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这个时代的独特环境与命题。
父母那一代的观念,那时候起作用的建议,放在现在你的时代,很可能起到反效果。
这和经营企业是一个道理。
在企业经营中有个重要原则,当我们给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第一步一定是看这个企业所在的社会大环境。
包括相关产业政策,国际国内的经济趋势,上下游的资源牵扯,市场竞争格局等等,最后才把焦点缩放回企业本身。
从宏观到中观,慢慢缩小到微观,而不是一上来就分析企业的产品。
就像许多在90年代火遍全国的商品,到了21世纪却销声匿迹,就是这个原因。
企业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及时跟进外面世界的变化,还在闭门造车吃老本,这才导致了最后的衰落。
这个道理放在我们的个人事业和赚钱上,同样适用。
父母的观念,建议,是他们过去人生几十年的总结,带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印记。
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的进步,这些旧观念也在慢慢进化。
只是很可惜,大多数父母的思想并没有跟上这些变化。
说个比喻,你就像一个诞生在21世纪互联网浪潮下的初创企业,每天接触的都是新媒体,智能AI,电商直播,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八九十年代父辈们下海经商的那些经验,绝大多数已不适合你这个时代面临的变化和挑战。
但这并不怪他们。
自从有了你,父母把最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放在了对你的培养上,反而忽视了自身认知和格局的成长,对此还是要心怀感恩。
可同时你也要有清楚的认知,那就是父母的建议什么时候要听,什么时候不要听,听多少,要有自己的判断。
孝顺父母,和听父母的话,是两回事。
这才是我说的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首选,无论何时都要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当妈宝爸宝。你可以把父母的建议当作参考,但不要当作指示。
同时,自己做的人生决策自己承担全部后果,而不是出了事就让父母帮自己兜底,更何况很多时候他们也兜不了底。
比如很多父母思想都偏保守,在生活中勤俭节约惯了,做什么都不敢有大的投资。
可这个投资也分具体投资什么东西,对不对?
那种披着赌博外衣的“投资”,当然不能碰,但投资自己的工作经验,财富认知,新技能成长,就值得你花钱。
这时你的判断就很重要。
你能不能对一个“投资项目”做全盘了解,去搜集信息和案例,去伪存真,梳理出这个项目的底层逻辑,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再比如,父母会告诉你在单位要和人搞好关系,处世要圆滑。
但这一套对60后70后的人也许有用,以后可未必。
如今许多企业的管理层渐渐变成了80后90后,这些人早就厌倦了过去老一派的作风,只是以前大家都是小卡拉米,没有话语权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小鱼小虾逐渐在各个行业都成为中流砥柱,意识形态相应也会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崇尚组织扁平化,大家更注重效率而非人情,更看重结果而不是关系,宁可不会喝酒但要能够一起搞钱。
如果还用上一辈的那一套方法来处世,见谁都称兄道弟的,可能在企业里都活不过3个月。
更不要说有的父母,不仅不能成为孩子的港湾,反而还会成为子女人生道路上的大雷,所以他们的话就更不能听了。
比如什么父债子还,什么原生家庭人均吸血鬼,每天这些社会新闻都在提醒我们,亲情也分人,对于有的人来说亲情是滋养,对于有的人而言亲情是黑洞。
所以结论显而易见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经验,是财富,是资源,是在这个残酷社会下的所有生存技巧。
而你要做出的核心判断是,这些东西什么时候会过时,为什么会过时,哪些已经过时了,哪些还在苟延残喘,以及过时了以后接下来接替的东西会是什么?
搞清楚这些以后怎么办?
尽可能去抢占核心的生态位,在这个东西已经过时的时候赶紧去恶补新知识,在这个东西快要过时的时候提前去布局新出路,在这个东西还没有过时的时候多去找一些替补的选择。
如何去做?
每天孜孜不倦地阅读,去搜集信息,去小成本试错,去接触同龄人真正在搞的东西,别再看油腻大叔大姐教你的人生处事原则。
什么服从性测试,什么揣摩领导的意思,过时了,别玩了,闭嘴吧。
只有当你接触的新鲜信息多了,实践的经验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专属于你的判断体系。
而你一旦有了自我判断体系的雏形,就不会轻易被别人影响,从而迈出成长独立的第一步。
往后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在给这个体系查漏补缺,增砖添瓦,而不是把别人的体系生搬硬套挪到自己身上。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