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2024十大爆款车出炉,比亚迪占了一半,智能化还只是小众需求

作者:电车通发布时间:2024-12-18

2024 年的汽车市场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众多新款汽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亮相,究竟哪款车型能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爆款?

为此,电车通根据乘联会及厂商公开数据,统计了中国地区销量前十的车型:与2023年相比,榜单上的选手变化不大,海豚、长安CS75Plus退位,宋Pro与宏光MINI EV上位,其中前十名一共有7辆新能源车,3辆燃油车,燃油车退出销量榜只是时间问题。同时,前十名中比亚迪独占5席,再一次霸榜。

第一名(480458辆):比亚迪秦Plus,常态化夺冠

11月,秦PLUS热销3.6万辆,在家轿领域断层领先,提前锁定锁定年度销冠。近一年,比亚迪秦PLUS累计销量已达480458辆,位列A级轿车销量榜首,提前锁定2024年度家轿销量冠军。秦王扫六合,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图源:比亚迪

2022年9月,秦PLUS首次夺得月度A轿销冠。从此,秦PLUS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随后陆续拿下家轿销冠、轿车销冠、全品类汽车销冠,并在2023年摘得“年度家轿销冠”,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家轿。在2024年,秦PLUS的表现依旧强势,以全新的荣耀版车型,798的价格引爆市场价格战,“常态化夺冠”成为了秦Plus的标签 。

第二名(478483辆):特斯拉Model Y,全球最畅销车型

2024年,自主品牌集体“围剿”特斯拉Model Y,但一年下来,Model Y依旧是销量最高的新能源SUV。月销量基本稳定在3万以上,近几月甚至超过4万,也就比亚迪秦PLUS能和特斯拉比销量了。值得一提的是,Model Y在2023年全球销量超越了丰田的卡罗拉,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乘用车。

图源:特斯拉

如此销量,只因为它叫特斯拉,作为电车引领者身份,其市场保有量大,而且还保值,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特斯拉Model Y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名(445851辆):比亚迪海鸥,A00级天花板

根据比亚迪官方数据,海鸥11月热销56459辆,达成连续2个月销量破5万辆的成就并创下销量新高。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经突破70万辆。

图源:比亚迪

海鸥能成功不奇怪,A00级市场空间并不小,在海鸥出现之前,市场缺少一款真正的精品车。受限于价格,厂家在设计A00级车型时,往往外观、舒适、性能、智能、安全等配置无法兼顾,而海鸥在保证车辆的配置和体验基础上将成本做到了极致,真正实现了6万级的全能小车。

第四名(422592辆):比亚迪宋Plus,中国首超百万的新能源SUV

从销量分布上看,比亚迪有着众多的销冠车型,其中不得不提的肯定是比亚迪宋家族,尤其是宋PLUS这款车,宋 PLUS 11月热销55105辆,创下24年的销量记录,长期霸榜新能源SUV领域,并且也是中国品牌首款销量超过百万的新能源SUV。

图源:比亚迪

宋PLUS这款车可以说是为比亚迪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2021年宋PLUS刚发布时,百公里亏电油耗仅需4.4L,要是在充电方便的情况下使用成本更低,并且满油满电的情况下最大综合续航能超过1100公里,这对当时的同级别竞品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早期由于产能问题一直落后于其他SUV,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验证之后,销量直接迎来了腾飞。

第五名(353508辆):轩逸,燃油车最后的余晖

作为马路三大妈之一的轩逸,虽然在网络上一直遭受诟病,但是其在2024年的销量着实不俗,即使同比有所下降,仍然夺得了A级燃油轿车年度销量榜首的位置。

图源:东风日产

其实轩逸这款车在产品实力方面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但如果综合多方面来对比的话,你就会发现省油、好操控、座椅舒服、空间大、性价比高这几个优点已经足够让轩逸获得不俗的销量。数据显示,东风日产1-11月终端累计销量为57.56万辆,同比下滑约12.9%,而在这其中,也只有轩逸还在苦苦维持着东风日产的体面。

第六名(322086辆):朗逸,国民家轿平凡之选

朗逸的11月销量再次突破3万台,累计销量已达到500万辆。作为“买菜车天花板”,朗逸外观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但就是看着顺眼,特别是中庸却耐看的前脸,简直就是“老少皆宜”。

图源:上汽大众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朗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车系,在入门级家轿市场开疆拓土,也让更多消费者用更少的预算买到高品质车型。不过,在新能源的浪潮下,朗逸开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今年也是首次跌出前五,明年竞争更加激烈,可能今年是朗逸最后一次上榜。

第七名(276606辆):比亚迪元Plus,火到海外

截止到11月份,元Plus 2024年累计销量达到276,606辆,作为一台上市仅三年多的纯电车型,它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89万辆,明年上半年将会突破百万,这样的成绩不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新能源时代,都是相当令人震惊。

图源:比亚迪

同时,元Plus还火到了海外,目前,BYD ATTO 3(元Plus海外版)的累计出口量已超过10万辆,在亚太、欧洲、美洲、中东非等地区的全球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交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泰国、新加坡等地蝉联销量冠军。并被评为英国2024年最具价值电动汽车。

第八名(250329辆):速腾,德系越级质感

受价格战影响,大众终于放下面子!目前速腾在终端的售价已经跌至8.29万-12.79万(实际价格以当地4S店为准),优惠幅度多达4万。

图源:一汽大众

速腾好卖的首要因素就是品质口碑,其实开过老款大众车的人都知道,速腾的驾驶质感、各方面的用料的质感都是同级非常突出的。尤其是十几年前大众最辉煌的时候,虽然价格在同级中属于稍贵的,但是品质越级,具备很强的高级感,速腾的配件高级程度和内饰质感完全不亚于更高一级的迈腾。

第九名(248409辆):宏光MINI EV,国民神车

最近,五菱汽车宣布宏光MINIEV家族累计销量已突破140万辆,11月销售38016台。自2020年7月上市至今,宏光MINIEV已连续52个月为A00级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图源:五菱宏光

在电动代步车市场中,宏光MINIEV算得上是开创者,凭借精准的定位、亲民的售价激活了这个细分市场,目前很多车企都针对这个细分市场进行了产品布局,包括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吉利熊猫mini、东风风光MINIEV、奇瑞QQ冰淇淋等等。不过从销量数据来看,5万左右的电动车市场中,五菱宏光MINIEV一直是这个细分市场中的“领军车型”,深受消费者的认可。

第十名(244025辆):比亚迪宋Pro,改款创新高

宋Pro第一次挤进榜单前十,主要得益于9月份的新改款发布,实现上市以来的两个完整销售月连续月销破3万辆,宋Pro DM- i似乎并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采用的是比亚迪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但你多看几次,又会觉得,它好像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俗话叫做“耐看”。

图源:比亚迪

宋Pro的定位可以说是标准的比亚迪策略,该车以低用车成本为核心卖点,同时在颜值、空间、动力、智能化等方面也有均衡的表现,而且还有11.28万元起售的亲民价格,价格比宋Plus低,配置大差不差,明年完全有可能取代宋Plus霸榜新能源SUV领域。

销量榜“逆潮流”,智能化只是少数人的狂欢

从销量榜来看,前十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普通”,这与我们的认知中的“智能汽车”有些不同。除了排名第二的特斯拉外,其他车型均没有高阶智驾,没有各种大屏副屏,没有智能座舱。

比如在比亚迪上榜的5款车型中,只有最基础的ACC辅助驾驶,基础的语音唤醒功能,这对于把智能化当成流量密码的车圈来说,多少有点“逆潮流”。

2024年一整年,我们都在宣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回过头才发现,消费者真正选择的车型,反而是那些没有突出亮点,相对均衡的车。从行业的角度出发,智能化无疑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关键,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可靠、耐用、不花里胡俏,依旧是购车的第一需求。

市场研究公司J.D. Power近期一项调查表明,尽管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现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许多车主仍然觉得这项功能并不好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车主喜欢智能驾驶中部分能够直接解决特定场景问题的功能,例如倒车时候的补盲,而其他自动驾驶功能在车主看来还没有达到好用的程度。

这项研究也指出了现有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例如功能不稳定、不准确占所有使用问题的45%,这一比例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中占比最高的问题类型。这也反映出,随着智能化配置渗透率的增加和消费者使用频率的逐步上升,消费者对功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更加重视。

另一项被车主认为没有价值的技术是副驾驶位的显示屏,他们认为该项产品的使用率并不高,因为只有10%的车辆每天会搭载前排乘客。尽管车主认为该功能没有必要,但汽车制造商仍在不断提供更多带有副驾屏幕的汽车。

过去智能化技术的新鲜感吸引了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人群扩大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质量、使用感受等多方面因素,单纯的先进技术吸引力优势正在逐渐降低。

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认知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武陵认为,将凸显汽车智能化能力的智驾功能作为卖点固然可行,但智驾功能应当是“锦上添花”,绝不是车企最重要的卖点。以极越为例,即便背靠吉利汽车、百度,手握国内首个纯视觉智驾技术,但极越也并未打赢“翻身仗”。

这不尽让我们反思,所谓“智能化”,会不会只是少数人的狂欢?

这并不是电车通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据易车研究院发布的购车关注度洞察报告(2024版)显示:智能并不是中国购车用户的主要关注点。

其中提到:去年男性购车关注度TOP5分别为价格、品质、品牌、安全与能耗。当价格、品质、安全、能耗等基础产品点有优势了,再考虑智能,届时可以锦上添花,切忌本末倒置,导致上百亿智能化投入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鸿蒙智行为例,华为看似开口闭口都在谈智能化,其实它刀刀见血的是激进的定价策略、严格的品控机制、严谨的安全意识等;小米SU7的成功也不是因为智能化,事实上,小米SU7的智能化连第一梯队都上不了,卢伟冰在访谈中也强调,小米SU7的成功是基于小米产品方法论(爆品思维)和小米品牌高端化方法论,这两个方法论的集大成者,是它们形成了小米SU7今天的成功。

或许当车企们卷完智能化后,汽车行业的竞争最终仍将回归汽车的本质,智能化不是伪需求,但也不是第一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少看车企广告,多看车主‘疗效’”。

本文来自“电车通”,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