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微信上线过一个功能,但不到 24 小时就下线了。
当时很多人觉得挺可惜,因为那是一个既该有、又好玩、还能带来不错数据表现的功能。
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朋友圈评论支持图片」这个功能。
准确说,当时这个功能支持在朋友圈评论区回复表情包、静态图片以及动图。
功能上线后,很多人的朋友圈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各种斗图,甚至不少人觉得表情包收藏的上限应该提高,觉得不够用。
不过,这个功能仅上线不到一天就下掉了,从此朋友圈斗图成了传说。
关于下线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微信团队推出的一个快闪功能,还有人说是因为表情包内容不可控导致了一些风控危机。
的确,我记得那天有不少朋友圈处于失控状态,各种不堪入目的动图满天飞,有伤风俗,不雅。
不管怎么说,这个功能就此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
前两天我在自己的一个产品群里看到一个讨论,大家在聊微信正在内测的一个新功能,公众号留言区支持图片回复。
目前还处于灰度内测阶段,具体长这样。
可以看到,在文章底部的留言区可以在发表文字的同时上传一张图片,作者也可以用图片进行回复。
我也进到了这个被灰度的账号下看了下,目前只能看到静态图片,似乎还不支持动图和表情包。
我问了下微信团队的同学,说这个功能正在内测,没问题的话估计会扩大灰度推送范围。
说实话,我挺期待这个新功能的。
但我也在群里看到了一种普遍担心,说微信这么升级可能很危险。
我知道,他们是在用 2019 年那个案例做对标,因为同样的风控危机也会被触发。
乍一看,好像是这么回事。
不过仔细一想,虽然功能看起来类似,但是逻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都是主体内容留言区进行图片回复,视觉和交互体验上类似,一个支持动图表情包,一个只支持静态图。
其次,朋友圈的评论区是一个开放广场,内容发布权是分散的,是不可控的。相反,公众号留言区的内容展示权是集中的,是由作者控制的。
说白了,你在朋友圈评论区看到什么取决于别人发什么,而在公众号文章留言区看到什么取决于作者想让你看到什么。
这个权利,在公众号后台通过「留言精选」功能控制。
因此,从可控性来说,这次公众号留言区支持图片功能会比 5 年前朋友圈那次要健壮一些。
功能是相似的,但逻辑则不同。
公众号作者都有一个本能动机,维持自己账号的安全性。
基于这个动机,他们不会让自己的留言区出现任何有违规风险的内容,这是一种自保。
就拿我来说,有时候留言内容里会有一些比较极端甚至反动的言论,我都是全部过滤掉的。
有了这层保护,公众号文章留言区的内容安全性就比开放的朋友圈高一些。
所以,我觉得微信这次并不危险,反而对公众号的活跃是一次刺激。
前面我说了,这是一个既该有、又好玩、还能带来不错数据表现的功能,放在公众号文章里同样奏效。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过这么一类公众号,正文只是引子,亮点都在留言区,甚至很多人就是为了看留言区的热闹而选择直接划到底部。
过去单纯的文字显得单调,增加图片后能让留言区一下生动起来,互动性也强了不少。
那么,这个案例对于我们设计产品有什么启发呢?
我觉得,对内容型产品来说,是从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治理三方面的权衡和评估。
朋友圈评论区的失控是在内容治理上的估计不足,而公众号文章留言区则很好兼顾到了这三点。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微信这次升级并不危险。
我期待这个功能赶紧灰度到我,这样我就可以把自己私藏的一些图片通过留言回复展示给你们,你们也可以反向贡献。
有时候,一图胜千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