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拟音师王磊:在“破烂堆”中创造听觉奇迹

作者:放牛班发布时间:2024-09-29

在北京一间狭小的拟音棚中,拟音师王磊用瓷碗、玻璃水杯、纸条、沙锤等几十种道具摆弄、敲打。

随着背景音乐响起,王磊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面前大屏幕中的人物身上,身体也开始随着画面的节奏移动,四肢灵活,各司其职。他一会轻轻摩擦膝盖上破旧的衣服;一会儿又迅速在瓦片上踏出几下清脆的声响,各色声音填满整个空间。

当视频画面中的主人公踏入一片水面时,王磊的一只手立刻伸向身旁盛满水的水箱。随着他拨动水面,清澈的水声入耳,与屏幕上人物的动作完美契合。

然而,更让人惊叹的不只是王磊的逼真拟音技艺,还有他在看似破败、不起眼的拟音棚中以“手忙脚乱”之姿,演绎出百般复杂的声音效果,其反差感,令人拍案叫绝。

一位网友的评论道出了众网友的心声:“王师傅坐在一堆破烂里,创造出那么有价值的声音效果。果然,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戳视频~

01 不到2分钟的视频

排练4个多小时

这里是一间地下室,和地上繁华喧嚣的大都市景观截然不同,四五十平方米的空间,无半点喧嚣,静谧得连回声都清晰可辨。空气闷热,还透着轻微的霉味,待上几分钟,就能感受到背部沁出细密的汗珠。

环顾四周,眼前的空间又像是一个杂物间,缝纫机、自行车、水桶、皮箱,还有几扇卸下来的铁门随意散落堆放着。靠墙的木架上,挤满了各类琐碎的小物件,它们无序排布着,唯一的共同点是身上都蒙着一层灰。

王磊的拟音棚就在这扇铁门后面

而在一片老旧与杂乱之中,一面现代感十足的大屏幕与一支孤零零的麦克风,突兀地矗立着。

在一段转发量10万+的拟音现场视频中,数以万计的网友第一次直观了解到拟音师这一小众职业。

视频中的王磊坐在小板凳上,腿上摊着一大块布料,身前有玻璃、棍子,还有铠甲等十几种道具摆在他的两旁。

他全神贯注,目光紧盯着屏幕中的游戏场景。他用左脚轻轻踏击地面,模拟悟空奔跑的节奏;右手则使劲揉捏着淀粉包,重现悟空在雪地上行进时细腻的声响。

最引人注目的时刻,莫过于“天命人”挥棒打碎大水缸的那一瞬间:王磊的脚在瓦片上疾速滑动,右手挥舞着竹竿,发出的咻咻声与画面中“天命人”的动作完美契合,分毫不差。

一条高赞评论写道:“打开视频前,以为是修鞋师傅主页。打开看了看,原来是收破烂师傅一边看电视,一边整理破烂。再仔细对比画面,才发现原来是高手在拟音!”

一言以蔽之,就是“好一场有条不紊的手忙脚乱。”

这段不到两分钟的视频,王磊投入了四个多小时的排练,期间无数次的失误,令他濒临崩溃。

由于是一镜到底,拟音的(拍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犹豫,因此,每一次细小的误差都可能让之前的辛苦化为乌有。

王磊的录音棚

王磊坦言,如若棍子道具本来放在桌子上,结果拿完后没放好,不小心掉了,或是在第3分钟时,某个道具应该在左手边,结果因为动作失误,这个道具没按计划出现,都意味着一切都要重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拟音不光是一门考究的技艺,更是对耐心与毅力的极限挑战。

最终,《黑神话:悟空》这段拟音视频中每一个角色的动作声、脚步声,以及存档点、插箱等特殊音效,都在王磊的反复细致雕琢下被完美呈现出来。

与传统的影视剧不同,游戏声音设计必须让玩家有身临其境之感,用王磊的话来说,“游戏人物的动作声音必须让玩家感到,那就是自己所发出的声音。”

因此, 在王磊眼里,每一个声音细节都做到极致的“夸张”,这便是游戏拟音的精髓所在。

王磊踩碎纸条,制造出想要的声音

02 别人眼里的破烂

被他玩出“花活儿”

王磊可以模拟出的声音包罗万象,而他所构建出的声音世界,恰恰依赖一些常人眼中的破烂。

王磊所用的道具并不固定,每为一部新作品配音,他都要置办一些新道具。有些旧的可以再利用,有的则需要重新发掘。因此,他的道具越搜罗越多,“仓库”看起来也越来越乱。

王磊的录音棚一角,被各种“破烂”堆满

被王磊看上的道具,有的来自二手市场,有的是他在街头偶得的弃物,还有的是他攒下的带有岁月痕迹的旧物,另有一些则是由他亲手制作。

说着,他指着一个自制的由木头和绳索组合而成的装置,他均匀而有力地摇动一侧把手,像给机械钟上弦,紧绷的绳索随即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吱声,瞬间将人带入了阴森恐怖的氛围中。

当然王磊也给北青报记者展示了一些他惯用的道具“班底”:一台老式缝纫机,可以发出索道桥上升时的机械声;一节象牙白短笛,从eBay购得的二手货,能完美模拟火车汽笛的悠长鸣响;一个不起眼的锁芯,是枪声的绝佳模拟器;拆下的自行车飞轮,可以复刻出保险柜开启时的清脆声响;还有一台从垃圾堆中捡来的生锈的打包机,尽管外表平凡,却能展现重金属门扉的沉重感。

“打包机的声音之所以特别,正是因为有使用痕迹,它要是不生锈还出不来声音。”王磊笑着解释。这些容易被普通人忽视的物品,在作为拟音师的他手中,反而能重获新生。

王磊录音棚里的部分道具

在日常生活中,王磊也总能从寻常之物中觅得不寻常的声音。即使是在散步时,地面上任何不起眼的小东西都能让他产生兴趣,他总会好奇地捡起来摆弄、鼓捣几下。

最近, 他捡到一根看似寻常的细竹枝,它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发出的声响让王磊立刻联想起武打戏中的射箭声。于是,这根竹枝便被他“据为己有”。“棍子一般买不到这么细的,这根刚刚好。”王磊说。

王磊对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声音发掘近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在洗碗时,听见碗碟轻落,叠在一起的音色“特别”,他就会反复再摞两次,如果音色能与某场戏中的场景完美契合,那家中第二天就会失踪几只碗,因为又被他带到拟音棚,赋予新“使命”了。

王磊展示他在路边捡到的“宝贝”——一根细竹枝

王磊甚至曾有一段时间,专注观察不同人走路的样子,以学习辨别不同的脚步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脚步声中蕴含着微妙的差异,这还与他们的体重、生理结构以及行走方式息息相关。”

他总结道,女性步伐轻盈、重心前置;儿童脚步轻快、以前脚掌先着地;男性则步伐稳健,后脚跟先落地。作为拟音师,想要精准捕捉到上楼、下楼、平路行走以及步伐节奏、重心与情感这些细微的声音差异,都需要反复练习,这一过程往往枯燥而漫长。

“我记得当时我们有20 多个人一起学习拟音,最后学出来并做了拟音师的除了我之外,仅还有一人。”王磊说。

03 用声音诠释角色性格,

需要有天赋更需要刻苦

通常,在拟音工作开始前,王磊必做的一项功课是深入分析游戏或影片,与导演、制片人沟通,明确声音设计的方向。

在完成了这重要的第一步后,他才会开始搜罗并准备拟音所要使用到的道具。而为了力求声音演绎与角色性格完美契合,对每一个角色进行个性分析也是关键的准备步骤。

“如果角色性格大大咧咧,我在拟音棚中也会把自己切换到那样的状态,”王磊说,他在练习为悟空拟音的那段时间,整个人身上大多时候都散发着嚣张的气息,做出的动作也都力道十足。

“我们都是在幕后进行演绎。不过我的演绎不是通过肢体,而是通过我制造出的声音。”王磊说。

拟音工作除了考验拟音师的耐心与毅力,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 为避免杂音影响收音效果,录音棚必须是密闭环境,即便三伏天也不得不关闭空调。

而王磊常常要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沉浸式连续创作,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在录音棚内黑白颠倒、连续工作10至12小时,对王磊来说是常事,“有时,进拟音棚时还是黑夜,再出来,天已经亮了。”

王磊拟音《黑神话:悟空》的视频

在制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或许难以想象,声音特效仍然保持着手工创作的温度。

王磊从事拟音这一行业已经超过20年。他最初也从事过影视后期声音的编辑工作。这种编辑工作用的是自然收集的声音,然后进行编辑。但某些自然收音的效果往往很呆板,王磊觉得,拟音师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各种声音问题。

王磊举例说, 在狭小的室内空间内拍摄时,收音设备的局限性会造成声音缺失,这时就需要拟音师的技艺来补全或提升。

“有些人可能认为,只需简单地找几个脚步声或者几段实录的素材便可轻松应对,但这恰恰是对拟音的误解,”王磊说,如果只是简单地循环播放脚步声,从A点走到B点的过程就会显得机械且无趣,缺乏真实感和角色情感。

拟音室的地面“破破烂烂”,是为了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不过,当前,许多影视作品对声音后期制作的重视程度还是不高,往往会直接用背景音乐覆盖同期未录得的音效。”王磊说。

采访中,王磊还提到了AI技术,“ 尽管AI能依据大数据选取脚步声,却难以捕捉动态的、细微的变化,比如衣物材质有丝绸、棉麻、皮衣之分,鞋子与草地接触时,要辨别草的长短、干湿,这些细节,AI难以穷尽。”

拟音这份工作无疑是有趣且富有创造力的,然而,想要学成,甚至哪怕只是入门,都困难重重。

“做拟音,不仅手脚需协调一致,更需拥有发散性思维与强大的组合能力。”王磊介绍说,一个再简单的声音,都需要经过拆解并重组。比如一个放杯子的动作,要出效果,就得把声音做得夸张,要分成几个层次来展现:除了拍桌子的声音,还要在杯子上轻弹一下,创造出空堂的回响,加大戏剧化的表现力,最后再将几个声音叠加,形成丰富的声音质感。

王磊拟音棚里的"高端"设备

拟音艺术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个人风格的独特体现。“同一个动作,十个拟音师能做出十种声效。”王磊说,师傅领进门,最终还是要靠个人领悟和勤奋练习。

王磊觉得,自己做拟音师还是有点天赋的,“别人跟着画面做声音至少要五遍才能严丝合缝,我基本两三遍就能掌握。” 即便如此,长时间的训练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这样,肌肉记忆才会帮助他提前预判角色的每一个动作。

04 希望把拟音艺术

带进入大众视野

截至目前,王磊参与过拟音的电影有上百部,其中不乏《我不是药神》《飞驰人生》《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口碑佳作。然而,即便影片再热门,拟音师这个职业至今说来仍然算冷门、小众。

王磊在涉足自媒体前,未曾料到拟音之于大众的陌生程度。他原预估的有四成人对拟音一知半解,实则八九成观众对此都很茫然,误以为影视作品中的所有声音皆为现场同期录制或是后期电脑制作。

为了将拟音艺术带入大众视野,王磊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拟音师这个职业带来一些改变。

去年,他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拟音日常。他将一段段影视画面与自己在拟音棚中的拟音过程剪接在一起发布到平台上。

王磊上传到社交平台的作品

荧幕上贴合度超高的声效与幕后“手忙脚乱”的“大汉”形成了鲜明反差,令无数网友眼前一亮。有人感慨于拟音师如何化日常为非凡,将“噪音”转化为艺术:“一切噪音用在合理的地方就对了,拟音师太棒了!”也有人笑称:“这才是真的大忙人,拟音时,感觉每根神经都在忙碌。”

网友评论

采访临近尾声,在记者整理设备时,王磊问道:“您是报社记者吧?有纸质的那种报纸吗?” “是的,我们是纸媒。” 记者回应。

王磊紧接着说,“拟音这个行业没有报纸是干不了的!看完的报纸还能有妙用。”说着,他从地上拿起一个用撕成条的报纸做的花球,“拟音道具好多是用报纸做出来的,因为报纸的纸质和一般的纸都不一样,它的软硬和质地很独特,其他的纸比如复印纸等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END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婧懿

统筹 | 林艳 张彬

编辑 | 张彬

校对 | 熊伟

摄影 | 王婧懿 实习生 曾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