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新进展:月球背面存在距今 30 亿年以来的年轻岩浆活动

作者:IT之家发布时间:2024-11-15

感谢IT之家网友 、 、 的线索投递!

11 月 15 日消息,我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于 2024 年 6 月 25 日 14 时携带 1935.3 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

▲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图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科学家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首次揭示月球背面同样存在着年轻的岩浆活动,为揭示月球二分性、完善全月演化框架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月球的二分性是指月球正面和背面在形貌、成分、月壳厚度、岩浆活动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但其形成机制仍未得到解决,成为现今月球科学最大的关键问题之一。

研究发现,嫦娥六号样品主要由着陆区原地的低钛月海玄武岩和少量来源于着陆区东侧的超低钛月海玄武岩组成。

研究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 SIMS 定年技术和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体质谱技术,分别对玄武岩屑中微小含锆矿物(<5 微米)以及斜长石和晚期填隙物开展了微区 Pb-Pb 和 Sr-Nd 同位素分析,标定嫦娥六号低钛玄武岩形成于距今 28.3 亿年前的火山喷发,揭示月球背面同样存在着距今 30 亿年以来的年轻的火山活动

▲ 嫦娥六号月壤中的两类玄武岩(低钛和超低钛)以及低钛玄武岩同位素等时线

此外,本研究获得的年龄数据还弥补了月球撞击历史研究在至今约 32–20 亿年间缺乏样品标定的空白,更新了行星地质学领域广泛使用的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新获取的定年曲线显示月球在经历早期高频率的小天体撞击后,撞击频率快速下降,在 28.3 亿年前已达到整体稳定的状态。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和《自然》期刊,IT之家附链接如下: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