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寒武纪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告。
前三季度,寒武纪收入1.85亿,同比增长27.09%。10月31日,寒武纪股价全天上涨1.88%,市值达到1893亿。
如果单看业绩,寒武纪表现或许还不错。但如果结合公司市值来看,不到2亿的收入对应近1900亿的市值,有些股民表示“寒武纪当前的股价已经与基本面无关了。”
过去三年,寒武纪的收入始终在7亿元附近徘徊,且公司已经连续七年亏损。究竟是什么哪些力量支撑寒武纪股价不断上涨,达到1800亿市值?
自“9.24行情”以来,A股市场证券与科技两大板块表现最为抢眼,涨幅遥遥领先。
只是这轮“科技牛”走到现在,有些股票的走势已经看人看不懂了,比如寒武纪。
10月21日,寒武纪股价最高触及503.33元/股,创上市以来新高,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元。尽管此后几个交易日有所回落,公司市值始终维持在1800亿元附近。
截至10月30日收盘,寒武纪以1859亿元市值在科创板股票中排在第四位,前三名分别是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百济神州,市值分别为6844亿元、2910亿元、2396亿元。
与中芯国际、海光信息这两个半导体公司相比,为何寒武纪涨得让人看不懂,或许要从寒武纪的业绩说起。
2021年至2023年,寒武纪收入分别为7.21亿元、7.29亿元、7.09亿元。总体来看,过去三年,寒武纪的收入不增反降。
对于寒武纪的收入状况,有股民在雪球上评论称,“这几年国内AI芯片大爆发,海光、华为、摩尔线程、燧原这些AI芯片公司的营收都是一年比一年高(甚至翻倍了),而寒武纪的营收却一年比一年低,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2023年寒武纪收入下滑,部分原因是2022年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对公司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寒武纪7亿多的年收入水平,和当前1800亿元的市值,一部分雪球网友认为寒武纪被高估了。
有雪球网友表示,“寒武纪炒情绪,又不是公司值这么多,全球市场份额0.1%的公司给千亿估值,英伟达都50%了才给20万亿,算下来比英伟达还高估。”
10月30日晚,寒武纪发布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归母净亏损7.25亿元,同比收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硬科技公司,近两年寒武纪的研发投入持续减少。2023年,寒武纪研发费用11.18亿元,同比减少26.59%。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6.59亿元,同比减少8.13%。
三季报发布后,有网友评论称,“前三季营收堪堪一个亿,每年营收徘徊在7个亿,多年都是大幅亏损,但股价却是持续大涨,市值高达1800多亿,且还处于上涨趋势。这家公司是在憋什么大招,马上就会创造出遥遥领先人类、震惊寰宇的产品?”
10月31日盘前,寒武纪集合竞价20cm,有股民称此为“行为艺术”。开盘后,寒武纪高开7%,市值超过1900亿元。
对于年收入7亿的寒武纪,有很多股民疑惑:寒武纪靠什么撑起了近2000亿元的市值,是谁在不断买入寒武纪?
结合寒武纪2024年的股价走势和每季度末公布的股东户数来看,今年以来随着寒武纪股价的不断上涨,每季度末的股东户数在不断减少,筹码集中度越来越高。
根据Wind数据,2023年末寒武纪股东户数为33184户,是上市以来股东户数最高值。当时,寒武纪股价为134.96元/股。
2024年一季度末,寒武纪股价上涨至173.46元/股,股东户数环比减少1499户,降至31718户。
2024年二季度末,寒武纪股价继续上涨至198.67元/股,股东户数继续减少,降至27683户。
到了2024年三季度,寒武纪股价单季度涨幅45.55%,季末股价涨至289.16元/股。股东户数继续下滑,较二季度末减少了1214户变为26469户。
此前三个季度,寒武纪的上涨非但没有吸引大量投资者买入,反而让持有者不断卖出。
自上市以来,寒武纪的机构持股比例长期维持在50%以上。
根据Wind数据,2023年末,寒武纪机构投资者(一般法人、基金、陆股通等)持股比例为61.58%,其中基金持股比例达到32.51%。
2024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50.30%,其中基金持股比例为23.51%,这些基金公司包括万家、华泰柏瑞、银河、华安等。
对于寒武纪机构持股比例过高的现象,有雪球网友表示,寒武纪的市值及概念,使得科创50ETF、双创ETF等指数基金及以芯片、半导体为主的主动型基金,不得不去配置它。此外,随着近期行情上涨,基民申购热度增加,在基金的推动下,又可以让寒武纪维持较高的价格和市值,形成一个正循环。
在A股,类似寒武纪这样的故事并不是第一次上演。对于一家营收不足10亿却有1900亿市值的公司,投资者应该警惕高处不胜寒,不要接到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本文来自“派财经”,作者:曲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