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NRR杂志CNS文章解读|利用单细胞转录图谱探索人类大脑细胞类型多样性和异质性

作者: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发布时间:2024-09-14

会议主题

利用单细胞转录图谱探索人类大脑细胞类型多样性和异质性

会议简介

人类大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器官,包含数十亿个神经元和其他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功能和行为。

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突破传统的组织级别研究限制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脑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多样性和异质性。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我们可以探索大脑中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识别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微胶质细胞等,从而揭示它们在大脑功能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虽然单细胞技术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人类脑细胞类型和功能的理解,但仍需要包括大量捐赠者和多个大脑区域的研究来扩展我们对脑细胞异质性的认识。 整合图谱级别的单细胞数据为揭示大脑区域间的罕见细胞类型和细胞异质性提供了机会。

Nature Medicine期刊于8月2日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苗智超团队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胜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题为:A brain cell atlas integrating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s across human brain regions。

该研究展示了一个全面的人类大脑单细胞图谱,几乎涵盖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大脑的所有主要区域,并展示了利用该图谱发现 假定的神经祖细胞(NPC)以及理解微环境驱动的小胶质细胞差异方面的效用。该大脑细胞图谱将成为研究大脑细胞和功能的宝贵资源,增进我们对神经元过程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了解。

(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会议时间

2024-9-19

北京时间:20:00-21:30

会议日程

参会专家

主持人

刘胜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胜,中山大学教授,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发展和改进了多项前沿的神经科学技术,发展了视觉生理、神经形态和分子三合一新型多模态单细胞技术,突破了以往视网膜研究不能同时获取三者信息的技术瓶颈,鉴定了参与视觉调控的新类型的神经细胞;发现成年食蟹猴仍存在新生神经细胞,首次完整重构成年食蟹猴内源性神经发生的分子表达谱,为内源性修复视觉提供理论基础。目前主持国自然重点国际合作,近三年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2 篇)、Nature Protocols、Cell Reports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

主讲专家

黄良凤

广州国家实验室

博士后

黄良凤,广州国家实验室苗智超课题组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单细胞图谱的绘制与应用、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理解析。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在Nature Medicine、iScience和Gen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在最近的工作中基于单细胞跨脑区转录图谱揭示了成人海马神经发生和小胶质细胞区域异质性的新证据(Nature Medicine, 2024)。

讨论专家1

迟喻丹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研究员

迟喻丹,国家海优,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附属华山医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肿瘤微环境重编程与靶向治疗。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7-2020年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从事癌症脑转移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Cancer Cell、Nature Cancer,Advanced Materials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他引次数500余次。铁螯合剂治疗软脑膜转移的新治疗方案已进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试验快速审批通道。作为主要发明人开发的新型狂犬疫苗已完成转化,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国自然青年科学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交叉融合探索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美国癌症协会基金、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基金。

讨论专家2

范小英

广州国家实验室

研究员

范小英,博士,广州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部研究员。2017年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基于测序的单细胞新技术研发,致力于全面解析细胞的转录表型,逐一突破了单细胞水平从基因表达丰度到转录本完整序列结构检测的技术瓶颈,并推动基因转录调控测序,应用这些技术构建了多维度单细胞图谱,为深入探究神经发育和疾病的细胞状态及其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近年来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40篇(发表后引用超过6800次,H index 30),其中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含共同)14篇,包括Nature(2018)、Cell(2020)、Cell Research(2018a; 2018b),Science Advances (2021)等,受到领域内的广泛认可。基于单细胞技术开发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已获授权。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博士后面上项目。获“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黄埔区“精英人才”荣誉。

讨论专家3

肖珂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副研究员

肖珂,生命健康学院特聘副教授,深圳先进院脑所副研究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药监局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病毒载体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核心固定研究人员。长期从事感染免疫与神经免疫系统生物学的交叉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euron,Science Advances,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Neuron、逻辑神经科学、科学网等科学期刊和专业网站给予了点评或亮点推荐。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2项和博士后留深科研资助1项。

讨论专家4

周毅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研究员

周毅,2018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18-2023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23年7月起任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神经发生与脑疾病”课题组长。长期致力于神经干细胞和成体神经发生研究,使用单细胞组学分析、动物和人源组织模型等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等计算生物学分析进行大数据挖掘,深度解析大脑发育和疾病的调控机制。近年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Cell Stem Cell(2篇)、Nature Reviews Genetics、PNAS等学术刊物。

讨论专家5

侯文雅

深圳大学医学部/神经再生医学系

助理教授

侯文雅,博士,深圳大学医学部/神经再生医学系助理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16年于德国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神经元形态发生、神经再生形态恢复和功能重塑的机制研究,致力于结合超高分辨率活细胞成像和生物化学技术揭示神经元形态建立的分子机制,发现钙离子/钙调蛋白、以及精氨酸甲基化修饰通过调控微丝成核过程促进神经元形态建立,为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恢复和功能重塑提供了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A brain cell atlas integrating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s across human brain regions. Xinyue Chen, Yin Huang, Liangfeng Huang, Ziliang Huang, Zhao-Zhe Hao, Lahong Xu, Nana Xu, Zhi Li, Yonggao Mou, Mingli Ye, Renke You, Xuegong Zhang, Sheng Liu, Zhichao Miao. Nat Med. 2024 Aug 2. doi: 10.1038/s41591-024-03150-z. Online ahead of print.

观看方式

如果您想参与期刊系列线上学术论坛,或者参与更多学术活动,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人:孙莹

官方邮箱:gjb11@nrren.org

联系电话(微信同步):187 0408 7436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