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三季度IPO报告:港股再现百亿级项目,中企IPO数量金额环比回升

作者:超越J曲线发布时间:2024-10-17

“用数据延伸你的阅读”,本期超越J曲线带来2024年三季度IPO报告,消费募资金额第一,广东IPO表现最佳。更多详情见下文

表1 2024年前三季度VC/PE机构IPO战绩一览

核心发现

  • 2024Q3,共计52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与美股成功IPO。IPO数量同比下降52.29%,环比上涨18.18%。前三季度全球中企IPO数量为149家,同比下降54.98%
  • 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3.46%,26家机构参投超3个IPO项目,其中,中金资本参投9家,IPO战绩夺魁,高瓴参投7家,位列第二
  • 创业板、港交所主板IPO数量最多,均为12家;港交所主板IPO募资金额最大,共326.48亿元
  • 9.24新政定向支持股权市场发展,提升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风险偏好;港股再现百亿级IPO项目;赴美上市中企备案放缓

第一部分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2024Q3,共计有52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募资总额491亿元;IPO募资金额TOP5企业依次为美的集团、巍华新材、合合信息、博实结、如祺出行;IPO集中行业为消费、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汽车交通、化学工业;IPO集中地域为广东、浙江、上海、湖北、江苏。

图1 2024Q3 IPO概览

▼全球市场中企IPO数量及金额环比上涨

2024Q3,共计52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IPO数量同比下降52.29%,环比上涨18.18%;募资金额共计491亿元,IPO募资金额同比下降59.22%,环比上涨1.42倍。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发布会,聚焦股权市场长期发展,发布了多项政策,A、港两地二级市场迅速加温。9月,港股再现百亿级IPO项目;赴美上市中企备案放缓。

图2 2022Q3-2024Q3全球市场中企IPO数量及募资金额

表2 2024Q3各交易板块IPO数量及募资金额统计

▼9.24新政拉高风偏 长联科技收涨17倍

2024Q3,共计52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有11家企业首日破发,破发率21.15%。受9.24新政及其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影响,长联科技首日涨幅达17.04倍,是今年前三季度首日涨幅最大的IPO企业。

2024Q3,有7家企业首日涨幅超2倍,其中6家挂牌创业板,1家挂牌北交所。有21家企业首日涨幅在[0,50%)范围内,占三季度上市企业的比例为40.38%。首日跌幅TOP5企业均在港交所主板、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挂牌。

表3 2024Q3全球市场中企IPO首日涨跌幅TOP5

图3 2024Q3全球市场中企IPO首日涨跌幅分布区间

▼定向支持股权市场 A股长期趋势可期

2024Q3,共计25家中国企业在沪、深、北三家交易所上市,IPO数量同比下降72.53%,环比上涨78.57%;募资金额共计153亿元,IPO募资金额同比下降86.56%,环比上涨73.86%。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发布会,发布多项政策,其中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扩大大型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等。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共同吹响了货币政策支持股权市场发展的号角,A、港两地二级市场迅速加温,长期向上发展可期。

图4 2022Q3-2024Q3 A股市场中企IPO数量及募资金额

表4 2024Q3 A股市场中企募资TOP5

▼美的上市 港股百亿级IPO项目再现

2024Q3,有13家中国企业在香港IPO,IPO数量同比持平,环比下降27.78%;募资金额共计327亿元,IPO募资金额同比上涨4.45倍,环比上涨3.36倍。

2024年9月17日,美的集团(00300.HK)在港交所主板挂牌,首发募资282亿元,既是今年前三季度募资金额最大的中企,也是港股近三年之最。

受9.24新政影响,港股二级市场也随之向上,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上行。

图5 2022Q3-2024Q3港股市场中企IPO数量及募资金额

表5 2024Q3港股市场中企募资TOP5

▼赴美上市中企IPO备案放缓

2024Q3,有14家中企在美国资本市场IPO,IPO数量同比上涨1.8倍,环比上涨16.67%;募资金额共计11亿元,IPO募资金额同比上涨83.33%,环比下降72.5%。

2024Q3,中企赴美上市数量依然维持低位,募资金额均不足2亿元。在赴境外上市的企业中,8月、9月仅各有一家赴美上市企业获得备案,分别是斯塔克工业集团、东源全球。

图6 2022Q3-2024Q3美股市场中企IPO数量及募资金额

表6 2024Q3美股市场中企募资TOP5

第二部分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电子信息行业获VC/PE支持数量最多

2024Q3,IPO账面退出回报为330亿元,同比下降70.87%,环比下降0.60%;账面回报倍数为1.68倍,同比下降53.72%,环比下降69.40%。连续三个季度账面退出回报在300亿元以上小幅波动。

2024Q3,电子信息行业共10家具有VC/PE背景的企业上市,数量最多;账面退出回报141.24亿元,退出金额最大;账面回报倍数2.54倍,投资回报最大。其中黑芝麻智能账面退出回报为87.73亿元,位列第一。

图7 2022Q3-2024Q3 VC/PE机构IPO退出账面回报

表7 2024Q3 IPO交易主要行业退出分析

▼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最高

2024Q3,上交所科创板、北交所、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VC/PE机构IPO渗透率均为100%,港交所创业板、纳斯达克资本市场VC/PE渗透率为0。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为219.15亿元,其中黑芝麻智能账面退出87.73亿元、方舟健客账面退出48.71亿元,位列前二。

2024Q3,共有33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3.46%,机构渗透率处在近两年中位数水平。

表8 2024Q3 IPO交易板块退出分析

图8 2022Q3-2024Q3 VC/PE机构IPO渗透率

第三部分 中国企业IPO行业及地域分析

▼消费行业IPO募资金额居首位

2024Q3,从募资金额看,消费、电子信息、先进制造IPO募资金额位居前三,三者合计占全行业募资总额的79.23%;其中,消费行业募资金额达282.03亿元,成为本季度IPO金额最大的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共有12家企业IPO,是本季度IPO数量最多的行业。从细分行业来看,半导体和生物医药子行业企业通过IPO登陆二级市场数量最多。

图9 2024Q3 IPO企业行业分析

表9 2024Q3 IPO重点行业细分领域统计

▼百亿级IPO项目引领消费行业募资金额上涨

从IPO数量来看,与2023Q3相比,2024Q3仅企业服务、通信通讯行业IPO数量增长,其余多数行业IPO数量减少或归零,其中传统制造行业由去年同期26家降至2家,绝对数量减少最多。

从IPO募资金额来看,与2023Q3相比,2024Q3绝大多数行业IPO募资金额下降,仅消费行业IPO募资金额大幅上涨,来自于百亿级IPO项目美的集团(00300.HK)。

图10 2023Q3与2024Q3中企IPO数量分行业比较

图11 2023Q3与2024Q3中企IPO募资金额分行业比较

▼广东地区IPO表现最佳

2024Q3,广东地区共计12家中企实现IPO,IPO数量居首位,浙江、上海地区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广东地区中企IPO金额达334.27亿元,占本季度IPO募资总额的68.09%,募资金额居首位,浙江、上海分列二、三位。

图12 2024Q3中企IPO数量(左)及募资金额(右)地区分布(%)

表10 2024Q3中企IPO数量及募资金额地区分布表

香港地区IPO数量同比上涨

从IPO数量来看,与2023Q3相比,2024Q3仅香港地区IPO数量上涨,其余多数地区IPO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广东地区IPO数量下降超五成,但依然在所有地区中保持首位。

从IPO募资金额来看,与2023Q3相比,2024Q3仅广东地区IPO募资金额上涨。在所有募资金额下降的地区中,浙江地区IPO募资金额降幅最小,且募资金额处于全国前列。

图13 2023Q3与2024Q3中企IPO数量分地区比较

图14 2023Q3与2024Q3中企IPO募资金额分地区比较

第四部分 中国企业IPO重点案例

▼中企IPO规模及当日市值TOP10

下表为2024年Q3中企IPO募资规模TOP10。

表11 2024Q3中企IPO募资金额TOP10

表12 2024Q3中企IPO当日市值TOP10

▼全球中企前十大IPO概览

图15 全球中企前十大IPO概览

第五部分 政策热点回顾

8月30日,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业务规则适用指引第1、2、3号》,分别规范法律类、财务类和程序类问题。《指引第1号》主要增加了发行人股东信息披露及核查要求、申报前引入新股东与增资扩股、募集资金用途、承诺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延长限售等规定,细化了上市公司子公司申报北交所的披露与核查要求。《指引第2号》主要增加了资金流水核查、客户供应商穿透核查等防范财务造假相关核查要求,增加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的负面情形、财务内控不规范的整改运行期要求,细化了未盈利企业相关披露与核查要求。《指引第3号》主要将“关键少数”口碑声誉重大负面情形纳入发行人与中介机构重大事项报告的范围。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颁布多项重要政策。其中与金融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政策有:

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

②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第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第二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③关于“扩大大型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具体措施:一是扩大试点城市的范围。研究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大中型城市。二是放宽限制。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将表内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三是优化考核。指导相关机构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建立健全长周期、差异化的绩效考核。

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①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证监会将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以及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

②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将继续助力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需求,将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时,通过锁定期“反向挂钩”等安排,鼓励私募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并购重组。

③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证监会将在尊重规则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对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事项,进一步提高包容度,更好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④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证监会将支持上市公司根据交易安排,分期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同时,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提高重组效率。

⑤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证监会将引导证券公司等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交易撮合和专业服务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实施高质量并购重组。

⑥依法加强监管。证监会将引导交易各方规范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严格履行信息披露等各项法定义务,切实维护重组市场秩序。

9月2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主要举措包括:

①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

②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推动公募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鼓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丰富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推动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提高权益类私募资管业务占比。

③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越 J Curve”,作者:超越J曲线,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