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裁员、销量下滑,保时捷在中国“失宠”了?

作者:车圈能见度发布时间:2024-12-17

12月17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保时捷开启中国区裁员,包含正式、外包等岗位,赔偿或按N+6的标准执行。经向保时捷内部员工核实,该员工称情况属实,公司计划裁员30%。

同时,保时捷的销量也在下滑。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22.6万辆,同比减少7%;其中中国市场交付43280辆,同比减少29%,是保时捷下滑幅度最大的单一市场。

今年下半年来,保时捷陆续更换了中国市场的高管。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接替柯时迈(Michael Kirsch),出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原保时捷日本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尉岚峰(Philippvon Witzendorff)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履职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

销量连续下滑的保时捷能否拿回中国市场?

1 上半年被经销商“抗议”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保时捷中国开始了一轮高管更替。

今年7月,保时捷宣布,潘励驰将于今年9月1日起接替柯时迈,出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时迈则将调任集团内的另一重要职位。

资料显示,潘励驰已在保时捷工作了23年,曾担任保时捷集团内多个关键管理岗位。潘励驰曾带领加拿大市场销量五年内增长175%,其自2018年起担任保时捷德国公司的执行董事会主席。今年前三季度,德国市场的保时捷销量25838辆,同比增长8%,是保时捷增长最快的市场。

12月4日,保时捷宣布在华增设技术部门,并由前奔驰高管李楠担任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12月12日,保时捷宣布,原保时捷日本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尉岚峰(Philippvon Witzendorff)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履职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

在高管更换背后是销量下滑压力,以及与经销商矛盾的显现。

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销量达到历史巅峰,交付量达到9.57万辆,占据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2022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量为9.33万辆,同比下滑2.5%;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量为7.93万辆,同比下滑15%,结束了连续8年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的纪录。

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交付4.33万辆,同比下滑29%,中国市场进一步滑落至保时捷第三大市场。

据媒体报道,保时捷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选择向经销商压库,然而压库对经销商来说有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导致保时捷与经销商双方矛盾激化,部分保时捷经销商已停止提车,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的同时并且更换相关高管。

5月24日,有多名博主在微博爆料,五一前保时捷投资人给保时捷发了函,对近期销售新车亏损要求保时捷中国进行赔偿,目前经销商投资人约65%不提车。保时捷经销商内部也分为好几个派系,捷成集团、保时捷控股都签订了今年销售合同;美东集团等南方的经销商集团要求保时捷补贴到新车1个点毛利,百得利集团等经销商要求补贴4点。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将寻找有效方式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寻找新机遇。这些讨论涉及诸多层面,包括但不限于商务政策、本土客户洞察、客户服务以及电动化转型等诸多关键领域。

2 2026年重启进击模式

12月11日,保时捷中国举行市场沟通会,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在会上坦言,目前市场环境复杂,给保时捷带来了多重严峻挑战。他表示,“我们不会通过牺牲产品价格换取销量的增长,单纯追求量的增长不是保时捷的目标。”

同时,他将保时捷在2023-2024年的蛰伏比作赛车比赛中的“策略性进站”,2025年则是“热身圈”,从而为未来蓄能;2026年开始则将重启进击模式,备战中国赛道的下一程竞速。

在研发方面,保时捷中国增设技术部门,未来将和保时捷工程、保时捷中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整合,借助本土研发力量,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功能。潘励驰也表示保时捷中国将改变以往的营销打法,采取更加本土化的方式,保时捷将加强与KOL、KOC以及车主客户的合作,依靠他们的口碑宣传来触达更多消费者。

据媒体报道,潘励驰重点工作之一是与经销商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并进一步优化内部流程和组织结构。上任后他开始在全国各地巡店,“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每一家保时捷门店。”潘励驰会向经销商管理层和销售员工详细了解门店状况,以便帮助理顺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经营思路。也格外关注门店细节,如照明、装饰等。

而针对于经销商发生冲突的销售任务上,潘励驰上任后门店销售任务适度下调,降幅大致在15%至20%左右,具体视门店经营情况而定。

同时,保时捷将在未来两年时间中逐步对网络进行淘汰优化。按照计划,在2026年底将保留100家左右经销商。不过,保时捷方面强调这是阶段性目标,因为整个网络的优化是动态的。

其优化举措主要是,在潜力市场扩大零售网络规模;针对部分市场需求收缩的地区,实施精准的渠道整合,精简线下门店,确保资源高效投入;加大线上服务功能,包括保时捷微信小程序和保时捷应用程序,并结合线下部署打造全渠道客户体验。

或许是为了维护好与经销商的关系,避免再次出现冲突。潘励驰表示,未来,保时捷中国方面也将为经销商提供一系列支持措施,例如实施集中库存计划来支持经销商的现金流,减轻其压力。其它措施还包括融资、批发支持、选装配件支持、以旧换新支持等。

3 电动化放缓

保时捷面临的挑战,与国内豪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能源转型进度慢有关。

自2023年起,国内车企争相推出定价更高的豪华汽车。2023年9月,比亚迪仰望U8正式上市,成为比亚迪首款百万级别车型;10月,极氪001FR正式上市,指导价76.9万元起;今年2月,坦克700Hi4-T上市,共推3款车型,其限定版建议零售价70万元;11月,尊界S800亮相,预售价在100万元-150万元之间。

自主品牌不断争夺高端下,传统豪车品牌也感受到了压力。宝马、奔驰、奥迪相继加入了价格战,但销量依旧出现下滑。

据Gangtise投研,2016~2019年间,国内豪华乘用车市场份额基本被德系和美系品牌占据,其中德系品牌的市场份额超50%、自主份额不足5%。2020年以来,得益于国内乘用车市场电动化的趋势,自主品牌在豪华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目前已提升至30%左右,份额超过了美系。预计未来随着华为系、蔚来、理想等品牌车型供给的增多,自主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在行业趋势下,保时捷纯电动跑车Taycan,混动的Panamera、Cayenne等车型。其官网介绍,截至2023年底,保时捷向中国市场引进的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动细分车型已增至27款,新能源车型占保时捷新车交付量的16%。

保时捷曾计划,到2025年,保时捷计划在电动出行新技术方面投资150亿欧元。在2030年,保时捷力争纯电动车型占新车交付量的比例超过80%。

今年7月,保时捷宣布,虽然到2030年电动汽车可能占保时捷新车销量的80%以上,但这不再是该公司的具体目标。“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时间将比我们5年前假设的更长”,销量将取决于需求以及电动汽车在全球的发展情况。

保时捷首席财务官Lutz Meschke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许多客户,尤其是高端和豪华车市场的客户,都在关注内燃机汽车。”保时捷将通过更新燃油和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高管团队赋予研发部门灵活性,探索多种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电动汽车的全新燃油衍生车型”。

但放缓电动化步伐的保时捷,在中国新能源迅速发展下,会不会逐渐被消费者“抛弃”?新任高管能否打开局面,还需要时间给予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圈能见度”,作者:度哥,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