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2024年度元宇宙最具潜力投资价值关注榜单发布

作者:《财经》新媒体发布时间:2024-11-11

2024年11月8日,由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创新平台(CVRVT)和《财经》新媒体共同发起的“2024年度元宇宙最具潜力投资价值关注榜单”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当前,世界巨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运行状态。元宇宙融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5G/6G等技术,形成人、机、物泛联互通的虚实融合网络空间,将带来全新的大众体验、社交形态、生产模式和数字经济发展路径,进一步改变人类社会业态和产业形态,从而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推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快速演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推动元宇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有望通过虚实互促引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到 2025 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将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

《财经》新媒体作为国内知名的财经媒体平台,一直致力于关注和报道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则是国内虚拟现实领域的权威机构,拥有丰富的技术资源和行业经验。

自 2022 年起,《财经》新媒体与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联合开展了元宇宙最具潜力投资价值榜单评选活动。旨在挖掘和表彰元宇宙领域引领行业发展、深具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杰出企业,展示年度元宇宙行业重要发展进程、优秀项目成果和技术创新趋势,到2024年,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三年来,榜单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投资人和投资机构、行业专家和企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引领元宇宙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本次评选,共有460余家企业参评,主要由证券投资机构、行业研究机构、投资人、行业专家推荐以及企业自荐报名组成。评委会遵循严格的评选流程,经过初评、复评、终审,专家评审团参考推荐资料及大量的调研数据,从行业领先性、产品创新性、市场增长潜力、核心技术实力、融资规模、研发专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选。最终评出“2024年度元宇宙行业最具潜力投资价值关注榜单”——“行业领军企业榜”、“行业创新企业榜”、“智能技术领先企业榜”三个重磅榜单。本届上榜企业所属领域涵盖了元宇宙ARVR硬件、智能技术、数字人、3D引擎创作软件、元宇宙社交和游戏、垂直行业应用、半导体芯片、光学系统、底层技术及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的优秀代表企业。

完整名单如下:

2024元宇宙最具潜力投资价值关注榜

——年度行业领军企业榜单——

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在细分行业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领导地位的龙头企业,通常在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技术创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对元宇宙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2024元宇宙最具潜力投资价值关注榜

——年度行业创新企业榜单——

行业创新企业,主要聚焦于那些在元宇宙各领域具有独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商业模式、产品设计、技术应用等方面勇于突破,积极探索,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践。他们通过创新建立竞争优势,获得资本青睐,是元宇宙行业当之无愧的生力军。

2024元宇宙最具潜力投资价值关注榜

——年度智能技术领先企业榜单——

智能技术领先企业榜,则涵盖了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和应用技术领先的上市公司和优秀创新企业。这些企业拥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创新动力,为元宇宙前沿智能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是加速推进我国数字产业智能化进程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新技术与新兴产业融合创新,路径在哪?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女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新技术及其新生态的兴起,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在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等各环节进展日益显著,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龚维幂副主任指出,《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虚拟现实列入“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精尖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石景山虚拟现实产业组团,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带动效应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院士则提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化身、数字孪生、数字原生、5G/6G、新型互联网等技术是互联网3.0的支撑技术,近年来兴起元宇宙可看作是互联网3.0的终极应用愿景。这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机遇,也是新兴产业竞争的新赛道。我们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初现机遇,瞄准互联网3.0关键技术、基础平台和典型应用场景,着力创新,力争引领互联网3.0应用,发展并抢占其可能形成的新兴产业。

针对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赵院士提出4点思考和建议,要加强对虚实融合网络空间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应在重要战略性行业和领域开展数字孪生研发与应用,需围绕互联网3.0基础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要重视互联网3.0应用市场发育机制创新。

产业规模上升,资本正在向哪里聚集?

据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1126.0亿元,同比上升22.8%;预计2028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可达2125.9亿元。其中,2023年中国虚拟现实终端硬件市场规模为250.7亿元,2025年预计可达563.3亿元。

该报告认为,随着VR技术在核心芯片、显示屏幕、光学方案、交互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开始进入深度沉浸阶段,技术生态逐渐完善,行业规模不断上量。资本的入局推动了虚拟现实设备在分辨率、刷新率、交互方式等方面的提升,增强了虚拟现实的娱乐属性,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将进一步推动终端硬件市场发展。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中提出,到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生态持续完善。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 关硬件、软件、应用等)有望超过 3500 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 2500 万台。并计划培育 100 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 10 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 10 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国内AR/VR终端硬件方面, 2024年9月,雷鸟创新刚宣布完成了B+和B++轮融资,半年内累计融资额超过5亿元;同期,Rokid被曝再获D轮亿元融资; 8月INMO影目科技也宣布获得近亿元B轮融资,INMO在2023年曾发布全球了首款融入AI应用的AR智能眼镜——INMO GO。而早在今年1月,XREAL也曾宣布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显示,被称为“AR四小龙”的雷鸟创新、XREAL、Rokid和INMO, 这四家厂商在2024年上半年市场合计销量份额占比达到89.2%。

行业产业链方面,2024年6月AR Micro-LED微显示器制造商JBD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B轮融资,用于加大MicroLED微显示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产品量产、高端人才引进以及全球市场开拓。近日AR/VR显示技术公司耐德佳宣布完成C轮融资,此前5月消费级AR光波导显示器件提供商理湃光晶也宣布完成了一轮产业方战略轮融资。从近期统计披露的融资数据来看,国内资本对于AR终端硬件和显示技术领域更为青睐。

近日,据华夏时报报道,雷鸟创新基于供应链上的便利以及进一步的成本管控,分体式AR眼镜的价格已做到2000元以下,该厂商预测,成本下降再加上AI技术的快速更迭及与AR的融合,AR将会在未来 2-3 年到达一个“iPhone时刻”。而加快AR眼镜触发“iPhone时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AI技术的发展。

相比AR/VR领域,今年智能技术领域的融资则更加火热。IT 桔子数据显示,2024 年 Q3 中国新经济融资额最多的十大细分赛道主要在集成电路、自动驾驶、新能源、AIGC、生物技术和制药等行业。AI相关细分行业在一级市场的投资总额超过 100 亿元的,分别是集成电路(302.76 亿元)、自动驾驶(249.41 亿元)、AIGC(123.05 亿元)。其中AIGC赛道明星企业百川智能 AI 获得 6.88 亿美元 A 轮融资,月之暗面(Moonshot AI )中获得 3 亿美元B 轮融资,智谱AI获得数十亿元融资,零一万物获得数亿美元融资。

有券商发布研报分析,AI大模型的迭代会刺激新应用的爆发,应用的爆发反向刺激底层技术的加速迭代,需求更多算力支撑。而算力芯片的进步,则促进大模型涌现智慧,缩短训练周期,成本降低,有利于应用数量的增长。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应用三个方面螺旋式互为促进,将带来整个AI智能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2024年,是行业加速发展的一年。人工智能技术和生态建设加速落地,XR硬件体验持续提升,优秀应用不断涌现。2025年,将是行业有望实现突破的一年。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机器人、自动驾驶技术加速突破,产业规模稳定成长,元宇宙产业有望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期望这份榜单的发布,能为我们在探索元宇宙领域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引。

让我们共同期待元宇宙为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