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岁末年初的人工智能通用化热潮,先是各类大模型长袖善舞,后有算力基础设施抢占C位,一幅由AI绘制的“千里江山图”呼之欲出,主角登场的环节似乎已告一段落。
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构成人工智能全栈体系的算力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仍处于加速进化阶段,未来的终极图景尚未明朗。特别是扮演承上启下角色的AI框架,堪称人工智能技术生态中的操作系统,其演进路径与赋能方式将对全局产生深刻影响。
追溯历次革命性技术的渗透曲线,不难发现硬件系统与软件使能的结合是从0到1再到N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打孔卡控制织布机编织出各式花样,还是汇编语言打通人机交互的接口,抑或高级编程语言的应用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升级带来PC普及、IT繁荣的黄金时代,都能验证“软硬件搭配、生产力加倍”的规律。
站在人工智能通用化的历史性节点,这一规律正被赋予新的内涵。AI框架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学编程接口、便捷的自动微分求导、高效的分布式并行能力,进而南向调用多样化算力、北向使能各类创新算法、AI大模型孵化。尤其在大模型风起云涌的当下,算力需求和模型复杂度以突破摩尔定律的速度激增,对软件开发和调度效率提出超越以往任何时刻的高要求,AI框架的中流砥柱作用更为凸显。
AI框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也是人工智能“根技术”中最难攻克的领域之一,长期以来被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Google的TensorFlow和Meta的PyTorch等AI框架起步较早,业已形成一定的竞争壁垒。近年来,一些国内厂商奋起直追,AI框架领域呈现出日益多元的发展态势,昇思MindSpore即是新势力中的翘楚,开源仅3周年市场份额已达11%(数据来自Omdia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框架市场调研报告》),跻身国内主流框架第一梯队。
在近日上海举办的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峰会上,昇思MindSpore携手行业用户与伙伴带来AI框架的最新进展与重磅发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及首批22家单位入驻。这标志着AI框架的生态构建已进入“中国时刻”,以底层技术突破带动上下游要素集聚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有望驶入快车道。
如果说AI框架是人工智能学术创新与产业化、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基石,那么生态构建则是AI框架能否由理论迈向实践,并最终实现场景化落地的核心要素。
从软件生态的演变历程来看,不少曾被寄予厚望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折戟沉沙——个中原因纷繁复杂,但究其根本均是未能建立得道多助的生态系统,在合作伙伴和最终客户端无法形成足够的信任和依赖。
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体系“操作系统”的AI框架同样面临如何构建健康生态的挑战,在TensorFlow和PyTorch既有的双寡头市场格局下,新兴的AI框架要突出重围,就必须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有所建树。
打造活力充沛的开源社区是AI框架生态构建的首要路径。今年适逢昇思MindSpore开源三周年,其取得的生态成果颇为可观。截至2023年5月底,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下载量已突破474万,社区贡献者1.3万,服务企业数量5500家,与290+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开源模型达400多个,基于昇思发表的顶会论文超过900篇。
对昇思而言,在推动开源社区实现技术成果孵化的基础上,继续走向产业应用场景化落地的星辰大海,无疑是其下一阶段的目标。伴随AI框架生态进入“深水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之源,并寻找适宜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促进更多的行业和相关企业借助AI框架完成跃迁,让具备中国特色和独特竞争力的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是昇思MindSpore矢志不渝的新追求。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指标来看,中国有望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第一梯队。
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政策驱动、市场主体参与等各方的协同发力。今年以来,助力AI产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战略高地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任务,很多措施都更富针对性。例如:上海市提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等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闵行区是上海市先导产业的战略承载地,拥有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和较完备的产业布局。全区人工智能企业从2019年的140余家,现已增长到近400家,形成以应用为主导、以技术为支撑、多领域全面赋能的特色,正在努力建设具有高级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工智能高地更有助于技术与产业紧密融合的AI框架生态持续进化,也会帮助企业快速提升大模型的构建及应用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市闵行区政府、临港集团、昇思开源社区联合启动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致力于携手产业伙伴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框架根技术,使能行业解决方案创新和产业升级。
据了解,创新中心将基于昇思MindSpore AI框架,支持全国范围的AI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孵化大模型、展开科学智能技术研究,进而赋能企业打造极简易用、极致性能的AI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互联网、电信运营商、金融、教育、医疗等人工智能关键产业方向,借助一系列富有竞争力的“AI+行业”示范性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集聚。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云从科技等首批22家单位正式入驻创新中心,将联合昇思社区进行大模型创新与AI产学研转化,成为AI技术与应用创新的“发源地”,共同打造AI框架生态的新标杆。
在人工智能通用化进程全面提速的窗口期,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实际上开创了聚力突围的崭新模式,为AI产业化、产业AI化的“双向奔赴”探索出值得借鉴的道路。
从首批入驻创新中心的典型案例,即可窥斑见豹:中核装备技术研究(上海)有限公司基于昇腾及昇思技术路线开展面向核工业模型算法的合作,构建核工业大模型,培育以大模型为核心的创新生态,为中核集团数字生产力研发及应用提供支撑。
作为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意信息则不断推进产品与国产人工智能框架、算力芯片进行适配,其数字连接-边缘网关平台V1.0基于昇思打造了一系列AI+业务场景应用,并依托昇腾硬件进行工程化落地,已获得相关兼容性认证。此外,汉鑫科技也将基于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精研工业垂直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支撑行业内多元场景的产品开发及应用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并非个例,创新中心模式正在全国加速布局。创新技术叠加可复制的运营模式,既是AI框架生态落地生根的必要条件,也是人工智能产业绘制美好图景的核心根基。在路上奔跑的昇思MindSpore不会放慢脚步,期待更多的产业伙伴共赴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