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可以快速地适应空间,同时空间也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做出反应,到底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诸如此类的话题可能仅限在设计师的圈子里讨论。可当智能设备越来越流行,用户需求逐渐从 PC、手机延伸到整个生活空间,交互已然成为人感知空间智能进化的起点。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空间体验,怎么去获取智能化的场景,已然成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官方发布了一张预热海报,预告将在 5 月 18 日举行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带来全新华为全屋智能 4.0,并在海报中提出了 " 空间交互跃变 " 的口号,大概率会在空间交互上交出 " 核弹级 " 的创新。
01
ChatGPT 给出的答案
和 " 空间交互 " 相关的讨论,并不算是什么新课题。2018 年上演 " 千箱大战 " 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猜想语音交互对智能家居的影响。
当时争议最大的就是语音交互的场景渗透。
由于智能音箱的品类越来越丰富,客厅、卧室、书房以及车载场景," 一个空间一个音箱 " 几乎是所有玩家的策略。有人在智能音箱的基础上猜想了五年后的智能家居,认为 " 智能音箱将是家庭空间里的交互节点,通过语音可以控制家里的一切智能产品,包括电视、空调、扫地机器人等等。"
无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想象力往往受限于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在预测未来时,要么眼界过于狭隘,要么想象不着边际,即使偶然猜对了科技进化的方向,也无法给出有逻辑、有条理的回答。
倘若将同样的问题输入给千亿级参数的大模型,到底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怀着这样的猜想,我们给 ChatGPT 输入了一个指令,将时间背景限定在了 2018 年,几十秒后在屏幕上看到了这样一组答案。
对 ChatGPT 的回答稍作整理,可以归纳为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无缝互联,即所有家居设备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并通过一个中心化的系统进行控制,可能是手机应用,也可能是智能音箱;
第二个关键词是语音控制,在智能助手的帮助下,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控制家居设备,比如说 " 打开电视 "、" 关闭客厅的灯 "、 " 调低空调温度 " 等;
第三个关键词是预测性技术,通过学习用户的日常习惯,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预测用户的需求并自动调整设备设置,比如起床时间自动打开窗帘;
第四个关键词是远程控制,不论用户身在何处,只要有互联网连接,就能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
第五个关键词是能源高效,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优化设备使用时间和模式来节省能源,比如房间无人时,系统可以自动关闭灯光和空调。
用 2023 年的视角来审视 ChatGPT 的猜想,可以发现 ChatGPT 俨然低估了空间智能化的速度。因为 2018 年以后,语音控制就渐渐成了智能化产品的标配,远程控制也被华为、小米等企业攻克。无缝互联、预测性技术及能源高效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陌生,但其实华为在全屋智能 2.0 就迭代了 "1+2+N" 模式,大致实现了这些猜想。
到了 2022 年 11 月份,华为正式提出 " 空间 3.0" 的说法,在体验上已经超出了 ChatGPT 的想象边界:PLC+ 无线的双网架构,打破了无线网络连接的局限,即使断网也能进行连接与控制;智能开关、智能面板等无处不在的交互,消除了 " 中心化控制 " 的盲区;同时在智能主机的算力加持下,全屋智能系统已经学会提供主动的智能服务,譬如在特定情景下拉窗帘、开关电器……
02
" 空间交互革命 " 的猜想
既然全屋智能 3.0 已经超出了 ChatGPT 的预期,华为在全屋智能 4.0 的发布会上喊出 " 空间交互跃变 " 的口号,不排除会有颠覆性创新。
回顾过去 20 年中的智能化演变,堪称 " 跃变 " 的交互创新,似乎只有按键到触控的里程碑式革新。因为触控交互,手机不再只是通信工具,而不断向拍照、游戏等娱乐工具演进;因为触控交互,手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酝酿出了微信、抖音等现象级应用;因为触控交互,智能手机的学习门槛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如果华为全屋智能想要掀起一场 " 空间交互革命 ",又将从哪些环节发力呢?赶在 5 月 18 日官方公布结果前,不妨从三个维度猜想一二:
猜想一:无处不在的智能中控屏。
所有的交互革命都不是断层的,需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习惯了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交互体验的用户,进入到一个新空间时,会不自觉地寻找最有标识性的交互设备,屏幕无疑是当前语境下的最佳选择。
华为全屋智能 4.0 的焦点之一大概率是智能中控屏,让用户进入到每一个空间的时候,都能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进行人机交互。至于最终的实现方式,可能是更有创新性的方式,比如重构智能中控屏的形态,让一块屏幕可以在多个空间中 " 穿越 ",有消息称华为将带来业界首款 " 空间穿越屏 "。
猜想二:多元化的人机交互形态。
大模型行业已经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原因正是人类的学习方式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模态构成。同样的理念也适用于生活和工作空间的人机交互,不会停留在培养单一的用户习惯上。
除了智能中控屏的交换方式,华为全屋智能 4.0 还可能会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交互形态,可以是触控,可以是语音,也可以是习惯学习。再细节一些的话,华为全屋智能 4.0 有很大几率会进化智慧语音能力,比如支持全双工对话,对话时可以打断、可以插话,越来越像现实中的真实对话场景。
猜想三:从智能的家到懂你的家。
人机交互的本质是 "being together",即把人和机器的长处相融合,进而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新浪潮下,在空间场景里呈现出来的,很可能是越来越懂用户的人机融合智能。
直接的例子就是智能车机,已经从被动向主动交互转变,譬如基于汽车的动态状况和驾乘人员的肢体信息,自动提供内容或服务。华为全屋智能 4.0 很大程度上也会在智慧服务上下功夫,为用户提供近乎无感的智慧服务,ChatGPT 眼中的自动调整房间温度、打开窗帘、煮咖啡等,也许只是最基础的能力。
倘若上述猜想成真的话,意味着在 2023 年的夏天,华为将引爆空间交互革命。
03
可能还会有 " 魔法神器 "
每一次交互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就是一个个 " 杀手级应用 ",就像 PC 时代的 Office 软件,智能手机时代的微信、淘宝和抖音。
借鉴科技企业在发布会上的一贯做法,在讲述完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性,往往还会留一一些篇幅给 "One more thing"。所以在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也许会将一部分时间留给 " 杀手级应用 "。
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周末早上被快递小哥按门铃吵醒的情况,虽然家里添置了很多智能产品,可想要处理这样的情况,仍然要带着情绪从床上爬起来,然后穿着睡衣在门内尴尬地对快递小哥说:麻烦直接放门口吧。
这样的 " 痛点 " 能否被解决呢?其实华为在全屋智能 3.0 中就有过相关尝试,对应的就是 " 超级快控 " 功能,提供了一种更加自由的场景编辑工具,一拖一拉完成开关功能,再长按原子球实现精细化控制,最后一键保存并取个自己喜欢的场景名称,使用时只要摁一下屏幕上的原子球,即可实现场景 DIY。
脑洞再开大一些,华为是否会把 " 超级快控 " 这样的功能产品化,通过一个 " 魔法神器 " 直接实现场景 DIY?
同样是周末早上收快递的场景,听到快递小哥按门铃的声音后,只需要按一下 " 魔法神器 ",就可以自动答应小哥的门禁请求,并通过智能门锁或智能猫眼,提示将快递放门外就行,几乎不影响美好的 " 懒觉时光 "。
被解放的绝不只是喜欢在周末睡懒觉的上班族,家庭主妇做好丰盛的晚餐后,不再需要挨个房间喊家人到餐厅吃饭,在厨房里按一下 " 魔法神器 ",家里的每个房间自动播放音乐,提醒所有人 " 到了晚饭时间 "。
再比如很多人都有出门前忘记关灯或者关空调的经历,有了 " 魔法神器 " 后,可以 DIY 一个出门前的场景:锁门时按一下门上的 " 魔法神器 ",可以自动完成关灯、关空调、拉开窗帘、扫地机器人工作等操作。
以上都还只是比较初阶的场景,倘若把 " 魔法神器 " 进一步和人工智能融合,所带来的交互革命也许是所有人都无法想象的。以晚上起夜为例,在你的脚落地那一刻,床底灯带会缓缓亮起,厕所里的马桶盖自动掀起……人与空间的关系,不再是有意识的控制,而是对意图的精准理解,并提供场景化的服务。
这大抵也是每一次交互革命发生后,外界普遍期待杀手级应用的原因所在。因为杀手级应用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新交互方案所能营造的体验,也是大多数人认知交互革命的必然过程。而一旦新习惯被养成,几乎是回不去的,就像熟悉了微信的现代人,已经很难适应在纸质通讯录上查找电话号码拨号的情形了。
有消息称华为全屋智能新伙伴 " 智能 MINI" 即将问世,也许就是 " 魔法神器 " ——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的 " 王炸 "。
04
写在最后
最终的谜底,还要等到 5 月 18 日的发布会现场揭晓。
但可以笃定的是,华为正在以每年两到三场 " 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 的节奏,推动全屋智能的不断进化。一年前的华为全屋智能 2.0 已经满足了不少人的期待,半年后的全屋智能 3.0 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酝酿了半年时间的全屋智能 4.0,势必会干货满满,一场空间交互革命即将爆发。
来源:Alter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