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社会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文艺sao客发布时间:2023-04-13

原标题:社会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社会心理学家。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环境里,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受影响、如何影响别人、为何与某个人坠入爱河、为何讨厌一些人,以及为何对别人漠不关心等问题都非常好奇。”这是阿伦森写在《社会心理学》(第10版)书中的一句话。

4月9日下午,“拥抱心理学,让人生更出彩”暨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第10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邮电出版大厦举行。在活动现场的圆桌对话环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侯玉波,作家、青创品牌创始人张萌等围绕“社会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话题展开了对谈。

“拥抱心理学,让人生更出彩”暨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第10版)新书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20世纪100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埃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是美国心理学会130余年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三大奖项的杰出人物,此次全新推出的《社会心理学》,便是他以近90岁高龄对该书进行的第10次修订。该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诸如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影响、自尊、人际吸引、亲密关系、 侵犯性、偏见等话题,同时强调了结合生活实践学习社会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第10版),[美]埃略特·阿伦森 [美]蒂莫西·D.威尔逊 [美]塞缪尔·R.萨默斯 著,侯玉波 曹毅 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年3月版。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用途是让人幸福

社会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面对这一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凯平表示,有一个用途就是让人幸福。这是因为人最为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我们的社会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彭凯平说,社会天性不是勾心斗角的小技巧,而是人类的大智慧。而如何为社会带来价值,是社会心理学的至高境界。

那么,社会心理学如何为我们带来幸福呢?彭凯平以数学家巴特(Bhargav Bhatt)的故事为例,他曾经通过数学来计算自己找到女朋友的概率,得出一个观点——他在自己大学所在城市找到女朋友的概率比找到外星人的概率还要低。按照统计学的计算,在伦敦400万人口中,巴特算出只有26个人有可能成为他的理想配偶,这个概率显然非常低。但巴特错在哪里了呢?彭凯平说,在这个计算过程中,巴特忽视了社会心理学的三个重要公式。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2006)剧照。

第一,社会性其实是人的天性,我们离不开他人,人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能够和社会上的任何人建立起联系——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社会天性会让我们主动寻找有情、有意的爱情关系。

第二,我们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这个社会关系叫作社会网络,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发现人的财富、创意、各种新的知识的积累,其实不来自强联系,而来自弱联系,比如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第三,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无时无刻的、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包括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文化鼓励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社会影响、社会行动等。

彭凯平认为,中国文化是鼓励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社会影响、社会行动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应该天生热爱社会心理学,学习社会心理学。

人的自由意志在于选择去做某件事

作为普通人,社会心理学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社会心理学中是否有某种原则,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网络暴力呢?面对这些提问,作为领衔翻译《社会心理学》(第10版)的译者,侯玉波表示,生活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通过网络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负性情绪。在这里,侯玉波指出,这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可能是保持低调和敬畏,这可以让我们远离这个时代的网络暴力。

电影《社交网络》(2010)剧照。

有着自媒体经验的张萌结合自身遭受过的“网暴”经历,提到作为自媒体人,需要有一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心态。在张萌看来,社会心理学教会我们的是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问题。

作为个人而言,一个人在社会之中,究竟有多大的自由度呢?彭凯平表示,社会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人是情境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情境之中。但与此同时,彭凯平指出,不要因情境的局限性而受到影响,因为人的自由意志在于选择去做某件事,这本身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们是情感的动物,为了家庭,为了幸福,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得去努力。”

侯玉波提出,社会心理学本身分成两派,一派叫作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另一派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派主要强调宏观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但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派强调个人,强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侯玉波表示,“我一直觉得个人能否坚守一些东西是最重要的,不能把什么事情都归结到社会环境当中。为什么有的人做得好,我想主要还是个人能坚守,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在这里,彭凯平认为,中国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概念叫做“境由心造”,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对外界的认识受到外界的影响,但是人可以主动去改造环境,创造环境。对此,社会心理学提到了六种方法,包括选择、退出、改造、呼应等很多改变外在环境的方法,“……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冲突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超越,如何去战胜,其实都有很多的方法。

美感、创新和同理心是机器不能够取代的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ChatGPT可以提供很多的知识、信息和操作步骤,也让很多人因此产生担忧。但在几位嘉宾看来,一个人的关键性思维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包括质疑、包容和求真的精神。我们应该持续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拥有关键性思维,当遇到新的情境的时候,才能够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彭凯平说,人工智能革命一定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但这并不是代替谁——至少目前还不用担心。彭凯平指出,自己曾经提出了一个ACE理论,也就是机器不能够取代人类的三个特别重要的技能,分别是美感、创新和同理心。

电影《人工智能》(2001)剧照。

彭凯平提到,自己在和阿伦森进行沟通时,阿伦森非常担心ChatGPT可能会取代教师的工作,随之而来的也就是说,那些需要通过长期学习、大量知识积累的“高级”工作,反而是更容易被取代的,比如程序设计员、编辑、市场分析师、会计、金融师等。相反,护士、面包师、调酒师等需要动手的行业是取代不了的。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将来可以做什么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彭凯平认为,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审美精神、奋斗精神,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的一种教育。

记者/何安安

编辑/王青

校对/赵琳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