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编程、能写论文、能做报表写策划,最近,基于GPT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ChatGPT爆火,网友们纷纷挤去官网与它对话,一度挤爆了官网。这两天,国内包括百度等科技公司摩拳擦掌,纷纷宣传自家已经上架或者即将上架类似ChatGPT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也涌现了一批自称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小程序产品,猛一看,真假难辨!来看看记者的体验式调查。
视频加载中...
内容的搬运工
还是“挂羊头卖狗肉”?
记者在微信平台检索关联词发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个仿制ChatGPT功能的产品,既有公众号也有小程序,运营主体多为小型信息科技公司或个人。它们宣称也能实现人机对话。
江苏台记者点击这些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后发现,有一种情况是直接将对话输入到ChatGPT官方,引用它们的对话来回答。另一种是以挂羊头卖狗肉的形式,推送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
记者随机用三个程序输入同样的问题:南京有几个鼓楼广场?
这样一个南京人都知道的问题,程序的推送结果是3个:夫子庙鼓楼广场、雨花台鼓楼广场和龙眠大道鼓楼广场。
蹭热点频繁更名
警惕充值消费套路
在另外两款小程序上,提供的答复也是大相径庭。更有甚者,部分公众号或小程序在使用几次后就会要求收费。
以小程序“ChatGPT在线”为例,它为用户提供4次免费对话额度,
此后如果继续使用便需要充值,充值额度从9.99元到999.99元不等。记者联系到这个小程序的主体,上海某公司负责人。
“咱们接入国外公司的ChatGPT,它是有开放平台的,开放给全球所有有开发能力的人,接入不是免费的,每一次对话我都要给它付钱的,我们付费做了接入,做了他们的客户端,就是所谓的第三方应用。12月5日就开始做这个,现在突然火起来,导致很多人盯上我们,客服微信号也被封了,公众号名字也被清掉了,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上海某公司负责人朱某说。
记者了解到,在ChatGPT官网注册后,每一个注册用户都可免费获得18美元的试用额度,根据对话内容次数和长短花费相应的额度,18美元的额度大概可以问上千个问题。目前,
ChatGPT的开发者、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提供相关服务,也没有授权相应的公司运营。
“ChatGPT专业这个技术本身,除了采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算法之外,需要庞大的语聊库进行训练,所需要的计算资源是非常庞大的,一般的普通小程序并不具备这样的计算资源,不太可能提供人工智能的对答服务。还有一种通过代理,通过ChatGPT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获取相应的回答,但是ChatGPT目前还是免费的,并没有开放收费的模式。”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说。
记者发现,这两天原本使用“ChatGPT”或者“openAI”名称的公号和小程序开始改头换面,但部分仍使用了ChatGPT的官方图标。
“国内涌现出来的ChatGPT主要通过仿冒、内容搬运的模式,利用它的商标和服务内容,向消费者收取费用,涉嫌违反商标法、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服务过程中涉及到跨境经营,存在翻墙这些行为,涉嫌网络安全法和刑法相关规定。ChatGPT并没有得到国内授权,这些服务机构可能随时中断它的服务,消费者被收取费用后,后面很难得到维权,这个行为对于消费者存在重大风险的。”江苏漫修(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超说。
来源: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