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错过”。
腾讯补上了大模型C端应用。
不久前“腾讯元宝”App上线,意味着腾讯在混元web端和小程序之后补上了C端应用。相较于更早上线的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豆包等App,腾讯元宝App在用户数、下载量等层面并不占据先发优势。数据显示,文心一言从2023年3月16日首发,到2024年4月用户数突破了2亿;从2023年8月推出至2024年4月,豆包在iOS系统上的下载量近900万次。
当前阶段,大模型行业又进入了一轮价格战,5月以来,国内多家大模型厂商宣布降价策略。腾讯元宝的推出是不是有点晚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腾讯云副总裁、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表示,“除非产品已经成熟,现在大模型to C产品的渗透率不到1%,先发优势就有点微不足道了,腾讯做大模型不争一时之先”。
腾讯在AI上的对外表态一向不太着急。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腾讯CEO马化腾曾提到,互联网企业在AI领域都有很多的积累,腾讯也一样在埋头研发,但是并不急于早早做完,把半成品拿出来展示。“我感觉现在有很多公司太急了,感觉是为了提振股价,我们一贯不是这种风格。”
内部自研大模型不紧不慢,腾讯对外却是频频出手。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诞生的5家AIGC及大模型相关独角兽中,腾讯投了4家,这一高出手率的背景是腾讯当年投资总次数达到近十年最低点。
日前,有消息传出腾讯参与了月之暗面最新一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阿里已在月之暗面重仓持股近40%。若消息属实,将是腾讯在大模型领域与阿里的又一次相遇,也显示了其在AI赛道渴望尽快有所斩获。
互联网公司涌入大模型
阿里巴巴在2024财务年度报告中披露,在2024财年投资约8亿美元(约合59亿元)购入月之暗面约36%股权。在阿里公开投资月之暗面后,市场传来消息,月之暗面最新一轮的融资已经敲定,新入局的投资者就包括腾讯,这轮融资后月之暗面估值达到30亿美元。
早在阿里确认投资月之暗面前,有关该轮融资的投资方名单有过多个版本的报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巨头们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如果此次腾讯投资月之暗面的消息属实,将是腾讯首次参投月之暗面,且腾讯与阿里在AI领域的投资项目将进一步重合。此前,二者都投过MiniMax、百川智能、智谱AI等公司。
拿到融资的月之暗面,是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又一匹黑马。企查查显示,月之暗面分别在2023年6月、2024年2月,完成了天使轮、A轮融资。2024年3月,月之暗面旗下主攻C端的产品Kimi将无损上下文长度提升到200万字。作为对比,彼时有消息称OpenAI未上线的 GPT-4.5 Turbo能同时能处理约20万个单词。比新版GPT更长的文本处理能力,令Kimi火速出圈。除了阿里,月之暗面过往投资方还包括美团、小红书等互联网公司。
不光月之暗面,当前大模型独角兽\初创企业背后或多或少都站着几家互联网公司,比如生数科技曾获得蚂蚁集团、百度的投资。而在一众互联网大厂中,又以阿里和腾讯投资的大模型独角兽最多。互联网巨头是否选择投资大模型的另一点考量在于云计算。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曾将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形容为,电和电动机的关系。“在全球,电动机消耗的电占了约50%。设想一下:未来云计算的算力会被这些智能时代的‘电动机’消耗掉。”
体现在合作方式上,除了对大模型企业真金白银的砸钱,互联网大厂会以算力支付部分投资。该模式下,大模型企业获得算力,互联网大厂获得收入。在海外,微软投资OpenAI、亚马逊投资Anthropic的部分投资均以提供算力的形式完成。在对MiniMax的投资上,腾讯云也为MiniMax搭建了从资源层、数据层到业务层的云架构。
大模型带动云厂商的收入已有现成的例子。2023年初,微软宣布在Azure云服务中加入ChatGPT。当年10月,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指出,许多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正在使用OpenAI来支持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因此它们也成为Azure的客户。2024财年第三财季,微软智能云部门中,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4%,主要由于受到Azure和其他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31%的推动。
再着眼于国内云服务市场,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透露,百度智能云2023年四季度总营收84亿元,其中大模型为云业务带来约6.6亿元增量收入。
具体到腾讯,也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与对手拉开差距。随着华为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数据中心服务商和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强算力布局,腾讯云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3下半年)跟踪》报告,在2023下半年IaaS市场中,腾讯云排名第四,市场份额占比为8.7%,中国移动紧追其后市场份额为8.6%;前三名由阿里巴巴(27.1%)、华为(13.5%)、中国电信(12.9%)占据。
腾讯与阿里在大模型项目的投资上出现重叠,也侧面反映了人工智能行业内蔓延焦虑情绪。目前国内大厂与ChatGPT实力尚存差距,与其他玩家也没拉开差距,这种情况下,凭借资金实力参与大模型投资,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分摊风险,同时也能为云计算做好布局。
偏重老项目、医疗赛道
从腾讯今年的投资项目看,除了人工智能,其更偏向于医疗赛道。2024年初至6月,腾讯一共对外出手11次,涉及医疗健康的有4次。
这四家企业均为腾讯首次投资项目,已披露的最大融资金额是“信诺维”的7亿元E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腾讯投资和国鑫投资领投,济南产发、华控投资、粤开资本、辰海资本、浦东创投、卓璞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正心谷持续支持。
官网显示,信诺维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平台型创新药公司,信诺维的创新药管线覆盖肿瘤、抗感染和代谢等疾病领域。目前公司已有9个产品处于国内外临床研发阶段,其中两款产品已进入临床III期。信诺维与国内外公司已达成多项对外授权合作,总金额合计数十亿美元。
医疗是腾讯布局多年的领域。2018年前腾讯主要投资互联网医疗企业,偏好早期项目,后续持续押注。比如,在天使轮投资了水滴互助,在B轮投资了思派健康,在2014年、2020年先后投了丁香园。后来,腾讯转向以投资生物技术、医疗科技为主。
IT桔子显示,2023年,腾讯同样在医疗领域多次出手,分别投资了手术机器人研发商CMRSurgica,医药供应链服务商RemedialHealth、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新药开发商“宁丹新药”、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赛禾医疗”、核酸药物研发企业“圣因生物”5家相关企业。
在游戏等腾讯的传统赛道上,以老项目追投为主。今年以来(截至6月),腾讯投资的两家游戏企业Remedy Entertainment、网元圣唐,以及广告营销公司微盟,均为此前投过的企业。
此外,能获得腾讯首次投资的项目,要么公司背景深厚,要么是处于热门赛道。在2023年财报中,腾讯提到集团管理投资组合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在核心业务方面的领先地位,并为在不同行业的“连接”策略提供补充,特别是社交及数字内容、零售与金融科技方面。
据路透社报道,泰国知名娱乐公司GMM Music日前宣布,已与腾讯及腾讯音乐娱乐(TME)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及腾讯音乐将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GMM Music 10%的股份,此次投资使GMM Music的估值达到7亿美元。GMM Music历史悠久,成立于1983年,是泰国最大娱乐集团GMM Grammy旗下的音乐和唱片公司。该公司一年前从母公司GMM Grammy分拆出来单独上市,目前尚在推进中。
腾讯还首次参与了ESG服务提供商盟浪的A轮融资。据了解,盟浪以“咨询”为切入点,通过服务产业龙头上市公司,为其提供ESG/双碳的管理咨询。ESG也是近年来的热门赛道,2023年,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纷纷加大了对企业可持续报告披露的监管力度,通过完善监管框架、加强监管措施,推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扔掉“烫手山芋”,对外投资降温
虽然新老赛道都有所涉及,但整体而言腾讯的对外出手越来越谨慎。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腾讯对外投资出手事件数量进一步下跌到37起,同比减少60%,这是腾讯投资最近十年中对外投资次数的最低点。
腾讯对外投资的分水岭在2021年,对外出手次数达到296起的高点。但同年,腾讯大幅减持了京东股份,引发热议。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以中期派息的方式,将其持有约4.57亿股京东A类普通股发放给合资格的股东。本次派息后,腾讯对京东持股比例将由17%降至2.3%,不再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减持原因,腾讯在公告中称,投资策略的其中一方面为投资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投资公司可受益于长期资本以为其发展及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及分享投资公司的增长;并于投资公司可为其未来计划自行集资金的适当时候退出投资。在外界看来,腾讯对京东的减持也是其面对反垄断趋势做出的主动应对举措。
2021年被认为是互联网行业发生结构转折的一年。监管层对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监管措施持续加强,阿里巴巴、美团、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接连遭到反垄断处罚。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再次被提及。同时也强调,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而凭借强大的资金能力,腾讯过去投出了包含美团、滴滴、拼多多、京东、快手等一众互联网企业,其也获得了不菲的投资收益,但在互联网反垄断措施加强下,曾经的“香饽饽”或也成了“烫手山芋”。
减持京东后不久,2022年初,腾讯宣布减持“东南亚小腾讯”Sea Limited(以下简称“Sea”)的A类股份,使腾讯于Sea的股权从21.3%减少至18.7%。按彼时市值计算,2.6%的Sea股权价值约32亿美元。对于此次出售,腾讯表示:“实现了对Sea投资的部分价值,而且其全球业务已经显著增长和扩张。此次撤资为腾讯提供了其他投资和社会项目的资金。”
大额套现的另一个背景是腾讯正经历业绩阵痛期。2022年前2个季度,腾讯净利润均同比下滑。第二季度营收首次出现下滑,这是腾讯历史上首次出现季度营收同比下滑。面对业绩下滑,腾讯主动缩减了开支,在谈到“降本增效”时,马化腾曾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聚焦核心业务,而不是面面俱到,想到什么都去做,这是很困难的。”
两笔连续的减持动作也被认为腾讯的投资风格的转变。2022年3月,对于腾讯未来是否会出售更多被投公司的股份,腾讯高管表示,腾讯投资的企业中80%是未上市公司,但投资回报中有50%是由上市公司贡献。这说明腾讯的投资陪伴很多公司走了很远,直到它们上市,只有出售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腾讯才能继续对那些优质未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在相继出售两家上市公司股权后,腾讯的对外投资也出现了降温。2022年对外投资相较于上年断崖式下降,减少至95起。到了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37起,其中,首次投资的新项目为57%,低于2022年的77%。
眼下,人工智能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赛道,腾讯投资也紧追大模型独角兽,后续如何布局值得期待。